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勇:软件文人的江湖传奇

初中文化的普通搬运工,在29岁成为国内一线品牌软件公司最年青的高级副总裁,却放弃高薪的职位选择创业。文人气质的付勇,带领自己的团队开辟了一条协同软件成长之路。

有人评价付勇时说:“有文化的没他会做软件,会做软件的没他有文化。”在采访前,我也特意看过他撰写的一些软件工程、管理和文化方面的文章,脑海中的他是一位道袍飘然的中年学者形象,很有中国文化内涵。

走进付勇的办公室,我没有看到普通公司高管办公室必备的中国字画,也没有看到他与政府要员的合影。墙上惟一的装饰,是一块框裱起来的玉。“君子如玉”,我想起古人的这句话。

真正见到他付勇,他超乎想象的年轻,而更让我感到惊讶的,还有他超出同龄人许多的丰富阅历。看着付勇憨厚的脸,和明显比别人大几圈的头,听着他对自己的经历、事业侃侃而谈,“深藏不露”几个字跃然脑中。

  文人走上软件路

付勇出生在南昌北郊,在当地盛行的文人风气熏陶之下,他自小成绩优秀。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去重点高中就读的机会,早早进工厂当了工人。那时候,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搬运工。

看着当初成绩远不如自己的同学,即将成为天之娇子,付勇感到很自卑,也因此封闭了自己。那时,他天天泡图书馆,在厂里最好的朋友是图书管理员。短短几年间,他通读了这个国家二级企业图书馆里几乎所有的文史社哲类书籍。“这段泡图书馆的经历,让自己一生受益。许多知识和观念,都是那时学习和建立的。”提起这段经历时,付勇说。

图书馆泡得多了,博闻强记的付勇也忍不住写写东西。发表了一些有关历史和文化方面的文章后,他成了厂里的名人。总厂办公室和财务科都来“抢”他,特别是总厂办公室,要他做他“闻名”的文字工作。然而付勇却简单地说了一句“文以载道、不谋豆梁”,便选择了去财务科做一名会计,同时兼管会计软件的程序开发,也从此走上了软件行业的从业之路。

和同时代“另类”的大学生相似,付勇被厂里送去学习,先后修完了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的本科课程并获得正式学历。那一年,付勇只有20岁,成了厂里最年青的大学生。“我虽然走了弯路,但却比别人早到目标”付勇笑着说。

随后,付勇先后担任了厂财务科会计主管、信息中心主管等职位,不仅了解了人财物、产供销等企业经营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同时主持编写了用于经营管理的软件系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信息化专家。后来,当地大企业要买管理软件时,都会派人来向他咨询,于是他干脆放弃了即将升迁的机会,专职从事起管理软件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从厂里搞会计电算化,到正式“混迹”管理软件江湖,付勇在短短的几年间,经历了管理软件的程序开发、技术服务、应用咨询、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多个岗位,并在29岁时,成为上海本地最大的一家软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掌管全国近500名员工和10多条产品线的市场品牌和渠道销售工作,成为国内一线品牌管理软件公司中的决策层高管。

  “三无”草根创业

刚过而立之年的付勇,年轻、高薪,前途无量。

那时付勇日子过得很舒服。和他走南闯北的20多位老部下,帮他管理着庞大的业务体系。而付勇谋划的“立足物流、全面突破”战略,也逐渐显现成效并被业界瞩目。可此时,付勇却不惜损失几百万股票,要提前离开老东家创立协达。

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解,每每有人问及,他就淡然地笑笑说:“是英雄就要自立门户,何况协同软件的前景有目共睹”。创业之初的付勇,像个孤胆英雄。就连付勇自己,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决心都说,至今也为自己当初的勇气捏把汗。“无背景、无资金、无学历”,付勇创立协达时,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无”草根。创业如果失败,不仅葬送了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职业生涯之路,还会面临生计没有着落的状况。

可是他创业决心已定。2004年,他创办了协达软件。通过复旦大学校领导,找到一位研究协同软件的专家,当时,这位专家在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协同软件论文,可苦心研发的协同软件却迟迟卖不出去。付勇找到他之后,提出3000元买断版权,5/5利润分成的合作建议。双方一拍即合。

如今这套软件已经累计销售超过亿元,成为中国市场上用户数最多的协同软件产品,产品理念和功能成为同行模仿的对象,协达也因此享有中国协同软件产品“教父”的声誉。“勇者无畏,每一个决策都有风险,要敢于面对风险,才能有机会胜出。”付勇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

付勇坦言,作为“三无”草根,要创立一番事业,必须凝聚人才、技术、渠道、品牌、资金等资源,才能自强自立、共赢天下。“依据双赢原则、实现资源整合”,是协达创业成功并高速发展的秘诀之一,付勇也把这个秘诀发挥到极致,不仅在人才和技术资源方面,而且在渠道、品牌等管理资源方面,也实现了共赢和整合。

  协同普及之梦

付勇“提升价值”的经营哲学和“产品经营”的经营策略,在大问题上“想对了”;而在流程型协同软件、伙伴至上、普及计划等具体的工作事件上,“顺势而为、道法自然”的思想,则为协达奠定了发展基石。

2005年刚成立的协达,没有成熟的客户和营销队伍,仅靠“产品”闯江湖。但是付勇面临的困难在于,产品的竞争优势一时半刻很难让用户知晓。此时,付勇的软件核心技术开发经验发挥了作用。他预见到工作流将成为信息化核心,亲自参与规划设计,强化了协达产品的工作流功能。

经过一年时间,协达就积累了几家样板用户,但用户数量与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此时,付勇决定以产品换市场,大力发展营销服务合作伙伴。付勇向管理软件营销服务商免费送出300套软件产品,平均每个省10套。这个举动,为协达争取了一大批忠实的代理商和用户。现在,协达已经拥有了超过30万的终端用户,用户的行业及区域覆盖率达到100% ,成为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协同软件产品之一。

成功创业的付勇,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协达要做手机领域的诺基亚,做普及协同OA(办公自动化)的先锋。付勇说:“目前协同软件的大部分用户需求,焦聚在核心应用上,甚至像徐工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是用的核心功能。对于高端用户而言,还需要从核心应用入手,逐步拓展应用模块,提升应用成效。”

  采访手记

顺天命的“傻人”

协达有时做事,不是协达的员工或领导在主导,而是事情推着协达人在做。“有时我只是比别人先发现趋势,并且去顺应,并没有做太多的努力”,一脸憨厚的付勇说,他是傻人,自己只是“傻人有傻福”而已。

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超越别人,要借助团队才能比别人更强;他不相信自己能够逆转大势,所以总是在把握技术与市场发展的风向标;他不相信自己有所建树,所以总是在学习前人的智慧,总结现实中别人的经验。所以,“傻人”付勇总是福从天降。面向服务架构SOA、流程型协同软件,这些概念和产品策略,都是付勇先人半步提出,并且随后被权威机构和媒体确定为发展必然趋势。

“傻呵呵”的付勇尝到了“顺天命”的甜头,没有去创造什么动听的管理思想或炫目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单纯地去用钱砸品牌取信客户,而是固执地坚持“产品经营”策略,推动协同OA软件产品的普及应用,但愿这次他又能安享“傻福”。

附一:付勇简历

中国协同软件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上海市政府职业教育中心评审专家、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付勇先生在CC、KM、CPC、CPM等协同领域和SOA、CRM、SCM、ERP等信息化技术及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主持及参与编纂了《面向服务架构-SOA》、《办公事务实训》、《会计电算化教程》、《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专著,在国家级媒体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部分专著已成为国家教委指定的高校教材。付勇先生具有超过16年的管理软件从业经验,曾经在大型国企担任CIO,并在多家知名管理软件企业担任区域总经理、市场总监、高级副总裁等管理职务。2004年,付勇先生联合复旦大学教学科研力量,参与创建协达,并任首席应用顾问至今。

1998年以前,在南昌某大型国有企业工作

先后任搬运工、会计员、软件程序开发员、会计主管、信息主管

期间主持完成精细化工行业专用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

1998-2004年,在国内几家知名管理软件公司就职

先后任技术服务经理、区域总经理、高级项目经理、高级副总裁

期间主要的工作成果:

1998年,与江西财经大学合作编写《会计电算化》一书,并成为高校教材

1999年,与南昌财政局合作编写《会计电算化教程》一书,成为财务人员在职教育指定教材

2000年,发表《透析管理软件洋品牌》,成为最早全面系统地介绍国外管理软件的文章之一

2001年,发表《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并入选当年度中国社科院宗教类优秀论文推荐目录

2002年,发表《剖析管理软件的热点与问题》,成为当年度赛迪IT用户年会现场宣读的推荐论文

2003年,发表《协同的力量》,全面阐述协同软件对信息化的作用

2004年至今,创办协达软件公司

2004年,在复旦协同软件研究室基础上,筹办协达软件公司

2005年,发表《SOA协同软件应对信息化新挑战 》,成为国内最早的SOA应用文章之一

2006年,与北京财贸学院合作编写《办公事务实训》一书,成为国家教委指定书目

2007年,与华裔协同软件国际专家沈卫民,共同主持“协同软件国际高峰论坛”

2008年,受邀成为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博士后工作站主任、上海政府职教中心评审专家

2009年,编写《面向服务架构》,成为重点大学软件工程教材

附二:协达发展历程

2004年以前,协同软件研究室

2005年,赛迪、新浪等机构和媒体,评价协达为:产品竞争力第一

2006年,《中国计算机报》的市场分析文章指出:协达成为中国协同软件三强之首

2007年,成功推出我国第一套集成化SOA协同业务中间件平台

2008年,荷兰首相会访协达,签署100套软件出口协议,总金额超亿元

2009年,开展普及风暴活动,推广普及流程型协同OA软件

附三:付勇语录:

语录一:崇拜项羽、欣赏刘邦,项羽可惜、刘邦可学。

--对谁将成为协同软件的市场翘楚时的回答

语录二:那些只有少数人知道的近路,可能是因为顺利通过的人很少,否则也成大路了。

--问及如何看待有些协同软件厂商,公然用盗版软件稍加修改后提供给用户时的回答

语录三:世界是多元的,对立统一是世界存在的根本原理,不同源自立场和角度。

--据传他是协达内部矛盾的“和事佬”,他如此解释别人的疑惑

语录四:世界上只有两种价值观:奉献和索取;只有两种性格:克制和放纵。出家人只有奉献和克制,而我走在世俗的边缘,以出家心,做世俗事。

--问及他如何做人做事

语录五:中国没有成功的软件产品公司,只有软件服务公司,协达要成为中国成功的软件产品公司。

--协达产品经营策略的由来

语录六:管理其实很简单,激发人的善根,抑制人的恶根,佛早就说过了。

--他对人本管理的简单阐述

语录七:孔子向老子学道,孔子入世做了老师,老子出家做了道士。我只读了半部论语,如果读了全部,我就只能做老师了。

--问及他为何没做学者却经营企业

语录八: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如果打你巴掌的人你给他糖吃,那么你不仅永远挨打,而且没法给那些对你好的人更多糖。

--阐述个别人对协达不善之举时,协达应持怎样的态度

语录九:竞争对手是打不败的,只要自己不被打败,竞争对手就会被内部的人打败。

--分析竞争对手的发展走势

语录十:人不怕无德,只要德高于才;人不怕才高,只要才低于德。管仲成于德高、吕布亡于才高。协达唯德是举,唯才是用

--述及协达的用人原则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