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的下一站在哪?行业追新,还是个人升级

[摘要]根据2020年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1月间,我国软件从业平均人数达到698万人,从业人数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递增。
“谢淼您好,很高兴通知您,经过层层选拔,顺利通过我们的面试,入职offer已经发到您的邮箱了,期待您的加入。”

放下电话,谢淼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三个多月的求职经历,如今终于拿到了一家心仪公司的offer。

作为职场中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IT从业者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极具“钱途”和“前景”的职业之一。

根据2020年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1月间,我国软件从业平均人数达到698万人,从业人数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递增。

一方面是源源不断涌入的“后浪”,另一方面,“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也成为一些IT求职者面对的现实问题。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惑?在面对选薪资还是选行业的问题时,又该如何抉择?

0 1

与薪资相比,更看重对行业的选择

985院校本硕毕业、6年大厂从业经历、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光鲜的履历背后,让谢淼在求职中较为“抢手”。但与一些技术打工人只看重薪资有所不同的是,谢淼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有着更清晰的目标。

“我面试了8家企业,也有一些是之前同事帮忙内推的,这其中包括百度、京东科技、字节跳动等在内的几家大厂,但并不是期望中的岗位。”谢淼表示,除了职位本身和企业价值外,更看重的还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否具有竞争力。“有些单位开出了很高薪资,比我之前的薪资高出了40%以上,甚至还有部分期权,确实很有诱惑力。但冷静之后,还是会考虑自己重新择业看重的什么。”

谢淼进一步介绍说,由于自己平时就是一个“科技发烧友”,比较关注科技圈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尤其是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近几年这类型公司很多,发展也很快,再加上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所以我更看好这类型企业未来的发展。”

以谢淼最终入职的这家公司为例,是目前国内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的头部公司之一,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且目前在生物识别等衍生领域也是风生水起。“虽然薪资上与之前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技术团队、发展前景都是我比较看好的。”

谢淼表示,自己今年已经32岁了,离“被嫌弃”的35岁还有3年的时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不想被淘汰,还是需要好好打磨自身的技术。希望未来能成为行业中的技术大牛,这样不管后续是继续钻研技术还是转管理岗位,都不会处境太尴尬。”

与谢淼一样在求职中更看重行业发展的还有已经工作了8年的王星。他向中国软件网介绍说,自己此前一直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做技术开发,但由于近几年互金行业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急转直下,无论薪资还是待遇都大不如前。

经历过互金行业由盛转衰的变迁,在王星看来,选择行业往往比职位本身重要。“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差别太大了。行业发展不同对未来的职业影响也会不同。”虽然还在求职中,但王星表示,已经不再考虑互金领域,目前更多聚焦在传统金融、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

0 2

注重自身“软硬兼施”能力的提升

根据猎聘发布的《2020程序员人才大数据洞察报告》内容显示,互联网/游戏/软件行业以66.36%的人才占比在各大行业中遥遥领先;电子/通信/硬件行业位居第二,占比为14.55%;汽车/机械/制造、金融行业排名第三、第四,占比分别为5.78%、3.42%。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以来,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求职者存在薪资期望较高与工作稳定之间的权衡取舍。因而对于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来说,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资福利能够增加人才吸引力。

一家负责招聘的技术类HR沈灿向中国软件网介绍说,一般来看,IT类技术人员跳槽涨薪的整体比例在20%-35%之间。“但遇到候选人与急需的技术岗位匹配度较高时,涨幅比例甚至能够达到40%-50%之间,但也会受到候选人的工作经历、个人能力、项目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以一家在北京从事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的公司、在BOSS直聘上公开的招聘薪资为例,3-5年的AI应用研发工程师薪资在30-55K之间,人脸算法研发和数据发掘工程师的薪资在30-60K之间,大数据研发薪资在40-70K之间;1-3年的C++研发工程师薪资在30-60K之间……普遍来看,涉及底层核心算法的技术人员薪资相对较高,1-3年工作经验的平均月薪在4万元以上(不包含奖金、提成、补贴等)。

根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库显示,从2020年中国北京、上海地区人工智能工程师岗位月薪酬分布数据来看,北京有22.8%人工智能工程师岗位月薪酬为30k-50k;而上海地区这一数据占比为21.9%。

除了薪资外,IT人在求职中也面临着一些其他问题。沈灿表示,技术研发人员当前求职中遇到最突出问题就是不适配的问题。“由于行业、产品的不同,这些IT人在不同公司切换时会遇到技术上的不适配。虽然招聘方和求职者不可能要求双方需求和能力完全匹配,但除去其他软性技能、偶然性因素,适应新产品和新公司的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一些IT求职者已经注意到这些存在的问题,除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外,更加注重提升自身“软硬兼施”的综合能力。

谢淼认为,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器人的兴起,正在快速改变人才和技能市场。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在数字化加速背景趋势下,市场上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硬技能的需求高涨。“硬性技能方面,随着技术发展迭代迅速,对技术人员不断调整认知、获取新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主动学习、创造力、调研力和分析思维等软技能的价值将有所提高。”

王星也表示,技术人员“软硬兼施”的综合能力会大大提高职业竞争力。“硬实力是核心,是基本功,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在内的软技能,让人才能够驾驭新信息,有效作出决策。另外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这些软技能之中必不可少的。”

0 3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更受青睐

近几年,随着《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等条文发布,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入探索发展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类的新增注册公司,在数量上也出现激增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软件网在天眼查网站搜索后发现,仅北京和上海地区1年内新成立的业务范围涉及此类数量的公司就有13620家,放眼全国,1年内新成立的同类型公司数量更是高达10万家以上。

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对这类领域的人才需求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据微软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1.49亿个面向技术的新工作岗位,涉及隐私和信任、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云计算和软件开发。

中国软件网查询了BOSS直聘、猎聘、拉钩等在内的求职招聘类网站后发现,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中心技术、云计算和安全等多个领域人才紧缺,Web前端工程师、Java软件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Python工程师等岗位都在热招中,有些岗位甚至标识出“急招”的字样。

在北京从事8年多猎头工作的徐哲也向中国软件网表示,与其他类岗位存在招聘淡、旺季有所不同的是,IT研发类岗位的招聘需求是明显高于全行业职位招聘需求的,基本全年都属于热招状态。尤其是在近几年,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研发人员的需求很大。

如今,徐哲平均每周能为这些领域推荐8-10位候选人,而其他领域仅在3-4位左右。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等领域不仅岗位需求量大,在和候选人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些领域的关注度和入职意愿也很强烈。“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些技术类候选人对这些领域的青睐。”

据2018-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收入及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收入将达1260亿美元,相较于2020年全球市场收入225.9亿美元几乎增长6倍。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逐渐迈入成熟化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等企业需要更精细化、高质量的数据优化人才及产品和服务,以加速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的人名皆为化名;)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