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乔布斯至少影响世界100年

[摘要]过去三十年,乔布斯带领苹果开发的那些产品,开创了PC时代,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改写了动漫、音乐、出版、线下零售,乔布斯凭借这些产品,屹立于当代科技产业的顶峰。

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不同的乔布斯,包括乔布斯的中国门徒们。

乔布斯去世已经过去20余天,《史蒂夫·乔布斯传》的发布,让乔布斯热再掀热潮。11月24日,乔布斯生前唯一授权、由美国著名传纪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执笔的这本传记中英文版同时发售,引起“果粉”们的抢购。

11月27日,当当网CEO李国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当网预售三天已超过10万册。李国庆说:不能预售太长时间,担心用户长时间拿不到书,有意见。至于李国庆自己,他说已经把“这本书读了三分之二”。

立方网的熊万里在美国最早读到了《史蒂夫·乔布斯传》的英文版。他在美国用iPone 4S连续上传书中的图片与内容。10月19日早上8:00,他专程从北京乘机赶到美国旧金山机场,然后自驾去了苹果公司,刚好赶到苹果的追思会。苹果追思会当天,全球苹果店歇业。苹果追思会结束,他开车去了乔布斯的家。熊万里回忆说:那儿还有保安,乔布斯与女儿的车并排停放。

艾萨克森在序言中说,写乔布斯,其实是在写自己。熊万里说:乔布斯是全世界的遗产,因为在不同的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映射。那些站在森尼韦尔车库门口悼念乔布斯的人,是在悼念乔布斯,也是在悼念自己。

不停“ i ”下去

“i”去,就是改变世界的脚步不停止,就是更高的顶峰

熊万里认为,乔布斯留给世界最后遗产并不只是《史蒂夫·乔布斯传》。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乔布斯留下的东西会影响这个世界至少100年。

在过去三十年,乔布斯带领苹果开发的那些产品,开创了PC时代,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改写了动漫、音乐、出版、线下零售,乔布斯凭借这些产品,屹立于当代科技产业的顶峰。

熊万里说:如果乔布斯活着,他能爬得更高。

作为应用提供商,立方网与苹果之间有长期的合作。熊万里说:根据苹果的开发流程,苹果开发产品都会预留很长时间,一般至少两年。而计划中的无论iPhone 5或是iPhone 6都将是划时代的产品,会将苹果带到新的高峰。

熊万里说:过去两年苹果只收购了两家公司,一家移动搜索的公司Siri,Siri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开发资金则来自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另一家是去年收购的来自加拿大的地图服务提供商Poly9,Poly9的产品之一是Poly9 Globe——跨平台、跨浏览器的3D地球,用户无需下载任何数据即可使用。

他认为,这将对谷歌的两大核心应用,即搜索与地理信息服务,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他并据此预测,在iPhone 6上,通过苹果手机可以看到苹果自己的3D地图,会有苹果自己的移动搜索。

苹果未来的产品不止现在的产品,其正在更多领域拓展,最近的产品是iTV。熊万里说:iTV可不是Apple TV,在乔布斯的世界里,加“i”的产品才是达到理想状态的产品,比如iPod、 iPhone、ipad等,而Apple则是beta版的产品。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正在生产iTV试验品,将于2012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乔布斯此前对自己亲自指定的传记作家艾萨克森说:“我希望制造操作简便的综合型电视,可以与iPhone、iPad、iMAC电脑等苹果其他产品相连接,可与苹果云存储账户iCloud同步。”

对乔布斯而言,iPod重新定义音乐产业,iPhone重新定义手机产业,iPad重新定义PC及传媒出版,iTV将重新定义电视产业。

熊万里认为,在乔布斯“改变世界”的远景规划里,包括iCar(智能汽车)、iHouse(智能房屋)、iTown(智能城市),而终极目标则是iEarth(智能地球)。

在乔布斯的世界,人类身体的所有事务都可以通过技术进行“革命”。乔布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i”下去,就是改变世界的脚步不停止,就是更高的顶峰。乔布斯逝世,苹果改变世界的步伐仍然按照惯性向前。熊万里说,只是失去了乔布斯,世界i下去的脚步会慢很多。

也正是因人类要不停地“i”下去,比尔·盖茨才说:乔布斯至少影响世界100年。

艺术家乔布斯

盖茨眼睁睁看着乔布斯,把自己的理想一个又一个实现

人类世界会被彻底颠覆,变成完全智能化的“i世界”。这样的预言,最早并不是由乔布斯清楚、直接、条理地描述出来,而是由比尔·盖茨。他是乔布斯最伟大的敌人,也是朋友。

1996年,盖茨写了一本名为《未来之路》的书,帮助记者了解信息高速公路全部面目乃至21世纪人类生活面貌。那是一个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都可以“通讯、计算、存储的世界”。一如乔布斯远景规划中的"i"世界。

当年,这本书成为全球年度畅销书,风头类似今天的《史蒂夫·乔布斯传》。

15年过去了,一个令人迷惑的结果是,预言未来的盖茨未能实现预言,反而当时陷入苦恼中的乔布斯一步步地把这一预言变为现实。在过去三十年科技史上,比尔·盖茨、乔布斯是最耀眼的明星。熊万里说:他们实现了这样的分工,比尔·盖茨预言,乔布斯实现。

经典集团董事长张宝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与同时代的商业明星相比,乔布斯是个艺术家。他说,最初造房子的鲁班,是个木匠。而造成故宫、寺庙、罗马角斗场的,却是诗人、艺术家和设计师。

微软为什么没能实现盖茨的预言。很简单,盖茨是鲁班,是木匠,乔布斯是艺术家,是诗人。

乔布斯相信直觉,并且在技术实用化、设计愉悦感和界面友好方面,有很高的天分,狂热的追求完美,为人非常苛刻。他的管理主要依靠自身的魅力和四溢的激情。

与乔布斯不同,盖茨懂计算机编程,更务实,更有原则,且拥有很强的分析处理能力。盖茨更有条理,他会频繁地召开产品分析会议,并在会上切入问题核心。

比尔·盖茨曾经很看不起乔布斯——乔布斯不会编程。就像乔布斯早斯合作伙伴沃兹尼亚克,认为乔布斯根本不懂电路设计。

微软有全球最为庞大的软件工程师队伍,苹果公司的雇员则包括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微软以软件公司注册,而苹果公司则以设计公司注册。

正是苹果,实现了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李国庆为,苹果能将“理想变成现实”,还缘于乔布期的执行力。乔布斯对待员工有时粗鲁无礼,会说:你玷污了苹果,请滚出苹果。

简单粗暴,却直接有效,这就是乔布斯式管理。李国庆认为,原因是大家都服了,服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正确,十次至少得有八次正确,而不是信口雌黄;二是对事不对人。张宝权坦承:在经典集团,无法复制这样的管理。

熊万里说:比尔·盖茨预言,乔布斯实现,也是缘于乔布斯的执行力。过去三十年,比尔·盖次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预言家,他与乔布斯几乎同里预见“每个人都将拥有一台PC”,最早看到了互联网,却先败于雅虎,再败于谷歌;最早提出维纳斯计划,但人类直到现在仍然在期待iTV;最早推出平板电脑,乔布斯看了之后,却嗤之以鼻,直到iPad的风靡全球。

就这样,盖茨眼睁睁看着那个粗鲁、充满艺术气质的乔布斯,把自己的理想一个又一个实现。

阅读乔布斯:一个人留下的世界

开放与封闭之争,即使到乔布斯去世那一刻,也没有停止

与谷歌作战,是乔布斯留给苹果继任者们的未竟之战。乔布斯曾对艾萨克森说:“我要消灭Android,它是偷来的产品(剽窃了苹果iPhone)。”

乔布斯对谷歌十分愤怒,因为其进入手机领域,并且整合推广了安卓操作系统。因为他所认为的“剽窃”,乔布斯说谷歌“不作恶”的口号就是扯淡。

更重要的是,乔布斯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在iPhone与ipad开发期间,谷歌公司CEO施密特是苹果的董事会成员,乔布斯感到自己被利用了,认为安卓的多点触控、滑动操作、应用程序图标网格涉嫌抄袭了苹果。

当谷歌开发安卓时,乔布斯曾经努力劝阻。2008年,他前往谷歌总部,与谷歌创始人佩奇、布林及安卓研发团队负责人安迪·鲁宾大吵了一架。乔布斯曾承诺,谷歌放弃安卓,苹果会保证谷歌在iPhone上的入口,并在iPhone主屏幕上为谷歌放置一两个图标。

2010年,宏达电子推出一款安卓手机,并大张旗鼓的宣传其多点触控功能以及与iPhone观感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乔布斯于是愤而起诉宏达电子。

现在的谷歌与安卓,一如当年的微软与Windows。

当年苹果开始着手开发麦金塔电脑时,乔布斯去拜访盖茨,鼓动微软为其开发更多的程序。随后,盖茨前往苹果观看麦金塔操作系统的演示,最终确定微软为麦金塔电脑制作图形界面软件。

麦金塔电脑最初定于1983年1月发布,在双方的合同中,乔布斯说服盖茨同意,一年之内不得将任何图形软件卖给其他公司。乔布斯没有想到的是,麦金塔会推迟一年发布。

1983年11月,盖茨宣布微软计划为IBM个人电脑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采用图形界面,有窗口、图标、和可以指向并点击的鼠标。28年前的乔布斯,与后来看到HTC手机一样愤怒。

在PC时代,苹果后来败给了微软。盖茨后来总结说:这是开放系统战胜了封闭系统。但iPhone、ipad的成功却证明,软件、硬件、应用统一的封闭系统优于开放系统。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总结说:软件、硬件、应用齐头并进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铁人三项。

开放与封闭,用乔布斯的话,是一体化还是碎片化,谁将获得胜利?这是过去三十年来的一场大辩论。乔布斯至死都主张,将软件、硬件、内容整合在一个干净漂亮的系统中可确保使用简洁。

施密特对此的评价是:和20年前一样,苹果是封闭系统的创新者,不希望别人未经许可进入自己的平台,其好处是可以控制,但谷歌相信,开放是最好的方式,能带来更多可能与竞争。

盖茨则认为:开放的方式最终会成功,但盖茨也说:这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

今年5月,盖茨最后一次去看望乔布斯,他对乔布斯说:我曾经相信开放、横向的模式会胜出,但你证明了一体化、垂直的模式也可能很出色。乔布斯则对盖茨说:你也成功了。

开放与封闭之争,即使到乔布斯去世那一刻,也没有停止。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