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3年以来, “云已落地”获得了业界人士的普遍认同,业界大佬谷歌、微软,甚至曾对云计算不甚重视的Oracle均积极展开了全球的“云布局”。国内的BATS(baidu、阿里、tencent、新浪)也紧扣国际形势,在中国展开了“云”的逐鹿之争。
云若要实现,其服务的运转必须要靠稳定的结构。作为云架构中重要的承接部分,PaaS的作用不容忽视。但PaaS的几个基本问题,业界还一直没有分析得特别透彻,例如paas的用户究竟是谁?笔者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讨。
根据现有用户群体,海比研究认为可以将用户大致分为三类:即开发者、运营者以及最终用户。
开发者,顾名思义就是开发产品为目的的用户群体,而根据最终产品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面向SaaS的开发者和面向PaaS的开发者。
运营者,就是通过构建运营平台进而提供服务的用户群体。这里的平台面向的是下游的供应商,比如SaaS供应商,云系统集成商等等。
最终用户即使用SaaS的终端用户。由于PaaS的弹性特质造成其多样化的运营方式,使得厂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不同的业务作为切入点,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厂商的不同的模式。例如,起步软件这类厂商,主要通过提供PaaS+SaaS的平台服务于终端用户,其总经理马科认为,PaaS的实质是将互联网的资源服务化为可编程接口,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有商业价值的资源和服务平台。有了PaaS平台的支撑,云计算的开发者就获得了大量的可编程元素,提高了开发效率,节约了开发成本。另外,还有类似于IBM一类的厂商,他们实力坚强,可以实现整个云环境平台的搭建,终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该平台。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