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事务电子审批之路还要走多久

[摘要]只有业务协同、整合共享,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证、联合办证,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公众办事跑多个部门、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折腾的现象。

 

(中国软件网讯)对于电子政务中的电子审批技术上已趋成熟,究竟电子审批距离我们还有多远?专家指只有业务协同整合共享才能真正解决办事来回跑现象

昨天,中山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蔡立辉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实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与政府信息化的有机结合,是自200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的共识,只有业务协同、整合共享,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证、联合办证,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公众办事跑多个部门、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折腾的现象。

电子审批是跨部门业务协同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东莞企业注册难的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实现电子审批,这种情况会不会有所好转?

蔡立辉:企业注册难的问题,是多个方面造成的,一是受前置审批的影响,没有对前置审批事项和前置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进行全面清理;二是涉及前置审批的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推诿,没有形成跨部门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流程;三是资源不能共享、流程没有优化、组织结构没有重组,不能适应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的要求。

因此,这些影响因素也不能只通过电子审批就可以解决。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涉及深层次的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南方日报:电子审批跟传统的行政审批体制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蔡立辉:将审批搬到网络上就叫电子审批,这是对电子审批的误解。电子审批不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行政审批模拟到计算机上,而是通过对行政审批组织结构和审批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资源共享以打破部门分割和实行跨部门业务协同等制度、机制设计的基础上再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结果。

也就是说,电子审批不只是一种信息化环境下的审批,更是一种跨部门业务协同、信息资源共享、审批流程清晰环境下的审批,充分体现了业务协同、整合共享的特点。在这种电子审批环境下,企业、公众不需要面对申请事项所涉及的多个审批部门,只需要面对一个统一的入口,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

四大原因制约电子审批发展

南方日报:目前电子审批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面临哪些困难?

蔡立辉:目前电子审批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体制性障碍。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体制、预算体制不完善,组织机构缺乏落实,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方式不明确;二是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开发利用的水平低,分散建设、分散应用,部门自成体系现象严重,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没有建立起来或者无法正常运行,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被隔离成一个个独立的“孤岛”;大多数跨部门的重点业务系统被牵头部门设计成了部门内系统,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没有达成共识,自建、自用和自成体系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明显;三是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应用系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效率低;四是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南方日报:从技术上来看,政府实现电子审批还有多长的路要走?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普及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会产生什么影响?

蔡立辉: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实现电子审批所涉及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实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与政府信息化的有机结合,这是自200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的共识,只有业务协同、整合共享,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证、联合办证,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公众办事跑多个部门、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折腾的现象。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