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网Agora上市,只是云通信产业技术与商业爆发的前夜

[摘要]一家340亿美元的企业上市需要7年,一个产业的成熟需要一个难逢的契机。一场新冠肺炎,让全球企业加速上云进程,那么这场爆发过后,云通信产业又会迎来怎样的新格局?我们始终相信,云通信,必始于技术,而终于服务。

疫情肆虐,形势紧张,美国证监会把企业IPO流程搬到了线上。

6月26日晚,总部在美国硅谷,同时又在国内多地设立分公司的声网Agora,正式挂牌美国纳斯达克。当天收盘报50.5美元,涨23.3%,市值一举达到50.6亿美元。

声网有限公司是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Real-time-Engagement Platform-as-a-Service)的领先者,为开发者提供实时视频、实时音频、实时消息、实时录制等多个API,开发者只需要简单调用,即可在应用内构建多种实时音视频互动场景。并自主搭建了软件定义实时网SD-RTN,在全球拥有200多个数据中心,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实时音视频传说。Agora赋能社交泛娱乐、在线教育、游戏电竞、IoT、VR、金融、保险、医疗、企业协作等10余行业和100多个场景,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当地提供技术和运营支持。

企业级音视频实时互动云服务,并不是新生领域,德国公司Twilio,早在2016年6月就已在纽交所上市,4年间对比发行价上涨了10.15倍,市值达到341.2亿美元(以7月8日收盘价为计)。

(部分声网客户案例)

从2013年起,历经7年创业,声网Agora默默已经吞下了企业级音视频实时互动这块肉,默默的站在荔枝FM、小米、陌陌、斗鱼、新东方、UC、TCL的身后。

1、能让声网脱颖而出的市场,是一番怎么样的天地?

不同的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方向上,总会有不同的生产工具,音视频应用也不例外。

在企业级音视频应用领域,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如在视频会议领域,有思科WebEx、微软eamTs、Google Hangouts、Zoom、腾讯会议等;而融入音视频应用的协同办公应用更是众星云集,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字节跳动飞书Lark、华为Welink等。

同时,大量的直播平台纷纷从ToC转战ToB领域,面向企业的培训、在线教学、在线招聘等企业直播应用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

企业级音视频互动应用时代来了。那么云通信企业在企业级音视频领域还有机会吗?机会在哪儿?

当然,机会是有的!从音视频开发和质量保证方面,机会就是如何保证企业级应用的音视频不卡顿、低延迟,实现企业级应用的质量保证,让互动完美实现。在这方面,云通信企业和互联网巨头都积极布局。

为此,中国软件网专门采访了容联云通讯相关负责人:

“5G是新基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企业级市场新基建可能会改变很多固有的应用场景,音视频互动以前是作为一种通信手段,来满足企业内、外部的沟通需求。

但是随着5G基建的推进,很多的企业已经将音视频互动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延展,如视频会议、视频面试、在线会销、直播营销、在线课堂等,使音视频互动从“能力”进化成为了“服务”。

从这个角度讲,腾讯、阿里这些巨头企业更擅长的是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平台能力,构建音视频的生态产业。而创业公司面对巨头的竞争,一方面要把核心技术点做深做精,一方面是要发挥创业公司优势,把技术支持和服务做好。“

2018年腾讯云就曾发布实时音视频技术方案——Tencent-RTC。基于音视频会议场景的SaaS产品“腾讯会议”,疫情期间对外免费开放,并收获了超千万的日活,企业微信会议功能服务了2.2亿人次;阿里钉钉更是3亿中国中小学生远程上课的必备工具,1500万企业的2亿员工利用钉钉在线工作。钉钉的音视频技术功不可没。

但是这些巨头的音视频业务基本上都是优先自研,内部应用。

而大多数公司音视频技术相对薄弱的公司,盲目自研音视频技术只是徒增成本,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研发实时音视频技术,最佳的选择往往是选择第三方的技术与服务。

这正是以声网、Twilio为代表的云通信企业的机会。

环信CTO赵贵斌告诉中国软件网记者:

“企业级音视频领域处于爆发初期,早期机会主要是线上教育、互动娱乐等互联网企业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级业务从线下迁移到线上。比如保险行业的远程视频定损、保单视频核验,协同办公领域的视频会议、远程协助,政府便民领域的远程办理等。“

融云CTO 杨攀认为:

“云通信企业在企业级音视频领域仍有广阔的机会和市场。巨头的产品是更偏标准化、通用型的SaaS产品,云通信企业提供更开放的产品,根据不同行业、企业和场景来提供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集成适配诉求。“

作为云通信企业,需要通过深耕垂直行业,下沉到企业客户细分场景中去,将云通信能力、音视频互动能力进行“深加工”,形成一个个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复杂的复合应用场景中,通过为客户提供贴身的运营服务,如为金融行业提供的企业视频直播服务,不仅仅提供企业级产品,同时也从引流、执行、转化、激活等运营服务方面,助力企业客户成功。

云通信厂商应该更专注,通过积累,整合资源AI,在音视频等通信云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上抢占技术领先优势,再通过提供从前期选型到后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服务优势来赢得客户的信任。

得信任者,得B端天下。

2、云通信企业商业模式浅析

一场疫情导致的经济停滞,加速了全球企业上云的进程,对线上课堂、直播带货、在线回忆、远程医疗、远程面试等线上领域来说,成熟的音视频互动技术显得弥足珍贵。

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声网创始人赵斌给员工的内部信中写道:

“我们做对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率先看到实时互动的本质是服务,而非功能,并且一直坚守这个方向,最终‘等’来了教育、直播、IoT、金融等各类实时互动应用场景的爆发。接下来,我们始终要坚信这一点,不图一时之利,不做口舌之争,精进我们的专业,始终保持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领先。”

自从2013年以来,7年的艰苦创业,终于等来了市场契机。

那么云通信的主流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

中国软件网认为,云通信企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基本相同,就是为音视频应用开发者提供方便的工具和通信服务,从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中赚取收益。但不同的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商业发展策略时,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却是有差异的,这更是企业商业运营的独特优势。

在这里我们讲一下融云、环信、容联云通讯、Twilio、声网Agora五个案例:

(1) 融云

融云将复杂的IM即时通讯和实时音视频技术封装成SDK,并开放兼容性极高的 API接口,供开发者和企业集成至其产品中。融云通过“IM即时通讯+实时音视频+推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用一套 SDK ,解决所有通信场景”。

在付费模式上,融云支持按月付费,降低开发者接入的门槛,让开发者可以更灵活便捷的使用通信云服务。

(2)环信

环信同时提供IM和音视频的云服务,通过一体化整合服务让开发者更容易接入和集成。音视频方面,环信走的是全渠道接入+按使用付费的模式,支持App、Web、小程序等不同渠道的实时音视频,也即将支持5G 视频。付费方面是按通话分钟数计费。

(3)容联云通信

容联的主流商业模式是订阅模式,在音视频领域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视频会议、企业直播等云视频服务。容联云通讯的订阅模式大致分为按产品功能订阅和按使用量订阅两种。订阅模式不仅减少了企业客户一次性建设的高昂成本,而且客户可以按需调整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作为中国云通信的代表企业,容联云通讯以云计算的方式,除了为企业客户提供通信平台服务PaaS外,还提供通信软件服务SaaS。

一方面,通过为企业、开发者提供PaaS,容联云通讯平台整合运营商的网络资源、通讯资源,以API/SDK的方式提供给下游企业,企业用低成本、短时间把通信服务接入到自身应用中。

另一方面,容联云通讯把产品从PaaS延伸至SaaS,服务中型企业的标准云客服及联络中心SaaS七陌云客服、服务中大型企业的行业云联络中心SaaS、IM企业工作中心,AI文本机器人、AI语音机器人和AI视觉,以及企业直播、云视频会议SaaS等。

(4)Twilio

Twilio作为比较早上市融资的云通信企业,一开始就定位于企业服务领域,“全球运营商整合体+下一代通信直接服务商”,为企业级App和Web应用开发者提供通信能力的API接口。

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开发人员优先",通过向企业开发人员提供API接口,减少了应用开发者创新的前期成本和复杂性。同时,Twilio围绕客户需求来构建API和软件,根据市场需要来定制软件。

(5)声网Agora

声网Agora的业务核心则是将自己实时互动云(RTE-PaaS),作为必要的软件模块和基础设施提供给开发者,开发者可以在其应用中内嵌实时视频、语音或消息互动。

与Twilio不同,声网Agora对企业和开发者采用“免费加增值(freemium)”的收费模式。每个账户每月可免费使用1万分钟服务,超出免费使用时长的部分,按照使用实际用量来收费。这种收费模式对于中小开发者而言,堪称福音。

从此也可以看出声网的巨大野心,从底层架构做起,层层加码,最终形成一个实时互动的云生态平台,打通产业的上下游,练手更多第三方的合作伙伴,实现完整的开发者服务生态。

3、云通讯技术

在Gartner的报告中,随着云通信平台即服务(CPaaS,Clou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的兴起,各种公司纷纷进入,为用户开发和增强应用提供通信软件和平台。

CPaaS产品正在把传统通信服务转变为按需服务,基于云,允许开发人员使用API将新内容和链接策略嵌入到系统和应用,为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发展自己PaaS平台的机会,解决传统通信中的问题。

正是基于CPaaS,云通信企业有望成为音视频互动领域的“卖水者”,并将享受巨量的市场机会。

那么云通信的壁垒呢?

容联云通讯相关负责人认为,壁垒主要有了两个层面:

其一,基于通信领域的全域覆盖。容联从底层资源(唯一的全国性跨区域跨运营商资源整合),到UC场景下的IM+音视频技术、异构系统互通,CC场景下的呼叫控制、IVR等,到AI技术能力如意图识别等,都可以作为PaaS通信能力交付,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可以通过乐高积木式的选择某一项具体能力。

其二,积累了大量客户场景,洞察客户需求,能将用户需求转变为创新。比如,某银行95码号,一个码号分别应用于服务和营销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分别是不同团队使用,可以理解为两个系统,还要分开计费,这就涉及到场景开发和其他三方系统互通互联的创新。

在技术实现上,不同的企业推出了各自独特的技术方案。

融云CTO 杨攀认为,底层架构的稳定、抗弱网抗丢包能力、服务端质量、全球化通信能力等是云通信PaaS的主要技术能力壁垒。

融云日前宣布对实时音视频进行了全面升级,并率先提出了下一代 RTC 发展新思路,即为开发者提供即时通讯与实时音视频能力融合的PaaS云服务,未来将以“IM+RTC+推送”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开发者对于互联网通信能力的需求。

在整体网络架构上,融云的全球分布式架构的部署,让扩容时间大幅缩短,能轻松应对10倍流量的激增。

Media Server去中心化,可随时就近接入数据中心,并通过宽带评估、智能路由、网络自适应以及丢包补偿等自研算法和技术策略,增强了抗丢包及抗网络抖动能力,音频能对抗 80% 丢包,视频能对抗 40% 丢包,延时最低可达 66 ms。

赵贵斌则认为核心技术壁垒包括海量设备高并发、消息安全和通信云的高可靠性等。环信团队之前长期从事开源软件开发,最懂开发者,从2014年开始做即时通信云,始终围绕开发者做全方位服务,全面服务是环信PaaS的优势之一。

同样,声网Agora建立了软件定义实时网 SD-RTN(Software Defined Real-time Network),一个覆盖在公共网络上的实时互动虚拟网络,并在全球200多个协同定位数据中心运行,处理使用Agora SDK终端用户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

通过智能路由算法,实时调度,选择最优、最快的传输路径,保障传输质量的稳定可靠、毫秒级的超低延时并支持数百万并发。在网络架构设计上能够应付10倍以上的负荷,这是声网六年无全网事故的重要原因。

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3月,声网通过上万个活跃APP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终端用户提供了服务,总计超过400亿分钟的实时视频和语音。

相信随着5G普及,企业级音视频互动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广,应用场景更丰富。如果用户不再关心应用开发的难度,不再关心网络问题,转而关心会涌现出哪些新场景,以及围绕新场景需要提供的技术支撑和业务增长,那么企业级音视频互动将迎来普及时代!

4、云通信,必始于技术,而终于服务

中国软件网认为,云通信企业之所以在音视频互动应用中能够得以发展,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现有的音视频应用无法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oS的需求,为云通信企业提供机会。目前大多数音视频应用如视频会议等都有并发用户数的限制,用户数量增加,视频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会出现卡顿、延迟现象。

在应用场景上,现在的直播等音视频应用大都是单向的,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实时互动。从技术上,目前的CDN技术通常会带来5-10秒的延迟,相比之下声网Agora及融云提供的RTC技术的延迟为毫秒级别,为实时互动扫清了障碍。

第二,5G的推出将加速创新与实时互动使用场景的扩展,云通信企业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5G催生的音视频应用成为一大的风口,音视频技术将成为赋能行业升级的助推器,也让各条赛道的企业都可以找到机会。

随着5G网络逐渐覆盖,终端用户将受益于其设备和互联网主干网之间的链接,即边缘网的速度提高,延迟降低,有利于供应商提升终端用户体验,推动现有场景的普及,以及推动以实时音视频互动为核心的新场景应用。

第三,企业应用开发者需要简单的音视频软硬件技术方案工具和打包的云通信服务。企业如何快速、高效、简便的开发音视频应用,并能集成通信服务功能呢?

云通信厂商就是将软件和通信系统相结合,打造PaaS平台,形成一个API接口,让应用开发人员引入API,将语音视频应用集成,并通过通信服务直接与客户进行连接,不必处理负杂的硬件和软件问题。

云通信,必始于技术,而终于服务。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