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报显示,该季度阿里云营收达2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这一强劲增长得益于云计算付费用户的增长,以及高附加值服务对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将继续投资云计算业务,通过为用户提供价值服务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公共云市场份额显示,阿里云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约50%份额,为市场追随者的总和。在全球市场上,据Gartner发布的2016年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阿里云营收规模在全球市场位于第三,另外两名为亚马逊和微软。
在全球云计算“3A”阵营中,阿里云在增长速度方面依旧保持领先优势。据亚马逊和微软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亚马逊AWS营收增速为42%,与市场整体增速持平。微软Azure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为90%。
今年10月,阿里巴巴在杭州举行云栖大会,吸引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近6万人现场参会,1500万人在线观看。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现场表示,阿里云被超过100万客户所采用,其中包括了中国500强企业当中的1/3。未来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为1000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在人工智能方面,阿里云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规模化的产业落地,ET大脑成功应用于城市治理、工业制造、社会安全、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在杭州市萧山区,ET城市大脑为120救护车实时规划急救路线,并沿途自动调配信号灯,将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工业领域,ET工业大脑帮助中策橡胶提升了3到5个百分点的混炼胶平均合格率。位于苏州的光伏制造企业协鑫光伏借助ET工业大脑,将生产良品率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财报中提及,阿里云将继续发展面向大型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不同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持。
目前,飞利浦中国、贵州茅台、南京银行等已经广泛使用阿里云的技术和产品。其中,飞利浦中国将企业IT应用迁移至阿里云上。茅台正在使用计算、数据库、安全等服务来与消费者更好互动。南京银行正在将整个IT系统迁移到阿里云平台上,同时正在采用OceanBase数据库和机器学习平台PAI。
产品技术方面,该季度内阿里云共推出245款新产品和功能,其中包括自主研发的神龙云服务器和关系数据库POLARDB,这两款产品分别为企业提供高性能、强隔离的计算服务,以及性能更加优化的数据库产品。
在长期技术研发投入上,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宣布成立“达摩院”,未来3年投入1000亿,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投入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