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市场整合加速 本土优势成杀手锏

[摘要]  MES(制造执行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例如:从质量的角度看,MES可以监控生产过程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数量。从设备性能角度看,MES可以通过提供设备异常运行的统计分析,便于企业及时发现影响设备运行的最主要原因,从而改善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前言

MES(制造执行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例如:从质量的角度看,MES可以监控生产过程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数量。从设备性能角度看,MES可以通过提供设备异常运行的统计分析,便于企业及时发现影响设备运行的最主要原因,从而改善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MES也可以对设备的异常信息进行监控,及时将隐患传递给维护人员,从而降低设备的不正常停机。从生产排程角度看,MES能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那么,目前中国MES市场格局如何?国内MES企业与国外有何差距?国内MES提供商又如何借助“两化融合”的东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市场呢?

企业“上下求索” 市场整合加速

古人云:“分久必合。”正如ERP市场走过的路,MES市场也在由之前的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逐渐走向整合,而金融风暴加速了整合的步伐。从这种整合的发展脉络看,记者发现企业呈现出“上下求索”的轨迹,这种市场整合的路径与MES在企业信息化所处的位置息息相关。MES的使命是为了衔接上层ERP和下层自动化系统,于是,ERP厂商向下逐渐渗透,自动化企业向上扩充实力。目前,MES厂商的背景逐渐趋于三类:自动化背景、ERP背景以及独立MES提供商。

“目前随着市场的成熟,客户认知度的提高,客户深刻认识到MES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设MES系统需要企业有良好的信息系统架构和先进的自动化水平作为基础,这给MES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自动化行业实力,同时又具备IT实施经验和实力。这样就形成了以自动化背景厂商为主体的MES市场格局,它由以西门子、罗克韦尔、GE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和国内具有自动化和IT行业背景的企业共同组成。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传统经营软件和咨询服务的提供商也纷纷加入这个市场,代表企业有SAP、甲骨文、IBM等。”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劲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目前市场还存在一些独立的 MES提供商(如CamstarSystems等公司),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其生存空间将逐渐受到挤压。“由于系统整合的需要,MES独立存在的机会越来越小,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的MES厂商被收购的屡见不鲜。主要有几类,一类是ERP厂商的收购,一类是自动化厂商的收购,还有一类是行业软件公司的收购。其目的无非一是构建完整的产品线,二是塑造行业软件应用的地位。”GEFanuc智能平台公司MES产品经理赵榕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罗克韦尔自动化信息解决方案中国区业务经理杨磊告诉记者,罗克韦尔自动化先后收购了Propack、Interwave、Datasweep等MES软件公司以提高自身MES能力。这种并购和整合的趋势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此外,西门子曾收购比利时的CompexITPlantSolutions公司的MES产品proCX,GEFanuc曾并购MountainSystems,而SAP也在2005年收购了Lighthammer公司。

不过,MES必须与底层的自动化生产相衔接,因此门槛较高。自动化企业向MES领域扩展具有先天的优势,其产品也更具实力。“从MES的成功推广模式看,大部分较成功的MES应用厂商都具有企业自动化应用的实施能力。例如,GE、西门子、和利时等,他们一般在承接了企业自动化应用项目的同时,获得MES应用的订单。这体现了以软件应用为主的MES系统,虽然逐步融入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框架之中,但它与生产制造底层的自动化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只有将它与底层自动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才有可能获得应用的最大效益。”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自控中心信息部副主任王涛对记者说。

抓住两化融合之机 发挥本土优势

由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起步较早,MES发展历史更长,国外MES企业拥有的行业经验更丰富,其综合实力也比国内的企业更雄厚,在解决方案的完整性、产品的成熟度、成功案例数量与规模等方面更胜一筹。目前在国内整体市场,国外企业仍然占据优势地位。“随着流程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MES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在中国企业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从行业来看,国内的MES除了在机加工、钢铁等少数领域比较成熟外,在别的领域,无论从成功案例的数量还是案例的规模上看,和国外的MES提供商相比还存在比大差距。”CamstarSystems亚太区总经理ManashChakraborty表示。“国内MES软件和国外MES产品的主要差距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架构方面,国外的软件由于起步较早,功能较全面,性能更稳定,并采用较先进的技术;二是很多国外MES软件在某些行业有较长的应用历史,产品中融入了对行业的理解和管理理念。”杨磊表示。而王涛认为,国内大部分MES系统的研究开发大致相当于国外的第三阶段,即可集成的MES阶段,部分领域达到了第四阶段,即MESII。而国外的MES产品正向着标准化、规范化、平台化、制造协同化的方向发展。

不过,“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独有的发展特色,这种独特性势必会造成企业对信息系统需求的独特性。再加之国情的不同,生产制造的流程与管理理念也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这为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创造了机遇。“软件产业的发展依附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软件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至关重要。国家大力推动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势必会给我国软件产业尤其是工业软件带来发展机遇。我国软件企业也应该抓住工业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努力与服务的行业相融合,站在该行业的角度开发软件产品并提供服务。”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在接受《中国电子报》专访时表示。因此,满足国内行业特殊需求的MES将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国内企业必须发挥本土优势打造具备高行业黏性的产品才能突出重围。“目前MES市场的导向是基于MES平台产品,灵活地实现可跨行业构建客户的解决方案,而国内MES产品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应用软件方式,面向具体行业和客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充、完善的系统。若想与国外产品拉近距离,还需要从提高自身产品的前瞻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着眼,发挥本土企业优势,积累知识和经验,走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的平台产品建设道路。”李劲松表示。霍尼韦尔(中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立敏也建议国内企业应该借鉴国外先进产品,与典型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出既满足行业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在项目成功实施后,再产品化,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产品。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行业技术总监周德营也表示:“由于国外MES供应商对中国本土化的生产制造过程不了解,特别是针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实时性行业特性不了解,其很难开发出相应的应用模块。因此,国内MES市场的生力军应当是国内供应商。”

各大公司专家分析

专家观点

霍尼韦尔(中国)高科技公司总经理 林立敏

MES不只是信息集成,更是业务流程的优化,要实现此目的,MES一定是与具体行业相关的。从大的方面分,可分为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的MES。在流程行业,如炼油、石化,目前的MES主要由国外企业如霍尼韦尔,Aspen的MES占领。国内的企业如和利时、中控在中小型企业也有一定的应用。在离散行业,也是国外产品(如西门子、GE)占主要地位,但国内企业也有较大发展。国内外企业差距主要表现在解决方案的完整性、产品的成熟性、成功应用案例等方面。国内企业应该借鉴国外先进产品,与典型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出既满足行业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在项目成功实施后,再产品化,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行业产品。霍尼韦尔公司的MES可分为炼油与化工行业的MES,油气田MES,造纸行业的MES,制药行业的MES。其共同特点是:与行业密切相关,在相关行业中得到大量成功应用,符合MES的国际标准,支持最新技术等。

和利时信息技术总经理 邵柏庆

国外MES市场趋于上下游整合,企业越来越力求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企业通过整合达到自身技术的融合、产品线的扩展及成本降低的效果。国际金融危机将促进行业进一步洗牌,就像之前ERP一样。不论是从业人员规模,提供产品的公司数量,MES系统的规模,还是用户的认识,国内都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当然,这种局面与国内行业应用复杂化、非标准化有关。行业的非标准化导致了软件系统的非标准化。而软件只有标准化、才能批量化规模化发展。不过,国内企业具备本土化优势。中国的企业生产管理与国外的思路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完全是引进国外的软件,不做本地化的应用开发,其作用有限。国内MES企业必须和国内行业企业展开合作谋求发展。

中控MES事业部副总经理 赵路军

第一,MES中很主要的内容是生产过程管理,其中必然要涉及生产计划,包括产品的质量计划、消耗计划、成本计划等等,这些计划最终通过调度指令、生产活动完成。过程优化问题是我国MES研究中的弱项。第二,MES的智能化,也是我国MES研究开发与国外有差距的一个方面。过去,生产过程管理凭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经验,MES系统仅仅提供了一个替代经验管理方式的操作系统平台。但是,如何将生产管理者的经验固化在MES系统中,在我国MES研究开发中还涉及较少。MES智能化是未来我国MES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三,产品化程度不够。国内MES市场仍以研究居多,就产品来讲,自主研发才刚刚开始,尽管有少数国内IT公司模仿国外的模式,开始总结提炼中国工业企业MES层面的经验,但仍以实验室产品居多,离商品化还有一段路程。第四,产业化规模不足。一个成熟的产业应该是由供应商、服务商(经销商)和用户组成的,而现在的MES多是供应商直接面向用户,产业规模还没有发展起来。

宝信公司资深技术总监 毕英杰

分析国内外MES市场的现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MES领域市场逐步趋于理性,对行业背景、实施经验和实施周期的要求日趋提高;国内制造企业对MES功能以及MES产品成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单纯进行事后生产统计与分析的“记账式”系统已经没有生命力;只具备基本功能的MES也已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深入,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用高级排程技术、支持网络化异地制造技术以及具有进行精细化管理、差异化管理、适用柔性制造应用模快的MES越来越为市场所关注。因此,MES竞争的焦点已经从原来的重价格、重服务转为能够为客户提供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念、拥有行业技术诀窍、提升管理水平的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自控中心信息部副主任 王涛

国内MES系统起步较晚,首先在流程行业获得较为深入的应用。并由此催生了以和利时、宝信为代表的流程行业MES产品供应商。在离散行业,面向一些特定应用的MES系统也在研发和应用中,例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R-MES、爱康公司的ICON-MES等。这些企业结合各自的优势,在汽车制造、轻工产品、航天器研制等领域取得了MES系统研发和实施的宝贵经验,并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版权的MES产品。

国内MES产品的发展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制造业企业对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的需求。要追赶国外的产品,对相关的软件、硬件的基础平台研发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短时间内难以办到。要想突出重围,还需要发挥本土优势或定制解决方案的优势,在实践中成长。

CamstarSystems亚太区总经理 ManashChakraborty

随着流程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MES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在中国企业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从行业来看,国内的MES除了在机加工,钢铁等少数领域比较成熟外,在别的领域,无论从成功案例的数量还是案例的规模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劲松

目前随着市场的成熟,客户认知度的提高,建设MES系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系统架构和先进的自动化水平作为基础。这给MES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自动化行业实力,同时又具备IT实施经验和实力。这样就形成了以自动化背景厂商为主体的MES市场格局,它由以西门子、罗克韦尔、GE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和国内具有自动化和IT行业背景的企业共同组成。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传统经营软件和咨询服务的提供商也纷纷加入这个市场,如SAP、甲骨文、IBM等。

罗克韦尔信息解决方案中国区业务经理 杨磊

目前MES技术正朝着标准化、专业化、平台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MES产品覆盖的ISA95的功能范围更广,但如何在满足行业的特定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开放和可伸缩的产品是一个难点。在发展初期国内MES软件应该从特定的行业出发,充分了解行业生产流程,管理特点和需求,将一个行业做透,然后在向其他行业扩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应借鉴国外软件的优点。

GEFanucMES产品经理 赵榕

MES产品主要差异:第一,是否提供灵活的配置环境。第二,内部模块是否有统一的模型。第三,是否提供信息的抽取和分析功能。第四,是否提供多样的用户客户端。第五,系统是否可根据行业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行业解决方案。第六,是否能够提供成熟的实施方法论。前四点主要在于技术方面的差异,后两点在于实施方式的差异。由于国内外目前MES产品还处于成长完善时期,因此目前技术上的差异决定了项目最终的效果。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