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倪光南:从“伤芯”到“致远”​

[摘要]我国IT技术被“卡脖子”是“穿马甲”问题严重、走自研路线的华为估值1 3万亿美元……这些金句都来自这位80岁老人的直言不讳。

“一个人。一支笔。一颗心。一份执着。”

在中国IT领域,有一个清瘦而忙碌的身影。虽是耄耋之年,但精力充沛,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就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他自谦地说,自己一直做“二线咨询工作”。“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走企业、做调研,为各地高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不论辗转何地目标始终如一——为中国IT自主创新呐喊助威。

我国IT技术被“卡脖子”是“穿马甲”问题严重、走自研路线的华为估值1.3万亿美元……这些金句都来自这位80岁老人的直言不讳。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面对中国信息产业大潮汹涌袭来,倪光南沉浮其中。但始终不渝的是,他咬定了“技术研发不放松”的学院派底色。

01、“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11月14日,由中国软件网主办,海比研究、光明网联合主办的“洞见2020中国企业服务年会”上,倪光南院士欣然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在这场千人大会上,倪光南谈到,技术创新、软件开发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软件人才,人才是第一位的。

整体来看,我国的技术门类很全,无论传统产业或者信息技术,我国的产业门类都是世界最大的。但是,我们的技术门类往往处于低端,在参与全球技术竞争中,我国核心技术短板就很明显,出现受制于人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产业环境,即我国工业化时间比较短,从建国开始算起才70年。而欧美工业革命到现在超过150年,以我国70年去追赶欧美不是那么容易。

另外,从软件自身来看,国内长期存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重硬轻软”以及“穿马甲”等现象。不少地方主管部门不愿意投入软件研发,因为产品万一不成功,就没法说清楚。

现在有一个好的方面,在5G、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领域,我国走在世界前头,互联网应用也比较好,这有利于我们的高新技术发展。北斗导航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通过几代人不断努力,可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

但在IT领域,在芯片、操作系统这些核心部分,假若我国拿不出一个好东西来,“人家迟早要砍掉你”。

倪光南在演讲中举例说,在1988年国家有一个任务,有一个项目是熊猫系统,就是搞EDA软件。为什么搞呢?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巴黎统筹会(巴统),当时冷战时期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巴统禁运以后,我们国家决定自己开发,华大1988年开始做,后来也做了一定的成就。但是1994年就不做了,原因是1994年巴统解禁了。解禁以后各方面说,能买到的就不要做,自己做要投入很多钱、很多时间,不愿意做。受“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影响,这个项目就停了。1994年没有做,此后基本上就停止了。

现在大家知道重要了,中国做EDA的5、6家公司都在拼命,很多人都在想办法赶上。大家知道一定要做,像这类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也好,供应软件也好,你不做人家迟早要砍掉你。但是你想,我们国家有一二十年没做了,我想短期不容易做出来的。

对其分析,像北斗卫星的技术与应用,我们国家一直和GPS同台竞争。如果我们这20年坚持研发EDA,现在在世界上也有竞争力。倪光南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这个很典型。”

“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关于对核心技术的那份执着,不仅是倪光南公开场合呐喊的,更是他多年身体力行去做的。

02、人生的引爆点:25岁参与“119机”研发

《引爆点》的作者格拉德威尔说:“那些最终变得卓尔不群的人看似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其实不然,他们一直得益于某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非凡的机缘,或文化的特殊优势。”

倪光南出生于1939年8月1日,那还是一个战乱年代。颠沛的生活,让倪光南自小埋下了“让国家强大起来”的人生志向。

1950年,11岁的他进入上海复兴中学。中学时代的倪光南,对制作玩具电机、航空模型、收音机兴趣浓厚。他特别热衷电子产品,自己组装的收音机制作标准和声音质量超过了市面上的成品。

1956年,17岁的倪光南考入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7日更名为东南大学),专门学习无线电专业。大学期间,他以全部5分的优异成绩毕业,于1961年夏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此,他的生命和计算机、新科技紧密连接在一起。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航天、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前景,提出我国要自行研制计算机。

1956年,国家确立“先仿制、后自行设计”的原则,并在苏联援助下,首先引进苏联计算机图纸资料,对计算机进行仿制与改进。随后,103机、104机相继问世。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紧接着,我国进入氢弹进程,新型核武器研究对计算提出更高要求。当时,倪光南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了119机的研制工作。119机是第一部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5万次,性能非常稳定,为我国氢弹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1964年,年仅25岁的倪光南,因出色的技术能力圆满完成任务,被计算所评为“先进工作者”,人生之路帆满正扬。

03、45岁那年:联想集团“第12名员工”

IT与科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关键在于,它不是平稳向前推进,而是会在某一个特定时刻爆发一批伟大的人物或公司。有人把这个现象叫做——历史内在的“戏剧性”。

1984年,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这样一个闪耀而热烈的时刻。

1984年1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1984年5月,国务院发布第67号文件,在完成指令性计划后企业超产部分的商品价格允许不高于计划价格的20%范围内浮动。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所有的这一切,让有想法的人“蠢蠢欲动”。这一年,王石在深圳创办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万科);李经纬创立“东方魔水”健力宝;张瑞敏就任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以柳传志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下海,在中关村一间传达室开启新事业,这就是联想集团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

1984年12月,倪光南以总工程师身份受邀加盟,成为计算所公司第12名员工。实际上,当时他刚从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归来,可选择的地方很多。最关键的是,倪光南在汉字处理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手里握有一个“宝贝”——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独立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

倪光南曾说,之所以选择去计算所公司,主要原因是研发成果都躺在奖状上,一直没有成为产品;而加入计算所公司,“能保证把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这让45岁的倪光南,从内心感到很振奋。

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让不少学校开始设置计算机课程。但计算机主要来自国外,无法识别中文,这时倪光南的汉字处理系统实现批量生产,可以解决识别这个难题,能让计算机“说中国话”。

在倪光南的技术带领下,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正式推出。计算所公司把汉卡作为拳头产品带动公司早期发展,公司名字也由此改名为“联想”。在个人电脑推广初期,汉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计算机的中文汉字世界。

计算所公司立足于技工贸一体化的方针之下,前三年公司生产产值以平均500%的速度跃升,1987年产值接近亿元,与中关村“两通两海”齐名。

在汉卡站稳市场后,倪光南又带领科技人员投入研究微机,在香港成功研发中国制造的主板和扩展卡,并于1990年上市。而联想汉卡和微机分别在1988年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好消息接连不断。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1994年,55岁的倪光南当选为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

1995年,联想推出第10万台微机。倪光南在发布会上感言,希望2025年包括联想在内的中国计算机产业,能让国民用我国自主开发和制造的、具有自己品牌的微机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倪光南的这个愿望,能如期实现吗?

04、“伤芯”往事:原因出在哪里?

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评价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

其中的“芯”指的是芯片,而“魂”则是指操作系统。这句话,直指整个IT产业发展的窘境。

谁也没有预料到,在这一年,坚持走技术路线的倪光南,从联想正式离开。此前三年,也就是1996年,联想汉卡停止生产;在1995年,其销量只有0.5万块。原因出在哪里?

从产品来看,联想汉卡是一种外挂处理器,专门用来处理电脑中的汉字,加快电脑的速度。联想汉卡的出现,是当时电脑性能不足的产物。在联想汉卡退出市场后,联想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疑难,而刚直不阿的倪光南坚持认为——应该继续走“技工贸”路线。

“技工贸”是指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工生产以后进行销售,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与之对应的是“贸工技”,就是先做生意实现一定的原始积累,求得生存然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自1988年以来,联想自主研发了5个ASIC芯片,并成功地应用于汉卡、微机和汉字激光打印机。这原本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情,遗憾的是,在当时国内、国际市场环境下,倪光南提出向产业上游进军的做法,最终没有成行。

原本带着一腔热血与情怀的倪光南,不得不从联想出局。在离开联想之后,倪光南继续为国产软件奔走呼吁,结果在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上,他再次折戟。

回忆起来,起因是倪光南在加拿大认识了阿尔伯特大学读书的李德磊。2000年3月8日,李德磊成立一家叫中芯微的软件公司(后改名方舟科技),有一支CPU技术队伍,这令倪光南为之心动。2001年5月,倪光南正式出任中芯微战略市场部副总,帮助公司拓展市场。

2001年7月,方舟宣布第一款“方舟一号”32位RISC架构嵌入式CPU产品问世。“方舟一号”诞生,让中国信息产业告别了无“芯”时代,从业界到大众为之振奋。国家开始立项,将陆续投入资金,支持方舟芯片后续研发。

随后发生的事情,超乎所有人预料,特别是倪光南。方舟的管理层宣称只做政府采购,不接企业厂商的订单。难以置信的是,面对倪光南四处奔跑为公司找来的客户,方舟均拒绝发货。后续更有方舟搁浅国家“863”计划,类似举动着实令人震惊。

经历这些意外发生的事情,2001年10月,倪光南再次伤“芯”离职。

05、“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创新,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这是倪光南院士多次发出的警示。

2002年,《中国IT核心技术的发展》一文横空出世,宛如一声惊雷在IT产业炸响。

倪光南在文中一针见血指出,PC时代的产业链被“英特尔—微软”架构控制,这两巨头占PC产业的利润高达50%。而我国PC企业是加工与代工,规模虽大但利润很低,硬件制造厂商利润率只有2%,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更加关键的是,处理器与操作系统都不是自己的,操作系统留有“后门”,CPU也留有“逻辑炸弹”,中国的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在移动时代,倪光南更是谈到,IT技术渗透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来自苹果、谷歌安卓,还有微软Windows,这绝非偶然;希望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自我奋斗精神,像研发北斗导航那样,发展中国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

面对2018年“中兴事件”,著名产品人梁宁发表《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再度让倪光南的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至今,倪光南还是坚持自主创新。他说,中兴事件发生“比我们喊一百遍都管用”。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芯片设计与国际水平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在芯片制造工艺、材料、装备和设计自动化工具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业界努力。

“坚守自研,矢志不渝”。为计算机奋斗半个多世纪的倪光南是一位“斗士”,也有人说他是“唐·吉可德”。身为学院派的他,对于这些评价都不在意,在他心目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技术为先,让中国制造真正强大起来。

这个信念,伴着他从25岁的意气风发到耄耋之年的两鬓斑白,历经风雨之后最终迎来彩虹。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