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咨询与信息化行业思考与分析

[摘要]全局观: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但离收获的秋天还有5-10年的时间!相关思考:(一)当前宇博的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特别机电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

全局观: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但离收获的“秋天”还有5-10年的时间!

相关思考:

(一)当前宇博的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特别机电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

(二)中国经济体的分布:中小企业26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据前不久与厦门市中小企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交谈得知,实际上这个数值应该是99%左右。

(三)民营中小企业的发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以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那么在当下环境下,我们应该思考什么问题,做些什么事情呢?OA信息化的黄金时代到了吗?
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1) 创业者面:三四十年过去了当前这批创业的人员基本上都老了,整个中国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二代交接”,这个交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很多电视台也进行了相关的报道,特别是在“二代培训”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二代交接带来的直接契机:一代人大多不会使用计算机,因为不会所以比较排斥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当二代真正掌权(现在一代还在垂帘听政)的时候,离信息化的黄金时期就不远了。

2) 成本压力面: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主要靠“人口红利”、“低廉的材料、环境成本”来获取快速发展,现在中国这块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被急剧压缩,这些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必然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改进,以压缩内部成本减少浪费,通过做强自身来提升竞争力,这给信息化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3) 使用者面:中国的一代劳动力普遍不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并且早个十来年个人计算机还不普及,企业内部要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的软硬件“土壤”都没有形成,只有少数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成功实现了“拍脑袋”式管理到计算机辅助下的“精细化”管理的转型。这部分企业不在我们的目标客户范围内。当前二代70、80、90劳动力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础运用,推广信息化的群众基础有了,这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4) 决策者面:信息化实施的决策人员日趋成熟,早些年在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同行之间的不理性的攀比、供应链中的强势方硬性要求等,推动了一大部分的信息化需求,真正出自于企业内部理性需求来实施信息化的相对来说比例比较小。当前理性的选择已经在逐步形成气候。

5) 管理者面:现在太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整天身陷于繁杂的事务管理,迷失了管理的方向或者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应急救火”中去了,真正的管理者该做的事情往往都被忽视了。这部分的管理人员已经身心俱疲,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

6) 政策导向面:“十二五”规划中提到: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在胡锦涛总书记向党的十七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推进信息化的思想贯穿全篇,成为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与之直接相关的表述共有十处之多。国家的领导人及相关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7) 社会发展趋势面:众所周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大众生活带来变化:农业社会2000年 < 工业社会200年 < 信息社会20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是整个社会大势所趋。

(四)当前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一个从事信息化软件与服务提供的企业来说,如何避免下面的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一个信息化提供企业能否不被市场淘汰的关键。

1) 产品僵化:信息化软件是美国的“科学式”管理带来的产物,从他出身就带来了西方国家的不可磨灭的烙印。中国的国情、文化多少与这样直接的“泊来物”有冲突,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植入“中华文化”的基因才能够在本土生根发芽。具体的做法的要点在于:提供灵活易变的管理工具来适应不同的管理者需求,提供良好、高效的辅助工具给管理参与者使用,并且充分照顾到中国人的“人性”或者说是“人文文化”。特别是应避免使信息化工具沦落成为管理者处罚员工的“刑具”。这样信息化软件将会失去它生存的土壤。

2) 灵魂缺失:说到底了信息化管理软件是管理者的管理工具之一,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仅是工具且仅是工具之一,不是唯一。管理软件如果缺少了管理理念作为灵魂注入,软件根本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具体的体现在于,软件的设计人员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管理者的立场,不具备管理的理念,并不能够把它理解透彻并根植到软件中去。

3) 人才缺失:行业内有一句名言: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十二分管理。说的就是信息化软件或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实施人员或者指导实施人员的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软件的最终作用。所以各个软件或服务提供商当前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都在于“人才”。换句话说:对于软件或服务提供商来讲,他们之间的竞争完全在于“人才”的竞争。而这样的人才竞争主要集中于既要懂得管理,又要熟悉软件,同时又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来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所有软件企业必争的人才。

(五)OA信息化软件实施的失败怪圈分析

1) 失败怪圈一:信息化软件实施的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并且还有许多企业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失败”这个词在一般词典中的解释“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就叫失败。现在实施信息化的“主体”即使用方的企业,根本在实施信息化的时候没有设定“预期的目标”,结果软件能够“打开”,能够“开单”就叫成功吗?

2) 失败怪圈二:很多企业的决策者或者高层管理者把购买信息化软件跟买“馒头”等同起来,认为买个“馒头”吃下去就会饱,至少不会饿。比如一个公司的原材料库存高了,想用个软件来管控,结果是:设定库存限额的人员经验值为“200”,因为“怕不够”的思想作怪写出来的时候就变成“250”了,再到采购的下单人员这个数值可能变成“300”了,最后到采购的实施时可能变成“400”甚至更高了,这就是著名的“马鞭效应”。事实上买了个“信息化软件”馒头吃下去可能会变得更饿。

3) 失败怪圈三: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人员,而这个服务人员的成本相当的高昂。因为使用方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提供更高的价钱来购买高品质服务。服务方只能提供一般品质的服务来与之匹配,“买”的人不舍得投入,“卖”的人无法付出,这往往造成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另外,生活在中国的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让我们掏4000元买个电脑,没问题。让我们再掏5000元为4000元的电脑配置所需软件,连门都没有!在我们中国,软件正版化的意识不强,普遍认为软件复制一份而已,为什么要卖这么多钱!这是我们的国情,因为大众的这种思维导致软件行业利润太低,甚至同行之间恶性竞争,没有“钱”的支撑,必将导致无法输出高品质的产品。
4) 失败怪圈四:不重视培训的作用,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许多的企业因为在软件的基础操作技能培训、管理诉求培训、关键操作要点培训等投入的不足,导致效率低下、数据错误、数据录入工作被动等等后续问题的出现,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立即受挫。特别是: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中高层的人员享有特权,或者有权力找借口、或者自视过高,因而逃避培训。普通员工还可以在岗位中逐步学习,中高层在培训中的缺失才是致命的。

5) 失败怪圈五: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情况,信息化的主要负责人(CIO)往往是个计算机维护人员,或者选型的主要操作人员经常都是计算机管理员。这些人不参与企业的管理,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所以在选型的阶段就种下了失败的“因”。误区主要有两个:“一计算机管理人员比较懂”、“二后期需要计算机管理人员维护所以他的意见很重要”。说来可笑,太多的企业,因为认识不清,最后被一个或者几个纯粹做计算机维护的人员给耽误了。表面上,委托给他们进行选型是正确的,因为最终要中高层审批,领导还要过目,殊不知,在形成选型报告的之前错误就已经造成,“败因”已经种下。

6) 失败怪圈六:“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不支持或者不参与,总认为授权就可以了。这点不需要过多的讲了。强调的是:对一个企业来讲信息化的改造是从根本上的改变,需要全体参与人员从思想上、行动上都做出重大调整,不是简单的换个工具而已。没有足够强的执行力,失败率是极高的。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得了“精神分裂证”,中高层人员意见不统一,反映到实际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思维,一种意志向东、一种意志向西,形成不了合力,就像人得了精神分裂证一样,这样的企业在我们国内不在少数,这样的企业实施基本上不可能成功。

7) 失败怪圈七:企业大了才需要信息化,结果到大了,坏习惯根深蒂固,强大的反作用力,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整理等等,导致企业所有参与人员都疲惫不堪,最终因为忍受不了长时间的拖磨导致失败。

8) 失败怪圈八:以不变应万变,一套软件推上线了,认为实施成功了,叫做成功上线,但不意味着上线成功。因为企业是发展的、变化的,当企业在变化的过程中,软件没有适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导致信息化软件这双鞋子越穿越小,直至无法走路,这样的情况下失败是时间问题,迟早的事情。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上线成功后,需要长期的跟踪监督与维护,这里要强调的是“长期”跟有“制度化”的监督,否则无法巩固实施的成果,更别说是提升成果。

9) 失败怪圈九:僵化的思维模式或者叫做惯性思维模式。比如说,在MRP模块中所需要的那些参数:最高库存、最低库存、提前期、经济批量等等物料参数。几乎所有的ERP、MRP教程都这样告诉我们:这些参数要填写上去,MRP才能够进行运算。道理是对的,但对于使用者的指导来讲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参数的本质是什么?要做什么用?这些数据该从哪里来?数据设置的关键在哪?等等这些问题没有解决,这点就像有的医生在问病人:你得了这个某某某病,你想怎么治,想让我给你开什么药?专业的医生问不专业的病人,实在是如出一辙的可气可笑!

10) 失败怪圈十:民主,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字眼,而事实是什么呢?“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在实际的运作中发现,很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同时,过量的征集参与者的意见,结果直接导致通过协商、平衡、让步之后的输出结果质量太低、甚至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输出。中国有句俗话“众口难调”,“民主”是过程,“集中”才是效果。民主失去了高效的集中就等于是泛滥。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