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不忘初心的中国芯

[摘要] 记者于靖园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带领的 星光中国芯工程 团队牵头制定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

记者于靖园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带领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牵头制定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以下简称SVAC)国家标准,研发出相关核心芯片等产品,积极推广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不仅标准与技术研发同步,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项标准与产业发展也是同步的。”邓中翰介绍说,标准发布后,国内数十家产学研单位迅速成立“SVAC产业联盟”,“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率先研发推出相应系列安防监控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提供包括处理芯片、视频终端、监控平台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已经在公共安全、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能交通、国家边海防系统、安全生产、物联网等领域成功示范应用。

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发起于2007年11月,距今整十年。近日,《小康》杂志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进行了专访。

SVAC带来的国民安全感

《小康》:SVAC从发起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取得哪些进展,以及未来的方向与目标是什么?

邓中翰:2017年12月14日,经过十年的努力,SVAC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国家标准,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一方面,颁布了第二代标准。另外,在信息安全围绕着国家信息安全标准,SVAC标准成为强制性标准体系发布了。我们在12月底,办了一个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十年的历程的峰会。会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任高度肯定了SVAC国家标准。

我们国家走入新的时代,我们通过自主创新,保障国家的安全。我们芯片设计的能力跟十年前不一样了,现在有了自己的芯片设计,所以制定标准时,能够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马上可以部署和实施的产品和设备,有效用于公共安全。例如,视频监控比国外要发达,国外发生绑架案,很多类似案子破不了。而在中国,现在92%的治安类案件,都是靠遍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视频监控的系统。此外,还应用于边境边防以及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安全网络。这为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让大家感觉生活在中国,更有安全感,安全感成了中国人新的幸福指标之一。中国人现在享受着比全世界其他地方更加有安全感的生活。大家需要安全感,它能够让我们以更高效率、更安全的姿态发展生产、推动商业活动以及社会生活。它本身就是小康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

《小康》记者走访中星微电子集团,并采访邓中翰院士。

《小康》记者走访中星微电子集团,并采访邓中翰院士。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

《小康》:这也是一个里程碑吗?

邓中翰:对,在公共安全这个领域,很多年来我们是借用国外的技术与跟踪国外的技术,但这次我们实现了自主创新发展。我们做了国外还没做过的,这是一个体系化的原始创新。既是原始的创新,也是体系化的集成创新,形成了如此巨大公共服务产品,这对小康社会很关键。这中间也采用了很多新的机制,值得总结的是,这次是以技术创新引领,而不是跟踪国外技术。此外,将企业引入进来,过去很多国家标准靠的是科研院所,这次强调的是企业,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提出需求,由中心和院所提供核心技术产品芯片,这就是一个新机制。我们也集合了准备实施此类项目的几十家企业,包括华为、海康,成为我们共同开发的联盟单位,这也是一种机制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创新还包括标准。例如,全国联网形成一个很大的网络,整合资源,网络中的各要素才能互动起来,才能有数据的匹配与检测。从这个角度讲,必须通过标准化确保国家的项目、创新、需求能够更好地得到满足。

另外一方面,这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是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是保证小康社会安全的工程。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国家行为,而这种国家行为需要很多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体现在人才方面,怎么样凝聚这些人,怎么样能够让参与这个事业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参与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是需要信念的,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是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专家,他们为公共安全领域殚精竭虑,攻克很多技术难关。我们这个项目就体现了这种精神。

《小康》:这个技术跟民生也息息相关吗?

邓中翰:息息相关。其实,在城市,假如女孩子上电梯,有个摄像头,你就觉得安全多了,特别是晚上,这就是安全感,也是这个技术的民用价值之一。我们要把技术做好,普及在祖国的大地上。提到投资,“十三五”期间,在安全设施上要达到几千亿、上万亿的投入,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有最安全国家的保障,我们就能建成全球最强的国家。

《小康》:您是“中国芯之父”,也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您怎么看待这些称呼?

邓中翰:作为一名留学归国人才,能够在国家一些重大需求的项目中担任总指挥并发挥作用,是很光荣的一件事情。当然,要有担当,要有责任,要有付出,我的收获是,这些年,我能够参与两个重大的事件,一个是彻底结束中国无芯历史,做出中国第一个芯片;第二个能够为国家的公共安全,就像搞“两弹一星”的钱学森他们那些院士一样,院士既是科技的荣誉称号,也是爱国的荣誉称号。他们不是将这些技术在国外做好了发了很多文章来当这个院士,而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国家力量,包括安全力量、国防力量等等。这对我来说,比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更加光荣。我也荣获了全国劳模等称号,我觉得这体现了国家对于留学爱国报国的一种导向、一种呼唤。

我也希望新时代新形势下,比如在莫斯科大学给习总书记写信的这些青年海外学子,珍惜现在的留学时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是我们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要有所作为。所以我想我们是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学到的本领能够转换成更好的技术贡献给国家。我们成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强国的先锋队,这些都非常光荣,这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追求。围绕着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团体性信念、追求与精神,是值得被关注的。

为该技术做出贡献,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毕竟荣誉称号只是一种结果,并不是我们在追求的东西。我们追求的是,发挥作用,将最好的技术贡献给国家,成为我们创新道路上、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先锋队。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8年2月下旬刊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