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2:智能汽车变成四轮平板 正在进行时

[摘要]《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一度风靡全球,虽然“汽车人”的梦想听起来很难实现,但IT带给汽车行业的改变却足够令你震惊和欢喜。2012年CES大会上,IT厂商“进军”汽车产业,正在进行时。

(中国软件网讯)《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一度风靡全球,虽然“汽车人”的梦想听起来很难实现,但IT带给汽车行业的改变却足够令你震惊和欢喜。2012年CES大会上,IT厂商“进军”汽车产业,正在进行时。

消费者电子协会主席兼CEOGaryShapiro说到,国际消费电子展已经成为人们体验汽车产业革新的地方,这里包括了最新的汽车电子技术、汽车代工商和售后服务商。汽车生产商通过2012国际消费电子展可以展示其最新的车型。此外,汽车售后服务革新内容还将包括平板一体化、互联网无线解决方案,车载应用程序以及驾驶员的安全技术。

回顾前几届的展览,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汽车制造商选择参加CES,你可能会问说他们为什么不去参加车展呢?因为这些车大多是采用高科技的油电混合车等新世代的汽,像去年的CESFord就展示了电动款的Focus。CUE车载系统将取代传统仪表盘的液晶屏幕以及中控台上的多媒体系统,所有信息都将集中在中控台的全新触摸操作屏幕上,包括车辆信息,娱乐信息及导航信息等。

搭载QNX的保时捷概念车

在RIM收购QNX 之前,QNX已经是车载设备的领军者,QNX公司已经把车载系统授权给世界各地的厂商,包括数字仪表、免提系统、多媒体组件、连接模块和3D导航系统。

此次QNX展示了全新的云连接技术和最新的汽车软件技术,包括一触式蓝牙配对,基于桌面的后座娱乐系统,重构式的数字仪表盘,和高清晰免提通讯。

具备NFC功能的保时捷概念车,据说这部汽车具备了现在最先进的汽车集成系统,能够实现NFC刷卡以及多媒体分享等众多功能。

qnx-car3

qnx-car2

bbmupdate
 

奥迪&NVIDIA仪表板

奥迪将会与NVIDIA宣布合作生产搭载Tegra处理器的仪表板,这种新型仪表板将会更棒且更丰富的显示屏幕,更大的重点就是与智能型手机整合的功力一定也会更全面。Ford、Cadillac、Chrysler、Mercedes-Benz、Audi、Tesla以及许多其他车商都会参加2012CES。智能汽车带动的车联网趋势可谓来势汹汹,我们也期待看到更棒的车载智能娱乐系统。

奥迪将会与NVIDIA宣布合作生产搭载Tegra处理器的仪表板

qnx-car5

凯迪拉克和安吉星Onstar

凯迪拉克和安吉星Onstar将在1月10日开幕的2012 CES展上展出基于4G网络的CUE全新车载娱乐系统。CUE车载系统将取代传统仪表盘的液晶屏幕以及中控台上的多媒体系统,所有信息都将集中在中控台的全新触摸操作屏幕上,包括车辆信息,娱乐信息及导航信息等。

OnStar将亮相2012 CES 与凯迪拉克推出4G网络CUE车载系统

安吉星Onstar将展示基于4G网络的CUE车载系统

OnStar将亮相2012 CES 与凯迪拉克推出4G网络CUE车载系统

CUE车载系统将所有信息都将集中在中控台的全新触摸操作屏幕上

在2011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安吉星(OnStar)通过Verizon 4G LTE 移动宽带网络,向消费者展示了未来车载娱乐、通信及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借助4G网络,现场一辆搭载安吉星(OnStar)信息服务系统的别克LaCrosse测试车将完美展现车辆监控、碰撞探测、视频聊天、路况监测和家庭远程遥控等人性化信息服务功能。

OnStar将亮相2012 CES 与凯迪拉克推出4G网络CUE车载系统

   宝马智能汽车

连接型汽车演示将展示一辆配备宝马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宝马汽车。这个新通信系统基于QCT的MDM6200芯片组,由Peiker Acustic公司开发。该系统将于2012年年中开始提供。新的通信系统将支持目前的宝马“BMW Assist”安全和保障服务,还将支持新推出的其他车内服务,如WiFi热点、互联网广播和交通信息服务。宝马计划最终在所有车型上都安装此通信系统,Peiker预测每年安装量将达到数十万台。宝马、Peiker和高通公司也已经在合作规划下一代通信系统——为汽车带来LTE连接。

      当然,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玩意,比如防止开车打瞌睡的小应用。

通用EV再度亮相 小型智能汽车

       

我们已经看到过EN-V在中国的首都亮相,这次又带到CES。EN-V的研发理念体现了个人交通方式的核心诉求:自由出行。借助电气化和车联网的技术,EN-V将提供更简便、更智能且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LiftMaster 车库监控

      

      有了它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监控你的车库,还可以控制车库门的开关哦,售价为350美金。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