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产品
行业
生态

带火中台的阿里,正携城市大脑席卷全国

来源: 原创 作者:陈杨 2020-9-09 07:05:07

2015年,在结束对芬兰一家名为Supercell的游戏公司访问后,阿里提出了 “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并将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产品部整合组成了中台事业群。自此,中台成为业界广泛讨论、实践的话题,至今已被不少企业真正用于实际业务场景中。

2015年,在结束对芬兰一家名为Supercell的游戏公司访问后,阿里提出了 “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并将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产品部整合组成了中台事业群。自此,中台成为业界广泛讨论、实践的话题,至今已被不少企业真正用于实际业务场景中。

与此同时,这几年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着。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从此前的谈理论、谈技术到了落地阶段。

而提出并带火中台的阿里,也将目标转移到了如何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这,便是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

01

城市大脑,已接入30多座城市

8月19日,北京城市大脑高峰论坛会议上,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表示,阿里云将全面服务北京城市大脑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现代化及首都核心职能,落地环境保护、智慧社区、交通治理、智慧商圈等场景。

例如在交通治理上,阿里云正借助数字技术对多个路段的拥堵指数、红绿灯时长等进行道路拥堵状况分析。未来将通过城市大脑全市交通动态感知以及人工智能信号灯,实现对城区的堵点进行信号优化;

在智慧社区上,阿里云将通过开放平台建设社区生态应用,在养老、生活服务、停车等服务场景建设智慧社区应用,实现社区互助互救、共享共治;

在环境保护上,早在2018年通州便率先探索了精细化治理模式。借助城市大脑,通州完成了15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智能化环境监测改造,实现了对全区渣土车辆和施工工地环境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空气扬尘污染。

而在8月5日,阿里云也宣布郑州城市大脑全域数字防汛平台上线。通过汇聚多个部门的汛情数据,该平台可以预测不同降雨量情形下51个易积水区域的情况,从而方便防汛指挥部门快速决策。郑州市民也可以通过“郑好办APP”拍摄积水点图片上报汛情,数字防汛平台可以圈定重点危险区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疏散信息。

事实上,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已推出了四年时间,并迭代到了3.0版本。 在此可看几个时间点:

2016年4月,城市大脑在杭州进行试点实践,从交通治堵开始,逐步扩大应用领域;

2016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正式发布亮相;

2017年10月,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1.0版本,交出AI治理城市的周年答卷;

2017年11月,城市大脑与百度自动驾驶、腾讯医疗影像和讯飞智能语音入选一同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2018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2.0版本发布;

2018年12月,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城市大脑步入3.0阶段;

截止目前,城市大脑已应用于30多座城市,其中不乏北京、杭州、福州、苏州、郑州等大陆城市,也包括澳门地区以及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02

城市大脑的三点、五组成

那么,阿里云的城市大脑,究竟是什么呢?

在阿里看来,城市大脑是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城市的交通治理、环境保护、精细化、区域化经济管理构建的一个后台系统,其核心是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 即时 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三重突破。

包括提升政府管理能力,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更精准地随时随地服务企业和个人,使得城市的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公共资源更加节约;借助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对产业发展发挥催生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要想实现真正的城市大脑,需要做到三点:

一是能够实时处理人所不能理解的超大规模全量多源数据,即整体认知;

二是能够洞悉人所没有发现的复杂隐藏规律,即机器学习;

三是能够制定超越人类局部次优决策的全局最优策略,即全局协同。

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则是阿里普惠科技群的“制高点”,尤其是以阿里云的弹性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平台为基础,并结合机器视觉、大规模拓扑网络计算、交通流分析等跨学科领域的顶尖能力,在互联网级开放平台上实现城市海量多源数据收集、实时处理与智能计算的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大脑的组成:城市大脑的基础是先将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等老基础设施数据化并连接组成“神经网络”,此后借助借助五大系统才能高效运转, 分别为:

数据采集系统——城市大脑的执行层 ,是“末梢神经”和“小脑”,负责向城市大脑输送数据;

数据交换中心——城市大脑的基础层 ,是“脑核”,负责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提高数据的多维性和多样性;

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城市大脑的处理层 ,是“心脏”,其采用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可将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算,为城市大脑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

开放算法平台——城市大脑的决策层 ,是“皮质层”,负责通过各类算法和模型搭建,完成决策;

数据应用平台——城市大脑的应用层 ,负责把城市大脑的各项决策输送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场景。

03

巨资建设的城市大脑,究竟值不值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1月26日,郑州市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郑州市城市大脑一期(城市运营数据管理中心)》,估算总投资 1.3 亿元。2019年12月11日,郑州市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郑州市城市大脑二期》,估算总投资 10.8 亿元。两期城市大脑建设,郑州市投入了12.1亿元。

这意味着,30多个采用阿里云城市大脑的城市均为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投入了巨资。问题由此产生:斥巨资建设城市大脑值当吗?城市大脑究竟能为城市带来什么呢?接下来不妨看下阿里云ET城市大脑(交通)白皮书中的介绍。

在白皮书中,阿里云称,由于拥有着全面、全量、实时的多源大数据,所以城市大脑具备四大超能力:

超能力一是机器视觉认知能力,提升城市视频数据价值与感知能力。 包括全面识别路况,“百事通”全景认知;全量视频激活,“算无遗策”全局视野;实时分析事件,“秒懂”安防闪电战。

超能力二是全量数据平台建设能力,提升城市“数据密度”与“微粒管理”水平。 包括共享平台打通数据孤岛;数据标准汇聚生态渠道;数据模型建立指标体系。

超能力三是交通网络协同与交通博弈预测能力,大规模动态拓扑网络下的实时计算。 包括城市动态路网的“蝴蝶效应”分析能力;紧急车辆的“聪明导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交通网络上实现精确路线规划;全城AIoT实时协同,车辆调度与信号灯系统实现网络协同。

超能力四是城市大脑开放平台能力,赋能全球互联网人才与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带。 包括城市大脑平台上举办数据大赛“筑巢引凤”;开放生态能够真正解决城市全局治理问题;城市大脑生态圈持续孵化出“AI领头羊”。

基于四大超能力以及统一城市数据资源平台,一体化信号灯控制,三大数据源(高德互联网数据,路面物联网数据,路面视频数据),四种视频服务(天曜、天鹰、天机、天擎)这样的“1134”基础设施,城市大脑可为城市提供五大应用场景,包括:

城市交通体征检测。通过全量、全网、跨领域多源数据的汇聚与融合,完整量化城市“生命体征”,避免因为单一数据来源造成针对城市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城市警情自动监控。借助机器视觉让数据多跑腿,警员少跑腿;

城市交通微控闭环。通过打通“大脑”、“眼睛”、“手脚”间的反馈控制系统,从多源数据出发,全局智能算法对全城大规模信号灯的精细化控制;

城市紧急车辆优先通行,将路权实时调配给最急迫需要的市民;

城市布局规划验证,以仿真数据模型在云端验证城市蓝图规划效果。

数据最直观,也最能反映城市大脑究竟值不值得。以最先建设数字大脑的杭州为例,截止2018年,城市大脑已覆盖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共420平方公里。且在一年内扩大28倍,并通过交警手持的移动终端,大脑可实时指挥200多名交警;优化信号灯路口1300个,覆盖杭州四分之一路口,接入视频4500路;在全国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帮助杭州从2016年第5名下降到2018年第57名。

除杭州外,吉隆坡通过引入城市大脑,并复制在杭州指挥救护车通行的经验,使得吉隆坡救护车的通行时间节省了48.9%;再看衢州,衢州城市大脑通过测试“公交先行”智慧交通功能,帮助公交车降低在途延误时间10%,一趟车全程节省6分钟。按日均一万人次载客量计算,每天乘客可以节约1000个小时堵在路上的无效时间。 以上这些,便是城市大脑的作用之一。

04

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有何区别

当然,在智能化的今天,我们除了听到城市大脑,还频繁听到另一个词汇——智慧城市。那么,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有何区别呢?在阿里云看来,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的不同便是城市大脑更加智慧,而智慧城市的“智商”显得不足,这使得政府花费巨资建设智慧城市却没有根治“城市病”。

同样以智慧交通为例。阿里认为,智慧城市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数据多效果少,难以解决海量公共数据与全局管控效果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挑战则是单点强而全局弱。 如在复杂的交通网络中,安装单点智能摄像头、智能红绿灯指标不治本,拥堵路口、治安事件会动态转移到附近路段,市民的全局出行效率并没有得到整体提升;

第三个挑战则是科技新落地少。 人工智能在城市的推广,会像多米诺骨牌样引发城市管理存量系统和现行执法流程的系列变革,单一厂商、单一产品正在形成新的“科技孤岛”,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则是数字化创新技术的“开放性”。

2015年,在结束对芬兰一家名为Supercell的游戏公司访问后,阿里提出了 “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并将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产品部整合组成了中台事业群。自此,中台成为业界广泛讨论、实践的话题,至今已被不少企业真正用于实际业务场景中。

与此同时,这几年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着。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从此前的谈理论、谈技术到了落地阶段。

而提出并带火中台的阿里,也将目标转移到了如何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这,便是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

01

城市大脑,已接入30多座城市

8月19日,北京城市大脑高峰论坛会议上,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表示,阿里云将全面服务北京城市大脑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现代化及首都核心职能,落地环境保护、智慧社区、交通治理、智慧商圈等场景。

例如在交通治理上,阿里云正借助数字技术对多个路段的拥堵指数、红绿灯时长等进行道路拥堵状况分析。未来将通过城市大脑全市交通动态感知以及人工智能信号灯,实现对城区的堵点进行信号优化;

在智慧社区上,阿里云将通过开放平台建设社区生态应用,在养老、生活服务、停车等服务场景建设智慧社区应用,实现社区互助互救、共享共治;

在环境保护上,早在2018年通州便率先探索了精细化治理模式。借助城市大脑,通州完成了15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智能化环境监测改造,实现了对全区渣土车辆和施工工地环境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空气扬尘污染。

而在8月5日,阿里云也宣布郑州城市大脑全域数字防汛平台上线。通过汇聚多个部门的汛情数据,该平台可以预测不同降雨量情形下51个易积水区域的情况,从而方便防汛指挥部门快速决策。郑州市民也可以通过“郑好办APP”拍摄积水点图片上报汛情,数字防汛平台可以圈定重点危险区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疏散信息。

事实上,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已推出了四年时间,并迭代到了3.0版本。 在此可看几个时间点:

2016年4月,城市大脑在杭州进行试点实践,从交通治堵开始,逐步扩大应用领域;

2016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正式发布亮相;

2017年10月,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1.0版本,交出AI治理城市的周年答卷;

2017年11月,城市大脑与百度自动驾驶、腾讯医疗影像和讯飞智能语音入选一同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2018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2.0版本发布;

2018年12月,城市大脑(综合版)发布,城市大脑步入3.0阶段;

截止目前,城市大脑已应用于30多座城市,其中不乏北京、杭州、福州、苏州、郑州等大陆城市,也包括澳门地区以及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02

城市大脑的三点、五组成

那么,阿里云的城市大脑,究竟是什么呢?

在阿里看来,城市大脑是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城市的交通治理、环境保护、精细化、区域化经济管理构建的一个后台系统,其核心是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 即时 修正城市运行缺陷,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三重突破。

包括提升政府管理能力,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更精准地随时随地服务企业和个人,使得城市的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公共资源更加节约;借助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对产业发展发挥催生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要想实现真正的城市大脑,需要做到三点:

一是能够实时处理人所不能理解的超大规模全量多源数据,即整体认知;

二是能够洞悉人所没有发现的复杂隐藏规律,即机器学习;

三是能够制定超越人类局部次优决策的全局最优策略,即全局协同。

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则是阿里普惠科技群的“制高点”,尤其是以阿里云的弹性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平台为基础,并结合机器视觉、大规模拓扑网络计算、交通流分析等跨学科领域的顶尖能力,在互联网级开放平台上实现城市海量多源数据收集、实时处理与智能计算的系统。

具体来看城市大脑的组成:城市大脑的基础是先将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水等老基础设施数据化并连接组成“神经网络”,此后借助借助五大系统才能高效运转, 分别为:

数据采集系统——城市大脑的执行层 ,是“末梢神经”和“小脑”,负责向城市大脑输送数据;

数据交换中心——城市大脑的基础层 ,是“脑核”,负责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和社会数据的融合,提高数据的多维性和多样性;

超大规模计算平台——城市大脑的处理层 ,是“心脏”,其采用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可将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算,为城市大脑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

开放算法平台——城市大脑的决策层 ,是“皮质层”,负责通过各类算法和模型搭建,完成决策;

数据应用平台——城市大脑的应用层 ,负责把城市大脑的各项决策输送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场景。

03

巨资建设的城市大脑,究竟值不值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11月26日,郑州市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郑州市城市大脑一期(城市运营数据管理中心)》,估算总投资 1.3 亿元。2019年12月11日,郑州市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郑州市城市大脑二期》,估算总投资 10.8 亿元。两期城市大脑建设,郑州市投入了12.1亿元。

这意味着,30多个采用阿里云城市大脑的城市均为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投入了巨资。问题由此产生:斥巨资建设城市大脑值当吗?城市大脑究竟能为城市带来什么呢?接下来不妨看下阿里云ET城市大脑(交通)白皮书中的介绍。

在白皮书中,阿里云称,由于拥有着全面、全量、实时的多源大数据,所以城市大脑具备四大超能力:

超能力一是机器视觉认知能力,提升城市视频数据价值与感知能力。 包括全面识别路况,“百事通”全景认知;全量视频激活,“算无遗策”全局视野;实时分析事件,“秒懂”安防闪电战。

超能力二是全量数据平台建设能力,提升城市“数据密度”与“微粒管理”水平。 包括共享平台打通数据孤岛;数据标准汇聚生态渠道;数据模型建立指标体系。

超能力三是交通网络协同与交通博弈预测能力,大规模动态拓扑网络下的实时计算。 包括城市动态路网的“蝴蝶效应”分析能力;紧急车辆的“聪明导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交通网络上实现精确路线规划;全城AIoT实时协同,车辆调度与信号灯系统实现网络协同。

超能力四是城市大脑开放平台能力,赋能全球互联网人才与城市数字经济产业带。 包括城市大脑平台上举办数据大赛“筑巢引凤”;开放生态能够真正解决城市全局治理问题;城市大脑生态圈持续孵化出“AI领头羊”。

基于四大超能力以及统一城市数据资源平台,一体化信号灯控制,三大数据源(高德互联网数据,路面物联网数据,路面视频数据),四种视频服务(天曜、天鹰、天机、天擎)这样的“1134”基础设施,城市大脑可为城市提供五大应用场景,包括:

城市交通体征检测。通过全量、全网、跨领域多源数据的汇聚与融合,完整量化城市“生命体征”,避免因为单一数据来源造成针对城市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城市警情自动监控。借助机器视觉让数据多跑腿,警员少跑腿;

城市交通微控闭环。通过打通“大脑”、“眼睛”、“手脚”间的反馈控制系统,从多源数据出发,全局智能算法对全城大规模信号灯的精细化控制;

城市紧急车辆优先通行,将路权实时调配给最急迫需要的市民;

城市布局规划验证,以仿真数据模型在云端验证城市蓝图规划效果。

数据最直观,也最能反映城市大脑究竟值不值得。以最先建设数字大脑的杭州为例,截止2018年,城市大脑已覆盖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共420平方公里。且在一年内扩大28倍,并通过交警手持的移动终端,大脑可实时指挥200多名交警;优化信号灯路口1300个,覆盖杭州四分之一路口,接入视频4500路;在全国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帮助杭州从2016年第5名下降到2018年第57名。

除杭州外,吉隆坡通过引入城市大脑,并复制在杭州指挥救护车通行的经验,使得吉隆坡救护车的通行时间节省了48.9%;再看衢州,衢州城市大脑通过测试“公交先行”智慧交通功能,帮助公交车降低在途延误时间10%,一趟车全程节省6分钟。按日均一万人次载客量计算,每天乘客可以节约1000个小时堵在路上的无效时间。 以上这些,便是城市大脑的作用之一。

04

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有何区别

当然,在智能化的今天,我们除了听到城市大脑,还频繁听到另一个词汇——智慧城市。那么,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有何区别呢?在阿里云看来,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的不同便是城市大脑更加智慧,而智慧城市的“智商”显得不足,这使得政府花费巨资建设智慧城市却没有根治“城市病”。

同样以智慧交通为例。阿里认为,智慧城市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数据多效果少,难以解决海量公共数据与全局管控效果之间的矛盾;

第二个挑战则是单点强而全局弱。 如在复杂的交通网络中,安装单点智能摄像头、智能红绿灯指标不治本,拥堵路口、治安事件会动态转移到附近路段,市民的全局出行效率并没有得到整体提升;

第三个挑战则是科技新落地少。 人工智能在城市的推广,会像多米诺骨牌样引发城市管理存量系统和现行执法流程的系列变革,单一厂商、单一产品正在形成新的“科技孤岛”,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则是数字化创新技术的“开放性”。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Soft6软件网系信息发布平台,Soft6软件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upport@soft6.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查看《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0
好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您可能还喜欢这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