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裁掉它?甲骨文裁剪研发人员不能减轻云转型缓慢的担忧

[摘要]甲骨文为什么会裁员?甲骨文为什么首先裁掉中国的研发机构的人员呢?尽管甲骨文整体业务增长不错,但仍不足以缓解投资者对于甲骨文推动客户转变为云订阅模式的担忧,也不能掩盖甲骨文转向云计算速度缓慢的事实。
本文作者│刘学习Fiyinghare
 
5月7日上午,甲骨文召开了面向全中国区的电话会议,正式敲定了中国研发中心裁员调整一事。媒体报道说,亚太区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公司正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导致一部分人要离开岗位,不过这将是全球性的。
 
消息传出后,立刻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铺天盖地报道的是如何赔偿,赔偿多少,赚了还是亏了,员工的情绪,等等。招聘网站则关注甲骨文被裁人才会不会引爆市场,被各大企业追捧?
 
那么,甲骨文为什么会裁员?甲骨文为什么首先裁掉中国的研发机构的人员呢?
 
 
为什么要裁掉中国研发人员?
 
据了解,此次主要裁撤的是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CDC)相关人员,首批确认裁员约900余人,其中超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而整个CDC共约1600人,意味着首批裁撤人员数额达到近六成。
 
作为外企进入中国的一个"标配",包括微软、IBM、甚至谷歌等大都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以利用中国一流的人才和浓厚的研发环境。微软和IBM中国研发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成果也呈井喷之势。
 
但是甲骨文却反其道而行之,是因为甲骨文的核心产品或者前沿技术的研发并没有放在中国,甲骨文核心产品数据库的研发一只固守在美国。在拓展新领域时,甲骨文更倾向与通过收购,来扩大技术优势。很多被收购公司的技术,如Sun公司小型机技术等,也放在的美国,并没有延伸到国内,被消化、吸收和发展的程度也并不乐观。甲骨文的创始人最近就直言不讳地说,不能让中国的工程师数量超过美国工程师。
 
如果只做一些边角料的辅助研发工作,在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肯定首先会被裁掉。这也就是从甲骨文走出人才很多,但是却没有再造一个能与甲骨文抗衡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据说,在传出裁员集中在研发中心后,各大猎头就把目光对准了被裁研发人员。其实在大型软件的研发方面,中国的技术人才还是非常缺乏的,关键是否真的进入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甲骨文为啥要裁员?
 
甲骨文一度被认为是继微软之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现在怎么样?最近微软市值上万亿美元,全球No.1。甲骨文的市值就在记者写文章的当下,仅有1845.19亿美元。所以说,甲骨文为什么裁员,最核心的原因是甲骨文在云转型时落伍了。
 
甲骨文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现实,云服务和授权支持业务营收为66.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65.87亿美元相比增长仅1%。该季度甲骨文的云许可和内部部署许可销售额下滑了4%至12.5亿美元。
 
多家市场分析机构几乎都认同,尽管甲骨文整体业务增长不错,但仍不足以缓解投资者对于甲骨文推动客户转变为云订阅模式的担忧,也不能掩盖甲骨文转向云计算速度缓慢的事实。
 
同时在数据库市场,用户采用开源数据库软件的数量逐渐增多,而采用商业数据库软件数量逐渐减少,几乎达到各占50%的比例。毫无悬念,采用商业数据库软件用户数量会持续减少,对未来甲骨文主营业务也会造成重要影响。
 
云转型的洗牌远没有结束,巨头企业一样面临挑战。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