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多云,蓝色巨人IBM的绝杀技?

[摘要]混合多云,能否成为IBM扭转公司业务营收及市值下滑势头的秘密武器?

混合多云是IBM扭转公司业务营收及市值下滑的秘密武器?

“现在是时候打造混合云这第四个平台了。“IBM新任CEO阿尔温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直言不讳地表示。

今年4月,IBM印度裔高管阿尔温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正式出任IBM CEO,取代工作了30多年、任职CEO 8年的老将罗睿兰。

IBM 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

上任之初,在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里,克里希纳表示:“IBM已经在主机、服务和中间件领域建立了持久的平台,这三大平台将继续服务我们的客户。

克里希纳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进一步改革IBM,降低公司行政成本,扭转公司业务营收及市值不断下滑的势头,带领公司向着云、AI等方向转型。

在云计算领域,IBM将重心放在多云、混合云方、混合多云的策略,以加大自身在云计算时代的实力。

那么在公有云遭遇滑铁卢之后,IBM在混合云特别是混合多云领域,能够有所作为,重拾往日的威风吗?

押宝混合多云

在公有云战场,AWS、微软、阿里云、谷歌云、腾讯云迅速成长,IBM和甲骨文在公有云战场不尽如人意,最后不得不选择混合云战略。而最近,IBM更宣称混合云战略选择“混合多云”,领军行业发展。

云计算对全球基础IT市场的渗透率不过10%,市场空间仍然巨大。那么,未来的云计算增长来自哪里呢?很多云计算企业把目标对准了混合云。

目前,企业上云的比例逐渐提高,传统企业客户相对于互联网企业上云的速度和程度还不高。传统企业成立时间比较长,经过长期建设。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机房和信息系统。另外,有些行业,如金融、政府等,还存在行业监管的限制,无法使用公有云等。

对这些用户而言,在公有云、私有云的选择之外,混合云就成为一个选择。通过混合云,传统企业在保持自己机房与核心业务,可以构建私有云,同时可以把一些边缘业务或者弹性要求高的业务放到公共云上。

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

混合云是可将公司的本地私有云服务和第三方公有云连接到单个灵活的基础架构中一种计算环境,可以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自由移动工作负载。

Gartner定义了两种常见的混合云平台类型——混合单云和混合多云。

混合单云是具有一个云提供商的混合云,实质上是将单个公有云提供商的软件和硬件堆栈扩展到客户的本地环境,以便在两个位置运行完全相同的堆栈。这两个环境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混合环境,可以使用与管理公有云基础结构相同的工具进行管理。

混合多云是基于开放标准的堆栈,可以部署在任何公有云基础架构上。这意味着跨多个提供商以及在本地私有云,客户可以选择的一组通用管理工具管理在本地或异地以及跨多个提供商的云。

混合多云体系结构使组织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将工作负载从一个供应商转移到另一个供应商。

根据IBM网站提供的信息,IBM Cloud支持最完整的混合云用例范围,不仅包括IBM公有云和私有云,还包括跨多云环境,其混合云是“混合多云”。IBM认为,“混合多云”可以让企业的工作负载在不同计算环境和供应商之间迁移,也无需任何理由就可以更换云服务和供应商。IBM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总经理缪可延说:"现在所有的客户有强烈的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这个数字化转型就是基于混合多云的架构和AI的深度和规模化应用。"

新CEO克里希纳在其上任的宣言中宣称,IBM是创新巨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在所有这些塑造未来技术的基础领域,IBM 都是前沿的引领者。

克里希纳推出一系列具体行动中,包括加深对IBM两大战略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理解,由IBM和红帽Red Hat把Linux、容器和Kubernetes建立为新的标准,让Red Hat OpenShift成为混合云的默认选择。

克里希纳给员工的信中宣称,若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成为引领,唯一的方法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创新,不断赢得客户的满意。

为了使这些成为现实,克里希纳宣布一系列领导层的变动。

公有云上失落

IBM的年销售额曾高达千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IT企业,也是最赚钱的公司,是真正的蓝色巨人。

云计算改变了ICT产业的格局,也让IBM因错失云计算窗口而跌落神坛。

究其原因,可能与IBM当时所处的地位有关。IBM是当时最强大的IT计算能力的提供商,其大型机、小型机和服务器,以及软件是竞争力强,影响大,要革掉自己的命,去云计算打拼是很难做出的决断。

面对云计算这一新生事物,甲骨文的选择与IBM、HP等类似。其 CEO拉里·埃里森发表对云计算不屑的言论,“这(云计算)到底是指什么?省省这种愚蠢的概念吧!”

同样面临这一境遇的传统IT企业很多,包括行业翘楚英特尔、EMC、联想、SAP等。

然而,云计算引领未来的趋势不会因个人意志、公司意志而转移。亚马逊、谷歌、阿里云、腾讯云等在云计算上大力投入,一飞冲天,成为云计算行业的翘楚,成为云计算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云计算改变了IT架构和设备形态,传统IT设备走向开放化、定制化和模块化。云计算提升了硬件资源利用率,减缓了企业对IT设备的扩张需求,尤其是高性能设备需求下降,开放、标准化、低成本的设备需求上升。同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缩短交付时间,定制化、整机柜服务器、数据中心液冷等产品和技术成为重要创新形态。

近年来,阿里、腾讯、Google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按需定制服务器。并在AI发力,以算法、算力和数据积累赢得先机。以硬件设备商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正被打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回过劲来的IBM、甲骨文、HP等紧紧抓住了云计算了尾巴,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投资发展公有云。但是,IBM等在公有云市场的份额并没有占有优势,同时IBM在传统计算方面的优势也没有在云计算中得到充分发挥。

未来将是全面云化的世界,同样也是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5G等核心技术融合发展的战场。这一技术趋势,将IT产业推入了变革期,也将改变了产业格局。

因此,IBM选择混合云,特别是混合多云成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混合多云能否主导混合云

混合云是云计算发展10年后业界公认的一个方向。然而,怎么让混合云在企业落地,不同的企业却有不同的做法。

AWS Outposts、Azure的Azure Stack和谷歌的Anthos等利用自己与合作伙伴的技术,将公有云延伸到私有云领域,以混合云的方式服务传统企业上云。这是公有云厂商的混合云。

IBM和其旗下的红帽,以前都在做私有化部署,现在要做混合云,尽量“保持中立”,支持多个公有云厂商以防止供应商锁定。这是另一种类型的混合云。

早在2018年,IBM斥资340亿美元收购红帽,期望成为了混合云的头号供应商,并希望借此改变云计算的格局。这项开源史上最大的收购在2019年完成。IBM前首席执行官Ginni Rometty指出,IBM支撑着全球90%的信用卡交易,有着构建关键业务应用的经验,并拥有大量的工作负载部署用户基数,而红帽让IBM的云端之旅如虎添翼。

这一收购为IBM混合云特别是混合多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IBM看重的红帽OpenShift容器平台支持不同架构,即支持传统的物理机和虚拟机,也支持各种公有云,无论是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或者阿里云,兼容各种平台。

红帽的开放混合云可以帮助企业降低IT总体成本,获得混合云场景下的更好的协作体验。借助红帽提供的云原生工具,客户可以快速开发各种应用,都能提供满足具体业务场景的服务。

收购红帽的Openshift让IBM成为了混合云的头号供应商,而测算的混合云的市场规模高达万亿。

同时,IBM领导层的变化也没有改变公司的多云和混合云战略的实施。IBM确保公司保持开源的信誉和中立的态度,也在刻意控制与红帽的交易。IBM计划通过去年推出的Cloud Paks(行业定制版的软件包)横向和纵向地灵活搭配来销售红帽Red Hat。

在混合多云方面,IBM重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改进多云交付。由于目前的 IT 架构由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多个云环境构成,各自具有不同的交付模式,因此需要以一致、安全的方式管理这些环境,确保实现高可用性。不管供应商是谁,IBM 都希望提供可视化以及专业知识,有效优化多云环境。

二是一致的管理云环境。当用户使用多个供应商的云时,很难持续监控访问权、安全性、合规性与成本等。IBM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管理任何云环境中的应用性能和成本 - 无论是公共云、传统私有云,还是来自一个或多个供应商的多云组合。

三是集成各种环境中的应用和数据。混合集成方法使用现有资产,支持逐步采用新技术,并确保实现工具互操作性。据介绍IBM 的多云集成解决方案使用简单、性能出众、高度安全,旨在快速连接任何应用或数据源。

四是在安全方面的咨询与方案。Forrester 分析报告认为,“迁移到混合云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无论工作负载在哪里,都要保持跨云安全性。”安全是IBM另一个发力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进展不错。IBM最近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IBM在第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76亿美元,其中云营收总额达到54亿美元,上升19%,红帽较历史同期营收增长18%。

从财报数据来看,IBM在云计算业务方面表现还算不错,处于稳定增长中,这其中也受益于收购红帽带来的协同效应。

当然, IBM对云的收入的定义与大多数企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们还是期望蓝色巨人与AWS、Azure、阿里云等一样,成为云巨头,让更多的企业上云。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