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科技时培昕: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软件

[摘要]寄云科技CEO时培昕在会上发表了以“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软件”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第八届中国软件渠道大会于4月28日在京隆重召开,除了上午10位行业专家分别针对各高端领域进行了洞察性分析,下午首设移动应用与云计算、 “互联网+”、大数据三大分论坛,并行展示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为与会者带来一次新技术的听觉设宴。

“互联网+”分论坛由知名自媒体人IT大佬(任铮)主持,共有6位行业专家发表了演讲,同时设定了一场“软件与互联网+”尖峰对话。寄云科技CEO时培昕在会上发表了以“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软件”为主题的精彩演讲。(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如有不妥请谅解!)

寄云时培昕

时培昕:感谢中国软件网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认识这么多的公司,相信在座的成为寄云科技未来合作方式,我们现在做一个事情,从线下交互模式到线上交互模式一个创新。寄云科技成立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实际上已经在做,不同的IT厂商和不同的商业软件搬到平台上,做一个企业云业务的商店,这个待会儿去说。

互联网+的定义不用再多说了,总理的定义和小马哥的定义不太一样,最终围绕的过程怎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行业。什么叫传统行业呢?在一个行业里边有太多时间没有做过一些创新,没有太多的一个变革的一些东西,我们定位在传统行业。软件行业是不是传统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做过很多时间的交互的过程,我们在发现传统的软件交互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这是软件厂商不愿意看到的,一些客户不愿意看到的。本身交互过程中客户做过一个判断,我需要不需要这样一个软件,在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存在这样一个判断。客户还没有决定这个事情要不要做的时候,已经付出了一段时间成本和人力的成本,派相应的人,相应的IT,买不同的IT,跟不同的软件厂商打交道,这个时候持续过去的过程,一系列的事情,整个过程变得非常漫长一个过程,这不是客户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厂商看到的。你的厂商一年30到50个项目,成功的不是到30%,很多问题不是出在你们自己,可能出在客户,客户没有预算下来。客户装了两个信息没有搞定,他用五千块钱的工程师,不是用一万五的软件的工程师搞定。从云端向信息化迁移障碍。我们改变不太合理的情况,对于船间企业,怎么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一个新的提升呢?首先说,需要从三个来解决这些问题,得到一个提升,一方面是营销需要加快销售的周期,让你的客户尽快看到你的产品,扩大你的销售范围。不能依赖一级一级建渠道,分区的渠道不同行业的渠道构建自己线下的销售队伍,然后降低你的营销成本,你的方式你客户买你的产品,不知道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包括提高销售的效率。产品层面也更多希望是,首先通过更直接的用户反馈,跟着我们的产品来走。一方面需要更快的迭代一个速度,来把我们更新的推给客户。后期降低运维的成本,杜绝盗版的事情,来改变这个问题。在组织上改变相应的流程,这些软件企业实现互联网的个性,一方面怎么改变呢?可以在销售和服务上进行一些改变,以前从厂商、集成商,线下进行价格的沟通,价格体系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透明的方式,也不可以给其它合作伙伴。像一项一项分包或者一项一项付款的方式,在线上很简单的体验、付费和直接开通很快的流程。所有的体验在线上来完成的,所有的价格都是由线上确定,一些体验再开通的方式。再大的方式围绕为中心的交互方式,在集成商推给客户,实现产品和服务一个交互到资金一个回流,变成一个线上模式,互联网的渠道实现产品快速开通,集中运维,一个在线交易的方式,这是一个全新的使用模式。

营销的层面,其实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和很多大佬沟通营销层面的互联网时代要有哪些变化?其实我们走的方式偏传统的模式,线下即推的模式。其实把眼光放在海外去看,更多是拉的方式,我有好的东西,有自己的内容,有自己先进的经验,一个通过公众号、博客包括微博这种方式,把一个陌生人,通过一个吸引的方式吸引到平台上来,通过一个保卫者。再通过一个不同的注册,包括登陆页面、服务合同介绍自己的能力在那儿,转成产品感兴趣,成为忠实的客户,成为收费的客户。一直到最终取悦,不同的方式,让你的客户成为一个对你的产品逐步更强忠实客户的过程。其实这是全新营销的模式,只是说我们现在的模式大家都还在留在偏传统的模式,早期可以圈地实现一部分,后期走到很持续一个方式上。

那在层面上做一些构架,传统的软件卖一套软件,配上相应的硬件去交互,我们叫传统软件方式。叫ASP阶段软件提供机房,交互给客户,手工的方式,装一套软件,开通帐户密码。现在这个模式可以直接从软化软件进入到第一个阶段,我们单租户的模式,基于提供这种模式,把传统不能再传统的船间发布到云端的应用,只有把你产品的安装告诉我,我们的工程师可以帮你一两个小时之内,包括五个平台上能够实现从线下的模式搬到线上,用户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直接提交订单,然后采购相应的产品,把相应的订单去跟软件厂商去谈。这是单租户的模式。

我们会提供现代大多数厂商在做的,多租户的模式。单作户和多租户相对来说,在技术架构上有一些区别,多租户满足到频率、持续性的、分布的价格,几十万的用户在线,包括负载均衡、多租户的技术。这种模式会带来你的本身性能一个提升,但是前期我们可以看见这是一个投入的一条线,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把你现有的软件体系,基本上属于重构一个方式来构建一套全新的模式,来去交互。原有前十年的技术基础被推倒,来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未来公司去做软件,像传统软件有很大的包袱,怎么去转型?未来去看未来互联网+企业应用,它不光是云端的和本地的企业内部系统进行混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应用,快速的交互、按需使用、混合的方式,这是用户最关心的。

我们在做帮传统船间变成Saas的模式,最低的交互,不需要工程师去参与。这里不得不提到,主要因为并不是Saas本身的技术架构好,是因为你的产品号,这个产品融入了新的特点,更多以为中心化,这些功能用户不清楚,把这么多的复杂的功能包装在一起,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说传统软件不好用,这样Saas比传统软件利用高,这是不后期的。后期运维的成本很低,你不需要客户现场升级相应的软件,不需要去做很高的就可以干这个事情,确实很低。考虑到前期的投入来说,你需要平衡前期投入和后期盈利的情况下,不存在这些考虑了。第三,Saas软件比传统软件获得更多的客户,客户自动找上门,这个不对的。这其实是用一种新的互联网营销的理念,来去拉动客户,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上结合的模式,让更多的客户知道你的产品,喜欢用你的产品,这跟是不是Saas也没有任何关系。还有一些误解,Saas本身不适合定制,这不对。我们只是说我们看见国内做Saas功底还没有这个层面的累计。大家知道有非常多的查检可以用,可以实现很灵活模板的定制,我们只能说国内的Saas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Saas不适合客户,客户财富一百、财富五百的客户。

最后一点,Saas会不会跳过传统的渠道。大家都会觉得Saas直接面对客户的。我们看到的干的基于类似事情的美国公司,专做Saas的应用商店,认为80%的Saas的销售最终通过的渠道的方式来交互。所以这个对Saas的误解,不外乎归结到几点,还是产品的本身的问题,还是服务的问题。在这里寄云再作的一些事情,未来我们做Saas软件,我们做传统软件、应翁软件互联网+的快速通道,帮传统软件快速实现线下交互的模式,马上搬到线上的方式,需要安装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帮你去对接不同的公有云平台上,对接到安装部署一个需要的资源,帮你全自动的方式实现云端交互。用户在你的平台,待会儿去演示,可以在云端实现,这是PASS平台,我们有一个功能。我们定位软天猫商城,为软件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产品的发布,产品的销售,产品后期服务的平台。我们能够同时也为企业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和一站式体验的平台。那我们的优势,刚才提到中间有一个中间的PASS平台,干的事情,大家理解PASS,我们的PASS企业应用来做的。我们能不能帮你自动化交互和运维,虽然支持星运,未来的公有云,未来和阿里在谈,公有云支持相应的开发,帮你的应用发布到它的平台上面来,这是我们的强项。包括我们下面还有很多批量渠道客户,这是平台的介绍。对企业来说提供一个目录,部署评论优惠在线支付,比较这些功能,客户直接沟通的直接通道。对于厂商打包好的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对于传统厂商来说提供快速Saas的平台,对于服务合作伙伴来说,对于销售软件的服务合作来说,渠道来说,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运营平台,在上面更多的OA、CRM,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成为一个运营商,直接把这些服务卖给你的客户,作为增值服务,作为企业持续的服务,把原来线下交互,卖软件、硬件的方式,按月收租金的方式,都可以成为运营商。未来对接相应的机构,提供相应大数据的服务,大数据金融的一些服务。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使用,大家可以看到一百多种的运营软件,OA、CRM、平台,你选择一个云的应用,把相应的产品放在我们平台上,做了一个很集成的方案,把这个应用添加到相应的购物车,在购物里一样。添加应用车里面,一个云的应用,直接到购物车。选择一个部署,确认一下订单,用户的事情就这么简单。把这个订单提交完之后,用户把这个事情做完了。把这个定单发到我们的Saas平台,我们的Saas平台根据它在云上部署的应用,在云上调的API,创建一个路由器,创建一个网站,创建两台主机,在主机自动运动化的脚本,安装的脚本来做的。做完了之后,大概三到五分钟,你可以看见给你两个访问的链接,我觉得比京东上更方便。京东上需要下一个订单,有一个实体物流的过程,在云端所有的事情都是虚拟化的。你交付的虚拟应用,软件厂商最终把你的应用快速发布给你的客户,让你的客户产生产品的价值,主动发起商务上的联系,这就是软件厂商看到这一点,5中完成所有自动化的配置,包括一系列IP的创建、安全规则的设计,交互的质量比你的工程师交互的质量,我们叫标准,因为所有的事情机器来进行的,定义好交互的规则,在3306打开,就是一个规则打开,要规避就可以规避,不存在五千块钱,一万五之间超过质量的差异化。厂商也不需要在专业派一个工程师去做,来一个客户有一个订单,还得客户去装机器、服务器之类的事情。所有的事情不需要参与,厂商不需要参与,客户只需要订单,只是这样而已,全部自动化。

这是我们的一些特点,首先丰富的应用,提供自动化的过程,支持应用之间的集成,这个集成就是说,我们的模式延续传统的私有云的部署方式,你是OA,中间做过集成,我的工程师把这三个应用,部署出来就是集成的应用。把这两个部署起来OA有一个相应协同的工作环境。按需使用,所有的资源,觉得OA五对你有用,发一个一毛钱部署5分钟,没有用就可以删除,你注册了之后,给你免费的金额,你觉得好用就用,如果不好用就删了。我们门户统一帐户管理,包括混合应用,需要拓展性应用的时候,但是你又想本地的应用怎么和云端直接打通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把你的一些开放式的,外部网站,你大数据运行系统,你的EDM在线的交互,本来用云的系统,放在云上。打通这个渠道,你所有的内网服务器和所有的服务器沟通,让用户选择部署什么在云端。我们做的企业私有云安全,我们有专业的团队来做这个事情,远远比企业更安全,多个云的交互,我们现在做的私有云,我们阿里云,微软的云,不同的云可以做对接。厂商只要选择我们去交互,避免自己在每一个云上做不同的开发,不光多有云的开发,还有云端的帐户管理体系开发,云端交易体系开发,云端的厂商的开发,可以交给来用。我们一百多种应用,我们是全球自动化部署的,大家都知道,这个过程非常多,两百多个步骤,中间每一步都需要人员参与的过程中,这个交互质量就变得非常不确定,不确定情况下,要么造成周期变得非常好,造成交互的质量不保障,所以都是用脚本和自动化的方式来实现,避免交互过程中人参与的因素,包括不同的应用,包括最新的,企业都可以平台上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库集群来做自己的产品开发,最终发布到我们的平台上来,大概一百多种。

和我们合作很简单,我们开店的模式永远免费的,提供两种模式,一种直营店,一种寄卖模式。直营店可以开淘宝,第二种就是寄到我们平台上来,大家一块去分。第二个定价,给可以目录价格,可以有稳当、视频,第三个,上架,做好相应的安装包,你支持的数据库怎么去连接这些事情,告诉我清楚。我的工程师需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发布到我们的平台上来。我相信这个事情没有国内第二家做到这一点。

合作模式刚才提到有几种模式,一方面直营店,收入寄到厂家的直营的帐户,有一个支付宝的帐户可以连到支付宝,中间去交易所有的用户,在他的计费的模式,最终的收费直接充到帐户里面。我们的平台里有两种店及一种是平台的主店,另外一种渠道的分店,包括运营商,一些软件分校合作伙伴云的平台,作为后面云服务的平台。客户扩展的,在我们竞卖模式,输入的帐户,客户拓展一方面完全交给厂商来去拓展的。另外我们的主店和渠道主店,和渠道来负责拓展。分校模式,寄云在厂商直营店前期免费的方式让大家上来,产品发布到你的直营店里,我们后期参与一部分,很少一部分来参与相应的分成。然后在我们主店寄卖方式和渠道分店里面,参与软硬件分成。产品支持,软件厂商提供相应的二线的支持,提供相应软件的支持,不希望客户到我们平台上,船间不好用,最后用不起来。我们担心客户来不了的问题,担心船间厂商支持力度不够,让客户流失的问题。

大家前期很少的投入,开店永远不会收钱的。进入服务费,所有的厂商不用收费,按照技术的第一年的销售额来做逐步的钱。云资源厂商直营店的模式按需使用模式,我们提供很丰富的优惠条件,因为软件、硬件拆开卖的模式,不会支付云资源的费用。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第二,技术指导,我们非常清楚国内的Saas和国外的Saas之间的差异化,我们愿意对于API的理解,租户的理解,SSO的理解,我们Saas的制定,包括做帐户同步,做(英文)之间的数据同步的问题。包括寄费、用户管理提供无偿的管理。包括跟运营商去谈企业云服务的合作,包括未来五百家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的合作,其实在用实质性的接触,未来两个月之内可以看我们的新闻报道。

我们能给软件厂商总结带来的意义,一方面从线下的模式快速转成线上的模式。把传统的笨重线下的模式,如果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衡量,真的是比较笨重的一个模式。转成上快速交互的模式,轻资产、轻应用,Saas化的优势,如果避免盗版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我们让用户对你的产品感兴趣之后,直接联系你,而不是说不断用户去使用。减少运维和交互的复杂度,包括直接的沟通,互联网的模式降低不必要的渠道,不是说完全消除渠道。降低不必要的空间渠道,提高沟通效率,更广泛的通过线下的渠道,知道有潜在的客户,包括船软件厂商去实现。

寄云非常年轻的公司,在座的所有年轻公司之一,非常希望在座的各位大佬、各位前辈们给予很好的支持。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网站和大家电商平台,注册一个帐号,免费送十可千。出去大家觉得不够用,可以给我联系,要更多的金额。我相信这样一个模式非常轻量级的模式分,很新一个模式。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咨询,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顺便问一下,简单问一句,你整个模式下来要颠覆这个渠道商。

时培昕:我们一个很好朋友一句话,他认为渠道的名字叫做服务商,可以转变成两个角色,大的服务商成为行业的运营商,小的服务商变成增值服务一个服务提供商,而不是现在的全卖硬件来挣钱的。其实不是说颠覆,其实是我们希望改变一些不合理的生态,让大家不要以很原来很笨重,很不灵活的方式来交互给客户。这种交互的东西不见得客户需要的,能够用互联网的模式,优化之间的资源配置,更多的厂商和合作伙伴找到新的定位。

观众:里面有一个难点产品和产品之间的结合,是不是非常有效,打个比方来说,平台私有化怎么来做呢?

时培昕:这个3块5已经做了集成,同样一个平台上来,无外乎必须得做(英文),有一个脚本的约束了,在第一步布什么,第二布什么,一个输出参数这是技术集成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到像通达OA或者U8,有没有做过整合,如果做提供的方案。如果未来用户驱动情况下,确确实实方面的场合。拉上不同的软件厂商提供这样的整合。

观众:非常大的工作量。

时培昕:我明白,现在Saas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复杂。因为Saas变得一个碎片化之后,你的应用变得更难整合,原来OA比较难,有20个功能,但是还是需要20个功能,变成需要4个应用,分在不同的Saas上面,怎么实现帐户的管理,数据的同步,还有其它的一些应用的集成。能够做得事情,我们努力来干这个事情,大家定一个标准,首先实现长时间的同步,不需要在Saas上面建一个客户,一个平台30个人,一百个人,在一个平台构建一个帐户之后,同步五个应用,每个应用上面把张三的帐户加进去。李四明天要走了,在五个应用里面删出。这个Saas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是我们Saas大部分出于一个跑马圈地的过程,还没有意识到集成的过程。如果应用足够多的时候,越来越复杂,企业用你的Saas成本很低,后期的运维成本越来越高,未来几百个应用,未来怎么集成,这所有的客户会面临的问题。谢谢。

第八届中国软件渠道大会与您相约5月25日沈阳站,诚邀您莅临参会!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