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腾讯号 作者:RPA全球生态 2021-5-31 02:25:11
凭借着革命性的生产力优势,低代码技术火爆了整个IT圈,各种低代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2021年初,海外研究机构Infolob表示,...
2020年,企业数字化浪潮让低代码市场规模迅速扩展,也因此鼓动了不少软件厂商转型做“低代码”。“低代码”的市场在时刻变化着,头部厂商在主动普及低代码教育,也有小众厂商探索该市场下的细分赛道,还有传统ISV躬身入局,加入战场。作为企业,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低代码厂商和产品,该如何选择并正确使用低代码平台?
产品是否具有超高的易用性和灵活度
低代码平台是在各种组件和模块实现无代码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是数据库管理、报表管理等单点能力突破。随着产品架构的设计能力和落地能力提升,低代码由组件的无代码化向平台形式转变。随着引擎种类和交付模块数量的增加,低代码平台会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实现更大范围的业务价值。而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的商业逻辑每一天都会发生变化,也随时可能调整发展方向,因此,除了集成性以外,企业需要考虑产品的灵活度和可拓展性,这样在调整过程中随时更新自己的应用。
需要多维度考虑厂商产品功能和性价比
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对低代码厂商的关注侧重点不同,在满足产品功能与需求匹配的前提下,中大型企业应用更为多样复杂,需要培训人员指导,并将低代码平台作为开发工具长期使用;中小型企业受制于企业自身发展,相对厂商品牌更看重产品性价比高低,此外,一些特殊敏感型企业如军工、政府、金融等,更加看重私有化部署的能力。由此看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从厂商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功能、性价比等维度进行考虑,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低代码平台。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低代码模式
现在国内的低代码平台可以大致分有2种模式,基于表单或引擎驱动以及基于aPaaS平台,基于表单或引擎驱动的通过建立多张表单,使用流程串联,定义报表输出方式,构建表单类轻应用,既有功能简单易用易学,具备基础的自动化流程运转能力,采购成本较低等特点,其缺点是开发技术壁垒低,缺乏技术竞争力,难以实现复杂的系统对接和功能配置以及场景局限性强,主要服务中小客户。这类表单类应用适合的应用,如:人事行政、资料归档、OA审批、客户管理等,其典型代表有魔方网表、云表、活字格等。
另一种是基于aPaaS平台,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核心,承载各种开发工具和复杂技术手段,并将其可视化、低代码化来使用,其优势功能更多元、应用细节的颗粒度更高、应用开发的灵活度更高、开发技术壁垒高、场景局限性弱,满足大中小客户的需求、基本可实现复杂的系统开发和对接等,但是对应用开发者有技术能力要求、采购和实施的各项成本较高,其复杂场景应用,如:ERP、生产全流程管理、CRM、物联网等。其典型代有表ClickPaaS、氚云、宜搭等。
要与企业自身IT基础架构设施相适应
IT建设需要顶层设计,很多企业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了信息化建设,并形成与自身特点想适应的IT基础设施。如果引入的低代码平台无法与该架构设施进行有效地匹配,就会带来巨大的混乱,造成数据的隔离与流程的割裂等问题。
要能够对企业发展战略与IT战略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撑
低代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企业今后大量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维。这样就对低代码技术服务商的技术能力与生存发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I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厂商如何不断整合最新的IT技术并让企业客户能够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这是企业客户选择低代码平台最重要的原则。
要与IT团队能力特点相适应
如果选择的低代码平台,能够与自己的团队能力相适应,那必定能给企业发展如虎添翼,否则将会给团队带来巨大的困惑与挑战,这对于低代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非常不利。
不应该产生数据孤岛
有些低代码平台商由于产品理念、技术积累的不足及产品成熟度不高,造成其低代码平台只适合于开发数据收集类、流程审批类等简单应用。同时由于其后端架构设计缺陷,会造成大量的数据孤岛,在选择低代码平台时,这类平台一定要规避。
产业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将数字化,带来蓬勃的软件开发需求。物联网和大数据都是时代的技术主旋律,而它们的发展也需要“低代码”助力。像物联网平台需要调度“云、管、边、端”各方资源,还要兼顾传感、语音等交互,并适应环境变化的状况。而低代码凭着灵活敏捷的开发功能,恰好能帮助降低物联网项目的开发门槛,缓解成本、人才等痛点。
因此,在众多不同技术、不同运维模式的低代码平台中,企业选择好适合的低代码平台,才能变成一家敏捷的、数字化企业,从而使得企业具备下一代创新的基础。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Soft6软件网系信息发布平台,Soft6软件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upport@soft6.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查看《版权保护投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