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OA的2014:移动互联网下的终极PK

[摘要]历史总是伴随着变革的脚步,如果IT业界有一本史册的话,那么,2014年,移动互联网这个词一定占据着绝大部分的篇幅。所有的产品、方案、会议交流主题,都表示出企业家们对移动互联网近似病态的追捧或者焦虑……不论如何,移动互联网带给中国企业的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而管理软件行业这一次真正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历史总是伴随着变革的脚步,如果IT业界有一本史册的话,那么,2014年,移动互联网这个词一定占据着绝大部分的篇幅。所有的产品、方案、会议交流主题,都表示出企业家们对移动互联网近似病态的追捧或者焦虑……不论如何,移动互联网带给中国企业的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而管理软件行业这一次真正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数字化技术将推动企业自身的重塑行动”埃森哲首席技术官保罗·多尔蒂(Paul Daugherty)曾表示。而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重要体现,管理软件的出路又在哪里?管理软件是否需要新的定位?管理软件厂商该如何重塑自我?如果抛开SAP等国际厂商以及像用友这样可以通过并购、收购来快速抓住移动互联网机会的厂商不谈,要说最有看点的无疑是刚刚进入行业黄金期、实力规模尚可的几家协同OA厂商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就好比是人生中的高考,对协同OA厂商而言,亦是势在必得。

泛微: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近年来在产品研发创新上持续发力的泛微,已经展开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全面产品线布局:以e-cology、e-weaver、e-Mobile、e-Message等产品为基础,全面调动优势产品体系打造的新一代产品--协同融合平台,以及以eteams为代表的泛微云办公平台横空出世,再加上在大OA在江苏PICC、绿地集团、海亮集团等企业的实践,泛微的移动互联网从策略到落地都显得水到渠成,既有着13年协同底蕴,又有着超强的移动互联网基因。面对如此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军团,协同友商是否觉察压迫感正扑面而来?!

致远:V5不威武尚需时间检验

平台、移动、UC统一通信、ERP整合、企业微信、协同立方、协同360、云部署……V5不仅是致远大协同梦想的压轴大作,亦代表着致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布局策略。在市场层面,V5平台化的思路与泛微大OA不谋而合,但在各种引经据典、各种高大上、各种前端趋势潮流之后,V5面向用户交出的答卷寥寥,这也变成2014年大协同对战大OA的硬伤!而我们不禁要问的是:霸气十足的V5,何时接上地气?2014年,致远能否携V5以令诸侯?而V5掀起的“工作的革命”,会不会让其他厂商收割了去?!融入了移动互联网因素的V5能否帮助致远扛起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大旗,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金和:寄望移动互联网创业者

不同于泛微、致远、蓝凌的移动互联网竞争策略,金和在JAVA产品线布局较晚,.net难当移动互联网大任的情况下,转而把视线投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不仅推动“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基地”,还为创业者提供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技术开发基础平台“金和IU—APP自助工厂”。且不说,“一分钟”内制作独立、专属APP,这样的平台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界有多泛滥,单是在这个人人都能做开发的时代,要想成就一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黑马却并非易事。因此,业界人士认为,金和此举极有可能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蓝凌:类微信能否成功?

蓝凌这个品牌,在协同OA业内,有着独树一帜的桀骜气质。十多年来,蓝凌在知识管理的细分市场攻城拔寨,好不惬意!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让蓝凌的胃口开始变大,“知识管理专家”不知何时已然升级为“知识管理与协同领导品牌”。可见,蓝凌对其移动社交平台KK的信心十足。不过,细观KK的产品设计,我们会发现,蓝凌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整合了协同OA元素的类微信移动社交平台。不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产品定位显得太自我,一方面,该平台与蓝凌已有产品线相互独立,缺乏融合的概念,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优势不是谁能够集众家之所长,而是谁掌握着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要在企业办公领域,打造一个类微信入口,难度可想而知!

纵观移动互联网大潮下的协同OA厂商,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泛微大OA和致远大协同在2013年的相互声援之外,2014年,各家厂商的产品发展策略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泛微一如既往保持着通吃的乐观态度,在产品线布局上牟足了劲儿,新玩法层出不穷;致远则继续携V5在各地传道授业,推动大协同;金和似乎有意放弃在移动互联产品上的自主研发,转而为创业者提供技术和资源平台;而一个类微信入口的KK则暴露了蓝凌对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势在必得。不管厂商的产品策略如何,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协同OA厂商都已经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推动的行业变革已经迫在眉睫!而未来,移动互联网冲击下的协同OA市场,哪家欢喜哪家忧,尚有待市场的验证。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