旷视总裁付英波:AI与产业互联网的结合是“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摘要] 9月29日上午消息,在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表示,不太爱用下半场来形容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是一个新的赛场,在这个新的...

9月29日上午消息,在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表示,不太爱用下半场来形容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是一个新的赛场,在这个新的赛场里要建网,建完网的同时要做好整个应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TO B 比TO C走得要慢,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TO B的碎片化和难统一,也有AI技术的不通用性,AI技术对不同产业场景的算法供给不足等原因。

“在这期间旷视科技作为一家在中国起步比较早的AI企业,在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和努力。我认为从AI和整个产业互联网来看,如果5G是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没有5G就没有这个平台来发展这些产业应用,AI可能是产业互联网或者物联网里的血液,会渗透到前端整个传感器和物联网的采集端,也会渗透到整个后端,包括数据的分析、处理。”

付英波提出,AI企业只有与产业做深度融合,把整个产业由物理化做成数字化,甚至做成数字孪生,做成软+硬的解决方案,才能给产业带来一些变量和价值。

其次,在融合的基础上要做创新。而最难的,是在融合创新之后,如何重塑流程,让这个流程更加人机互动和积极对话。

付英波最后表示,人工智能和整个产业互联网的结合,是分行业、分步骤、逐渐融合的,大家一定要有耐心。有句话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个过程是避免不掉的。

当然,在各个场景里随着AI应用的不断叠加和应用,也会产生一些超级应用,这和移动互联网在形态上是不同的,但作用相同。

“我们也相信在整个产业互联网和场景应用的过程中,随着一些技术通用性的沉淀,会形成一些新的基础设施,可能是5G,或者其中的一个方面,包括5G上边甚至5G下边更偏操作系统层面的基础设施沉淀下来。”

付英波认为,这个过程比TO C的消费互联网周期要更长一点。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