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必成移动互联时代附属品

[摘要]前些日子,工信部发布的今年5月份通信业运行情况显示,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作用的影响下,我国手机用户的月均点对点短信量继续下降,已经不足40条。对于运营商来说,一方面面临着内部的压力,对如何在巨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使短信取得稳定收益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用户不买账,新青年纷纷表示自从有了移动互联网.
 20140630.5

前些日子,工信部发布的今年5月份通信业运行情况显示,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作用的影响下,我国手机用户的月均点对点短信量继续下降,已经不足40条。

对于运营商来说,一方面面临着内部的压力,对如何在巨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使短信取得稳定收益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用户不买账,新青年纷纷表示自从有了移动互联网,每月免费的X条短信不知道给谁发,而手机短信功能现在或许最大的使用率就是用来收发验证码和各种广告了。

短信业务日薄西山

回顾当年短信的发展,火爆的原因除了吻合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诉求(腼腆,爱面子,不愿当面说等)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年话音资费高,短信成为最有利的替代手段,高峰时期,三大运营商的短信量加起来年度超过60亿。

当初中国移动有关领导曾很自豪地介绍了为何短信定价为0.1元,因为用座机打电话每分钟一毛多,一条短信差不多的价钱,比较能够接受。加之对于内敛的国人来说,很多时候更喜欢用短信来交流。

但如今时过境迁,语音资费大幅下降,电信甚至有“3分卡”,也就是3分钱一分钟,此外还有一些网络电话,比如200元一年免费打,从侧面来说,这也对运营商的短信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现在,随便看一个人的话费详单就不难看出,短信占到的比例已经比以前大大降低。因此,当话费大幅度下降的时候,短信的费用就显得太高了。语音费用低的国家,几乎没有人使用短信。

今年有一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除夕,今年除夕日均短信发送量下降了8.0%,数据上,微信、微博等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流行的拜年方式,受其影响,传统的短信和语音业务量明显下降。春节放假期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82.1亿条,除夕当日发送量达到110.4亿条,是日均发送量的9倍,但比2013年除夕下降了8.0%。而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更为惊人,2014年除夕手机QQ发送消息峰值达到3270万条/分钟;微信发送消息峰值达到1000万条/分钟;新浪微博发布消息峰值达到86.34万条/分钟。

还有一组来自中国移动的数据:在中国移动目前业务中,受到OTT影响业绩下滑最为严重的,当数短信业务。201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入下跌了0.9%,2012年跌幅扩大至4.8%,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短信收入的下跌已经达到了6.5%。

短信必然会成为附属品

众所周知,现在的3G、4G手机都具备快速的网络带宽,而各种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沟通模式,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语音,都在快速地满足用户的口味,而面对短信这种简单的文字沟通,人们已不再待见,我们可以计算下,我们花1毛钱,打70个字,而用软件呢,当然是更多,1M是3毛钱,而1M= 1024×1024/2 =524288个字,作为用户,您会愿意用哪个? 彩信就更不用说了,5毛钱,我们就用一个中等的图片,大小在200kb,就按3毛钱来算,我们能大约发送5~8张,而彩信呢,限制在200kb左右,而且还是5毛,你愿意用?

曾经中国移动试图用飞信来超越微信等沟通软件,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并非你是运营商你就一定能做好,用户不看好的话,照样发展不起来。

再说说短信的各种骚扰,尤为让人头疼,满屏都是各种广告、欺诈短信,用户不喜欢,当然讨厌你,为什么,因为没有人去监管,而一些App软件或多或少有人去管理,广告和欺诈信息也会少些,所以一些SP企业也就逐步死掉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短信和彩信退出舞台也只是时间问题,或许也会成为一种附属品,但说终结倒不可能,只是通信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用户更为看重的是新技术和服务本身的吸引力。推出差异化的收费模式,或许是平衡运营商生存与新技术开发的解决之道。

摘自: 中国信息产业网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