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家: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摘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全力以赴,逐一解决,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我毕竟是个长跑者。

你一定经历到过这样的场景:

出差的路上收到了急需处理的文件,不是什么多复杂的事儿,但偏偏电脑就不在身边,想随便找个网吧救下急,又担心泄露了机密文件。无奈之下打开手机编辑了下文件,就收到同事的反馈说格式全乱了...

抓耳挠腮,却束手无策。

于是你大概会和小编一样吐槽,就没有一个能够支持多手机和电脑多个终端实时在线编辑文字的软件么!经常出差在路上的人真的伤不起啊...

事儿是小事儿,但困扰真的是大困扰。尤其是合同类文件,对格式和内容的规范要求很高,经常需要多人多次的修改和检查,一不小心弄错了版本就要多做很多无用功。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软件能够支持多人、多终端实时在线编辑...

你别说,小编还真就为大家找到了一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秘密武器:

多人多终端实时在线编辑?这都不是事儿!而且还支持自动存档和历史版本追溯~

什么?你怕不安全?别担心,生成机密文档就可以了~只能预览不能分享,预览背景为本人水印,再也不怕文档外流了!安全妥妥的。

这,就是云之家与WPS合作推出的智能协同云文档。除了发文流程支持文档多人在线编辑之外,智能审批支持手机电子盖章、视频会议支持多种格式文档演示等也令人耳目一新。

这不是云之家第一次挖掘到会被大家忽略的“小”问题了。

小编今天要来讲一讲,云之家为什么每次总能切中工作党的内心。

让人感慨的是,这个在移动办公SaaS领域连续三年大中型企业占有量第一的企业,最初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而仅仅只是想做一个自己内部用来沟通和分享的软件。

 

1


   云之家副总裁 宋凯

这是宋凯和云之家一起走过的第八个年头了。

百度百科上写:2010年,金蝶启动了关于下一代企业服务平台的探索。

宋凯凝眉想了想说,其实确切的来说是2011年开始的。

那一年,百度才露出搜索竞价排名的苗头,奇虎360、人人网还风头正劲纷纷海外上市,支付宝刚刚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正在摩拳擦掌...而纵横在ERP管理领域的金蝶集团嗅到了云化的机会,单独成立了一个团队开始下一代SaaS模式ERP软件的探索。

但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就是,你脑海里有个旖旎绮丽的世界,睁开眼却只能看到一片荒芜。

技术和市场的不成熟给所有兴致勃勃的人浇了一盆冷水,所有的企业不论大小,在听到要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云端的时候,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有些笑笑说目前没有这样的考虑,有些比较直接的就差问一句你在逗我么?

那怎么办?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团队呈上了另一份答案,遇冷了就先搁搁,世界这么大我们什么都想试试。

他们陆陆续续的开始了很多项目的孵化,包括在线报销、在线经销商管理、在线企业分享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没做过的。直到现在,他们也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似乎和现在业务搭不上边儿的小项目在孵化中,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想法,也不愿错过任何一种可能性。他们从没停止过对新世界的探知,哪怕不被人理解。

也许就是在某次内部讨论会上,有人说了一句,咱们做个企业内部的微博吧!于是整个团队开始摸索,越摸索越发现:对啊,我们可以学习微博的模式啊!

作为11年C端最火的社交软件,微博开拓了一种新的分享模式,而企业内部缺的正是这么一个可以分享和沟通的途径。

说干就干,所有人撸起袖子又投入了新一轮的战斗。

是的,这就是这个团队成功面世的第一个产品,也是现在产品的最初雏形。现在我们称之为云之家,而在最早的那段时间,他们简单粗暴的叫它金蝶微博。

说到这里,宋凯的声音里透出一股笑意,他说,我们其实就是觉得,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一起分享idea,共同成长。

大概,既是用户又是开发者的双重身份,让他们可以通过冰冷的程序,看到屏幕对面的用户的脸,摸到他们的悲喜,所以才做出了切中用户内心的产品。

 

2

在前路未知的探索上,有人一直相陪就称不上寂寞。

2013年的时候,宋凯带领一个小团队在进行内部项目的孵化时,突然发觉,移动化是未来的大趋势。

于是,他们当机立断转而开始着手更多的探索移动化的工作场景。

现在说起来好像很稀松平常,但是回想13年的时候,iphone刚刚崭露头角,诺基亚还在享誉盛名。相比于手机来说大众还是更习惯于使用电脑,不论是那时的微博还是“金蝶微博”都更偏向于PC端。

这时候突然要做移动化不异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所有的胜利也都早就有迹可循。

宋凯相信,移动化一定代表着企业服务的未来,尽管在那时,这个论断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

而就是这样一个当初看来不切实际的设想,让宋凯很早就设计出了很多面向移动办公的APP,为了产品能够顺利迭代,他请求自己的客户进行试用,并一步步收集反馈数据,同时进行新的产品开发。

“当我做出第一个移动APP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我两个问题:你的对手是谁?你对应的国外的标杆是谁呢?当我发现,没有答案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机会来了”典型技术猿出身的宋凯,敏锐的抓到了这个信号。

所以,2013尝试讯通,2014合并到云之家,整合推出移动工作平台。以移动化和IM为核心,通过沟通将人与人、人与业务连接起来,同时还可以用微博的方式来进行分享,这个微博模式被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了无数版本更迭的见证者,它现在也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同事圈。

时光还在继续,云之家也还在前行。

2015推出开放平台,2016发布移动办公行家V7和激活创造力的V8,2017发布个人专属工作台V9,2018年发布以员工为本的V10...

无数个版本的更迭,越来越明显的是云之家的产品更关注“人”本身。

曾经有一种广为流传的企业管理方法叫齿轮精神:员工之于企业,正如齿轮之于钟表,企业作为一个团队,也应该像机器一样。

宋凯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我们做企业管理系统越久,越痛斥这种通过流程管控企业,把人当做流程控制中的基础元素去看待的现状。”

在他们团队看来,未来,个体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而企业的组织管控会越来越弱。

这是个体崛起而组织崩塌的时代。

所以他们做出的产品也带上了这样浓浓的人味儿,比起人事管控更关注个人的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他们说我们的产品理念就是“赋能个体,激活组织”,个体有能力以后,有动力,能更好的去激活组织,让这个组织有更强的活性。

如果说以前的企业发展靠的是一个很强的领导人,靠他制定战略然后大家一层一层的执行。那么在未来,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各种不确定性,在领头人指定方向后,企业的个体都需要进行自下而上的创新来应对。而云之家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破除了流程管控,实现了扁平与协同的模式正好完美契合企业未来的管理趋势。

云之家的轮廓就这样在流转的时间里越来越清晰——是由无数个小人组成的一个家。

 

3

一帆风顺向来都只存在于祝福语中。

背靠着金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云之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至今宋凯回忆起那段时光,还是能感受到那种刀光剑影。

有两个日子这个团队记得清清楚楚,201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钉钉测试版,隔年5月发布正式版,这个曾令各行无数企业闻风丧胆的互联网巨头确定进军企业服务市场分一杯羹。而时隔不到一年,2016年4月,另一巨头腾讯也紧随其后,宣布企业微信正式版发布。

如果说钉钉刚推出的时候,大家还颇有些不以为意,那2016年就是真的有点茫然了。巨头们的产品自带流量还免费,收割了一大批的用户。云之家接下来该怎么走,产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整个团队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自我怀疑中。

茫然中的他们开始盲目的学习巨头的模式,也开始把自己的产品做成免费的平台模式,甚至改成了纯线上的,想像互联网巨头们的产品一样轻量运营。

但现实毫不犹豫的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和巨头拼资金,拼品牌,拼营销,显而易见是毫无胜算的。免费的模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纯线上的标准化产品也让很多老客户不满意,尤其是中大型用户。

本想一直扛着所有压力的宋凯却被老客户的抱怨一下子点醒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在那一刻醍醐灌顶”。

为什么要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呢?

云之家的强项是什么?不正是周到的线上线下服务、和第三方系统的连接能力以及基于多年企业服务经验的个性化定制能力么?

而这些,正是中大型客户最关心的东西。

小微企业要的是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免费服务,而中大型企业想要的却是一站式体验。他们不care有几个财务软件可供选择,不care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厂商是谁,他们只要一个能够提供好的产品体验的一体化云之家。

而且中大型客户对服务要求很高,甚至更愿意说有一个人或者小团队能在自己企业驻地附近可以为他们随时提供服务。而不是说,只有纯线上的产品服务。

终于摸到了正确的方向,没有时间用来自怨自艾,整个团队又热火朝天了起来。

放弃了和巨头正面硬刚,云之家转而利用的自己的优势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市场,连续三年在中大型企业移动办公占有率第一,而现在的钉钉和企业微信还在为打开在中大型客户市场伤透了脑筋。

宋凯把它称为风雨之后的彩虹。

在我看来,这不异于一次蜕变一场重生。

 

4

解决完战略定位问题宋凯和团队终于可以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产品本身上。

发现在自家平台上的小厂商为了生存会经常调整策略服务能力很难保证,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云之家团队于是就开启了优选和合作的模式,提高产品的融合体验,不再像以前一样让客户只是在云之家的平台里面选择应用,而是将第三方应用同云之家本身的审批、日程等深入融合,呈现一体化的应用体验。

发现中大型客户对于安全性和个性化这两点要求高就提高自己产品的支持能力。比如海尔这样的客户很清晰的向宋凯提出要求,需要支持很强的企业个性化和数据部署到本地的能力接下这个重任的云之家团队也就开始发展自己的私有云产品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说到这里,宋凯长叹了一口气,我们做私有云的过程中其实很痛苦,因为私有云的成本不低整个产品的运维成本被翻了好几番更别提私有云经常要跟公有云的分支做融合,线上线下的成本都很高

但,凡是能被提出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再艰难险阻的崇山峻岭都有翻过去的一天,再困难的问题也有解决的时候,比起找不到问题摸不到方向,宋凯觉得这都不是事儿。

不仅不觉得是个事儿,他们还大胆的在进行创新。今年推出的混合云和公有云就是他们的一步尝试,他们学习了手机系统更新的模式。举个例子,我们的手机在凌晨两点到五点的空闲时间,将更新包下载到本地,那我们早上使用手机的时候时候就会收到是否更新的提醒,你选择是的话它就进行自动更新,选择否的话就继续用原来的系统。而云之家团队也将公有云产品的更新变成这种模式,更新后的版本会自动下载到本地,客户只需要选择是否更新。这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产品同步到所有的客户,同时这种混合云和私有云模式也让客户能及时的进行版本的更新迭代,提高使用体验

宋凯很骄傲的说,我们在这里实现了很大的一个技术突破

宋凯认为,全球的这种中大企业在5到10年内,应该还是以混合云为主流模式,不会全面上公有云,所以它是有一个趋势和过程的,我们不能只做公有云,我们必须顺应大趋势。是公有云,是混合云,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大企业的需求。

而个性化定制能力对于云之家来说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就像音乐世家更容易出一个音乐人一样,诞生于金蝶的云之家除了自带企业服务基因,而本身多年服务于B端也让他们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很深的理解,所以能够很快摸准客户的一些应用场景的定制需要。

比如他们敏锐的意识到,对于已经有很多IT投资的中大企业来说,系统之间的连接能力才是他们的七寸如何把客户已经使用的像金蝶、用友、Oracle等等系统同云之家系统连接在一起,优化整体的使用体验?宋凯笑,“我们有个优势,首先自家就是做ERP的,所以我们自家ERP本身就可以无缝连接。”但他们也没有因此而放弃优化自己的连接能力,他们团队给自己下达的任务就是,保证自家平台能够连接到客户需要地每一个系统,而且使用中不会轻易的掉链子。

这些对自己的精益求精和对外界的不断摸索慢慢都变成了云之家强大的竞争力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

“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全力以赴,逐一解决。

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

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

我毕竟是个长跑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