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发者大赛为契机,云时代的致远互联加速向协同共享者转型

[摘要]从2010年前后云计算在国内兴起,近十年间生态一词成为整个企业服务领域绕不过的话题。

从2010年前后云计算在国内兴起,近十年间生态一词成为整个企业服务领域绕不过的话题。大型平台商想尽可能拉拢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圈子,后者也想在“大树”底下“好乘凉”。

当上云、用云成为企业共识,致远互联也在不断推出着各种云协同产品及解决方案,自身也在从产品型公司到平台型公司进而向生态型公司变革升级。

而在致远互联的生态战略中,致远互联希望实现的是,不仅仅要集合作伙伴的智慧,也要集渠道商、开发团队以及客户的才智,共同引领协同管理行业向科技创新方向发展……

是渠道商也是合作伙伴

先从一个小例子简单了解致远互联的生态战略。众所周知的是,渠道商一直是致远互联业务链上重要的环节之一,宜昌金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金涛一直也把自己定义为致远互联的代理商。

不过最近郑金涛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以后应该叫致远互联的合作伙伴。”这不是因为宜昌金铭不再做致远互联的渠道商,而是伴随着致远互联从产品型公司向生态型公司转型,宜昌金铭也从简单代理致远互联的产品转型成为致远互联的云应用制造商。

这家致远互联建筑施工领域的渠道商,借助致远互联的业务定制平台,结合自身多年对该领域真实业务场景的理解以及客户的需求,通过表单设计、数据关联,将业务关系梳理清楚后自己开发了个性化定制应用发布到了致远互联云商城中。“我们真正实现了零代码,业务也都是可视化、场景化的。” 郑金涛说。

得益于云商城,即便在湖北宜昌仍处于疫情封闭期,宜昌金铭也能够获得营收。“致远互联第一时间将收益打给了我们,这种因疫情影响不能上班但仍然有收益的体验,让我感觉真得很好。”

郑金涛的感受,也恰恰是致远互联向生态型公司转型过程中希望看到的。在致远互联高级副总裁蒋蜀革看来,如今的渠道商,已经不想局限在简单的分销和经销,而是希望拥有再创造价值的能力。 “致远互联这么多年一直在打造足够便捷的平台,希望我们的伙伴能快速掌握业务定制能力,这样创造的价值也会让致远互联感受到,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集开发者智慧,创新共生

也正是基于这样为企业协同管理共同创造价值的理念,使得致远互联已举办了10届协同应用大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协同管理应用,并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和领域。

而伴随着低代码、云原生、微服务、容器等技术成为当下主流,以及多年的协同应用大赛经验,使得致远互联看到,仅通过应用大赛和年度用户大会向客户分享协同的智慧已满足不了用户对云上协同的急切需求。“以前我们更多是被动通过应用大赛挖掘客户做得好的应用。 ”致远互联副总裁、协同云BG李春这样表达多年举办协同应用大赛的感受。

10年的协同应用大赛也让李春看到,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客户基于自身在管理、实践上的真实感受,结合致远互联的平台创造的,这些创新成果超越了致远互联的预期,也给致远互联带来了惊喜和思考:“我们以前更多的是通过协同应用大赛和年度用户大会分享协同的智慧,这次应该通过大赛的手段,以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激励,主动去共享协同的智慧。”

李春描述的这次大赛,便是8月18日,致远互联携手华为云启动的“致远互联·华为云杯”首届协同云企业应用开发者大赛。首届开发者大赛以“云端定制 创新共生”为主题,面向对象也从协同应用大赛单纯的面向客户扩大到面向致远互联的产业链开发伙伴、渠道开发伙伴、云市场ISV伙伴、增值开发伙伴、客户以及开发团队和个人开发者。

由于大赛立足企业实际业务应用场景,因此在赛题设置上,致远互联也从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业务应用场景出发,为开发者提供合同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费控管理等选题。对于符合致远协同云平台标准的作品,开发者可将其上传到该平台并持续参与所开发应用的商业化收入分成。

不难看出,这样“创新共生”的共赢发展模式,一方面丰富了致远协同云平台的行业、领域和场景的应用案例,另一方面也使得大赛的参与者变成了致远互联的深度合作者,进一步扩大致远互联的协同生态。 “通过与开发者搭建共建、共享、共生的生态平台,我们将为企业提供更多行业、领域的业务复制能力。” 李春说。

让创新零门槛,致远互联的“梯子”

需冷静的是,集客户、渠道伙伴、个人开发者等在内的共同智慧打造致远互联的协同生态无疑是个好主意。但不容无视的是,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开发能力、对业务场景的理解能力一定存在差异,要想实现这样的“全民”参与打造协同生态,意味着致远互联提供的“舞台”要尽可能的低门槛。

为了尽可能赋能开发者,致远互联也全面开放了其协同云平台能力,从核心能力到开发工具再到应用发布技术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撑。

在此可重点看下CAP业务定制平台和“云设计中心”。 CAP业务定制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可视化的设计工具,可快速定义业务表单、模板、流程等应用组件,并自动关联企业现有的组织架构、基础数据和权限体系,通过零代码或低代码方式,快速搭建个性化的业务应用,以实现低成本定制和部署。

围绕应用设计、上线运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CAP业务定制平台区则可分为设计态、运维态和运行态三个状态,分别为设计者、运维人员和客户提供工具和服务支撑,包括工作台、设计中心、运维中心和监测中心,实现应用的可设计、可调整、可监测以及可维护。

而基于CAP平台打造的“云设计中心”,是致远互联协同云提供的云端在线化业务应用搭建平台。 整体业务基于云服务开发与管理规范,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具备完善的微服务治理能力,同时覆盖了日志、参数、调用链等层次的监控需求。统一运维平台则为DevOps能力提供基础设施。基于该框架,开发者可敏捷开发与交付,并实现应用能力的弹性伸缩。除了平台基础支持外,开发者也可以通过应用商城获取增值组件、模板、服务和应用。

由此,李春希望通过借助致远互联提供的平台、组件、模板等,开发人员能尽可能敏捷、高效的完成业务应用制作。“致远互联希望通过开发者大赛,与客户、伙伴在云上实现云端定制、创新共生,并通过持续的创新,为协同管理产业积蓄力量,推动行业发展。”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