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三部曲

[摘要]海比研究在调研大型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目前已有83%的大型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使用(或曾经使用过)国产产品,但是在整体信息系统中,完全使用国产产品的案例并不多。
       海比研究在调研大型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目前已有83%的大型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使用(或曾经使用过)国产产品,但是在整体信息系统中,完全使用国产产品的案例并不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在信息化的一些关键环节上使用了国外信息化产品,而国外产品往往对上下游产品进行了严格限制,对国内产品具有很大的排斥性,这也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推进困难。因此,分阶段推进国产化是应对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则。

 分阶段替代方案路线图

图片1 

资料来源:海比研究,2014 

第一阶段:ERP系统、外围应用软件替代 

以ERP系统为代表的国产应用管理软件系统已经成熟。从技术上,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已经基本不存在差距,在新技术的某些领域国产厂商已经走在了国外同行的前面;在系统架构上,国内厂商对本土市场更加专注,具有后发优势,更适合大型企业的定制业务开发,松耦合的架构使得用户不用担心自行开发模块的匹配性,系统可扩展性更强;在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应用上,国产产品的设计更加贴近大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落地速度往往超过国外产品很多。

总的来说,ERP、CRM、HRM等成熟的国产应用管理系统可以完全替代同类型的国外产品;在网络与传统业务结合产生的敏捷、创新应用方面,大型企业也可以放心选用国产系统;在非核心的外围系统方面,国内外产品性能差别不大,同时国产产品存在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大型企业可以首先从ERP系统入手,实现对国外产品的初步替代。同时外围应用软件对核心业务系统影响较小,功能、技术含量相对不高,通过自身开发或是通过性价比高的国产软件已可满足需求,而不必使用功能相似却价格昂贵的国外软件。

第二阶段:重点业务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工业软件的替代 

海比研究发现,对于90%以上的大型企业,上述的第一阶段都可以顺利完成,国产化可以在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企业中的重点或核心业务系统,一些复杂的行业应用软件或工业软件,其国产化的工作可以放在第二阶段进行实施。相对而言,这些系统都具有功能较为复杂、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特点。在当前阶段,国产软件在某些方面还难以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海比研究发现,这些系统的国产软件提供商在这几年成长非常迅速。海比研究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国产软件将在大型企业的重点业务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和工业软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成为大型企业的应用主流。 

第三阶段:信息系统的整体国产化

海比研究认为,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完成管理软件及外围系统、重点业务系统的国产化之后,可以进入国产化的第三个阶段,即信息系统的整体国产化。

这主要是指,企业在前两个阶段替代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三阶段将信息系统中还存在的其他国外软件进行完全替代,实现整体的国产化。海比研究调查发现,在这个阶段,往往有两个主要软件产品需要花费比较大的代价。第一个是大型企业目前普遍采用或正在实施的统一信息化平台,统一信息化平台在企业应用中中起着承上启上的关键作用,它的替代必须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进行。第二个是大型数据库产品,在大型数据库的核心能力方面,国产数据库还比较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然,也还有部分其他产品需要专门攻坚才能实现,例如银行普遍采用的大型机、高端存储等。。

海比研究认为,之所以要在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分阶段地实施国产化战略,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类型的国产软件的发展水平成熟度不一样;在不同阶段的时间点上,国产软件之间的适配度也不一样。分阶段实现信息系统的国产化对大型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不仅能给企业信息化带来安全保障,还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是分阶段实施国产化,但因为不同企业应用的软件不一样,因此每个阶段时间的划分点,也可能不一样。例如,对于某个大型企业而言,当前可能已处于第二阶段;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其国产化还处于第一阶段。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