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受挫的英特尔,能否延续“大英帝国”

[摘要]相信即便是不怎么关注科技行业的女孩子,也多多少少听过英特尔这个词。那个在大多数笔记本C面贴着的“intel CORE”标签,便是其在PC行业影响力的最好见证。

相信即便是不怎么关注科技行业的女孩子,也多多少少听过英特尔这个词。那个在大多数笔记本C面贴着的“intel CORE”标签,便是其在PC行业影响力的最好见证。

这,还仅仅是其业务的其中一个部分。从PC CPU到服务器CPU,再到消费级、企业级硬盘等产品及解决方案,英特尔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创建了强大的帝国。

而当时代从PC互联网,走过移动互联网,来到今天的万物互联,这个强大的帝国似乎显露出了颓势,在尚未成型的智能时代,其是否又能延续往日的辉煌呢?

“大英帝国”强在哪

当然,此“大英帝国”绝非那个曾将权利扩展到全球范围的日不落帝国,而是指英特尔曾经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此,我们不回顾历史,仅通过几组数据去感受这个帝国的强大:

一是从通用CPU上看 ,这也是英特尔最广为人知的业务:曾一度占据x86 CPU市场90%的份额,服务器CPU市场更是达到95%。

二是从硬盘上 ,或许是做处理器太出名,使得其存储业务并非人尽皆知,但丝毫掩饰不了英特尔存储业务的强大,毕竟,这家以处理器闻名的公司,起家业务便是存储器,其企业级SSD业务曾以40%的占比排名全球第一。

三是从品牌上 ,1999年时,英特尔市值便突破了5000亿美元的大关,成为硅谷传奇,且多次在全球半导体厂商中排名第一。

由于处于整个PC、服务器产业链的上游,一旦英特尔芯片缺货或者新品发布延后,诸如戴尔、联想、浪潮等OEM厂商的产品迭代也要相应推迟。可以说,英特尔的节奏决定了其下游合作伙伴的节奏。

即便在当下,英特尔仍然是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佼佼者。7月24日,英特尔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Q2,英特尔收入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亿美元,略低于Q1的198亿美元,同时净收入51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图片源自英特尔知IN

其中,以PC为中心的业务收入95亿美元,增长7%,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收入102亿美元,增长34%。

同样,6月份的ISC 2020大会上,尽管搭载Arm处理器的Fugaku系统首次登顶,但TOP500中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系统达到了469套。

近来不顺的英特尔

虽然当下的“大英帝国”看似仍一片繁荣,但走进这座帝国里会发现,这座帝国已没有往昔那般稳固,其已经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困扰。

首先是市场份额的下滑。 作为全球x86架构CPU的主要提供者,英特尔和AMD之间的竞争已跨越了几十年,且在大部分时间里,英特尔都是绝对的胜者。简单从营收看,去年一年,英特尔总营收720亿美元,AMD为67.3 亿美元。

尽管英特尔仍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掩饰不了过去几年,凭借ZEN架构以及更先进的制程工艺翻身的AMD正一点点侵蚀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数据最直观:Mercury Research的统计显示,2019年Q4,整个x86处理器市场上,英特尔从2018年Q4的87.6%下跌到84.4%,AMD则从2018年Q4的12.3%提升至15.5%。

具体到各个市场,从2018年Q4到2019年Q4一年中,英特尔服务器市场份额从96.8%微跌至95.5%;桌面市场从84.0%跌至81.7%;移动市场从87.9%跌至83.8%。

 

反观AMD,上述三个市场分别增长了1.3%、2.5%以及4.1%。 且单纯从笔者接触过的服务器及笔记本领域,能明显感觉到戴尔、联想等厂商,在去年一年加大了对AMD锐龙、霄龙处理器的应用。

Mercury Research此前做的一组英特尔与AMD桌面级市场份额对比则更直观。从2016年Q3到2019年Q3,三年时间,AMD的市场份额逐年缓步提升,英特尔则逐年缓慢下降。

数据源自Mercury Research

同时,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英特尔的重要客户之一苹果在其2020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将在 Mac 上弃用英特尔处理器,转而基于 ARM 架构的自研芯片。这无疑又对未来英特尔的PC处理器出货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是短短几个月多名高管的相继离职。 7月28日,英特尔宣布负责公司几乎所有硬件的首席工程师Venkata(Murthy)Renduchintala博士于8月3日离职,其负责的部门也将被拆分为五个部门。

Renduchintala博士是英特尔收入最高的高管之一,截止2019年12月28日,其年度总薪酬约为2688万美元。而且Renduchintala博士一度被认为是英特尔前CEO Brian Krzanich的接任者。

除Renduchintala博士外,从今年3月份到8月份,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英特尔离职了4名高管 ,分别为:3月份,首席人工智能高管Naveen Rao离职;5月份,通讯连接业务部门负责人Craig Barrat 离职;6月份,CPU大牛、英特尔首席芯片设计师Jim Keller宣布辞职。

最后是技术上7nm的继续跳票以及寻求台积电的代工。 在7月24日的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英特尔CEO鲍勃·斯旺表示,由于7nm工艺出现了缺陷导致良品率下降,其7nm芯片的上市时间不得不推迟6个月。

这意味着,英特尔首批量产的7nm产品要等到2022年末或者2023年初,7nm数据中心芯片则要等到2023年上半年,而英特尔的最初计划是在2021年推出7nm产品。

此外,在该会议上,英特尔透露可能寻求第三方制造商来生产7nm芯片,这家第三方制造商,便是台积电。据台媒报道,目前英特尔已经与台积电达成协议,预定了明年18万片6nm芯片产能。

寻求台积电代工,也使得这个“真男人”(源于“real men have fabs”,即有晶圆厂才是真男人一词)走向了Fabless模式。

严重的是,由于7nm的再次跳票,当天英特尔股价大跌16.24%,市值蒸发2900亿元。截止北京时间8月12日,英特尔股价仍在“低空徘徊”。

且引援自外媒消息,7nm的跳票以及股价暴跌使得英特尔的投资者将对其进行集体诉讼。英特尔的投资者认为,该公司从2019年度投资者大会开始便称其7nm产品将于2021年出货,但直到现在并未对外透露实际情况,存在严重的欺骗行为。

何必执着是否“真男人”

不难发现,英特尔当下遭遇的挫折,既有外部来自AMD的压力,也有近两三年来自身工艺的停滞不前、股价、市值等。

归根结底,这些均或多或少与英特尔过于执拗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集成器件制造)模式有关。 诚然,在英特尔14nm工艺前的几十年里,包揽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测各个环节的IDM模式,成就了“大英帝国”。

但在过去两三年,当Foundry(晶圆代工)厂商10nm、7nm工艺早已成熟并量产,当下台积电甚至5nm已量产并着手2nm的研发时,英特尔仍停留在14nm,并在不断打磨14nm工艺,即14nm++。

虽然英特尔芯片工艺制程的晶体管密度优于台积电和三星,但不得不说,这样对IDM的执拗以及对晶体管密度的着迷,使得英特尔的芯片产品在制程工艺上落后了外界几年,如若按照其原定的2022年末推出自家生产的7nm产品,其制程在未来几年仍将继续落后。

而半导体领域的现状是,无论是除英特尔外的IDM厂商还是Foundry厂商,并没有厂商过分追求漂亮的晶体管密度,而是更专注5nm、3nm等先进制程的研发。

并且,无论是AMD、英伟达还是华为海思,这些均证明着Fabless(无晶圆厂)是当下成功的商业模式。毕竟,通过Fabless模式,芯片厂商既只需要专注芯片的设计就好,无需关注生产,又省去了高昂的晶圆厂造价费。

这带给英特尔的启示便是,当自身的生产工艺已跟不上整个产业的进程,何不妨直接将这一块外包给第三方Foundry厂商。虽然目前英特尔的制造能力略有欠缺,但其芯片设计水平还是一流的,不然为何这么执着晶体管密度。

凭借自身一流的芯片设计能力加上台积电的代工能力,同时加上自身在软件层面的优化。这不就很好地解决了芯片的功耗、性能问题,告别“挤牙膏”。

结语

2017年,英特尔宣布从“以晶体管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型,并通过构建“制程&封装、架构、内存&存储、互联、安全、软件”六大技术支柱以及布局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方式支撑自身在智能时代的转型。

既然已经从战略上意识到了时代早已从PC互联网来到了智能物联网,那么,将芯片的商业模式从PC互联网时代的IDM转为智能物联网的Fabless模式又有何妨?在内忧外患的当下,不是“真男人”又如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