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未来RISC-V很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主流CPU之一,从而在CPU领域形成英特尔(x86)、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未来RISC-V很可能发展成为世界主流CPU之一。”这与其本身开放、简约的特点有关。在设计方面,免除授权费用和知识产权风险的完全开源免费,是RISC-V存在的主要意义。
相对其对手——移动端霸主ARM,精简和灵活是RISC-V的两大优势。RISC-V指令集在最初设计时,其研发团队就明确表示要追求简约,丢弃历史包袱。RISC-V的基本指令仅40余条,并且采用了模块化的指令集,能满足从微控制器到超级计算机等各种复杂程度的处理器需求,支持从FPGA、ASIC乃至未来器件等多种实现方式。
ARM架构经过长期发展,在其版本迭代中需要不断向前兼容。所谓向前兼容,就是新版本需要支持旧版本的功能,每一次兼容,都意味着指令的冗余与开发门槛的提升。ARM架构的开发文档多达上千页,光是通读一遍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之相比,RISC-V没有历史包袱,从诞生起就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精简的指令集意味着精简的开发文档,这也将吸引更多开发者的使用。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