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20载,他见证了中国制造信息化的成长

[摘要]20年前,中国开始融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大潮,随即不得不面对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依靠信息化,提升管理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0年前,中国开始融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大潮,随即不得不面对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依靠信息化,提升管理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20年后,中国制造业发生了巨变,从制造业转移接收国,发展到无论是制造能力还是制造质量,均已走到世界的前列。

20年前,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的郭广峰一脚踏入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先任职于沈阳鼓风机集团、大连倚天公司,最后加入东软集团,从项目总监、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到事业部的总经理,20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身为东软慧聚装备制造事业部总经理的郭广峰,更多的是以制造行业咨询专家的身份出现在不同制造企业,曾给超过40家的集团型企业、生产类型和汽车类型的企业做过信息化方案设计和实施,丰富的管理公司和项目的经验成为东软慧聚制造行业信息化的一张名片。

郭广峰对中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情有独钟。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体现,是国民经济的 “命根子”。他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与制造业的发展同步,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同样,也将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一名亲历者、见证者,郭广峰认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占据了制高点。

东软慧聚装备制造事业部总经理 郭广峰

建平台,打破信息孤岛

以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规划,由于建设年代不同,信息孤岛比较严重。因此,急需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支撑现有业务,打破信息孤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成就就是建立了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平台建设可以说是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躲不开的重要一步。

南京康尼机电就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打破信息孤独的一个成功案例,但也只是郭广峰众多成功案例中一个。

一大批高技术企业成就了中国高铁,并随着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中国轨道车辆门系统国产化研发和制造基地,也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康尼向中国和世界市场提供干线列车门系统、城轨车辆门系统等产品。

随着公司的迅速扩张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南京康尼机电产品越来越多,研发和生产基地迅速扩大到欧洲,集团化架构基本形成。随之出现很多管理难题,一方面,现有的孤岛式信息系统已经很难支撑集团管控的目标;另一方面,信息化需要在多国会计准则、多语言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企业希望通过精益化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看板、立体仓库管理、条码、寄售和EDI等业务环节需要整合到信息化平台。

对于这样的难题,国外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另起炉灶,成本和周期用户很难接受。凭借20多年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经验,对 MRPII、ERP 、MES、CIMS等现代化管理理论和先进技术的深度理解,以及丰富的离散制造业、汽车及军工行业管理经验,郭广峰的东软慧聚团队开出“三个统一”的药方——统一流程、统一数据标准和统一平台,其核心就是建立信息化平台,以集团ERP系统为核心,集成MDM系统、PDM系统、SRM系统、金税系统、电子MES系统、轨道条码系统,打造康尼集团统一的核心信息化平台,打通信息孤岛。

康尼机电信息中心主任张凌燕评价道:“康尼机电信息化管理平台以ERP 为核心,实现了集团业务集中管控、业务部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和生产精细化的基础架构,把精益的思想真正落地”。

郭广峰认为,中国制造业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平台,对外才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协同起来,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对内,平台可先从营销、计划、生产、财务等环节入手,建立以ERP为核心的数据中心,使管理达到智能化。

互联网+供应链,实现企业上下游互联互通

有车有欢笑,有路有东风。2012年10月,东风汽车与格特拉克公司合资成立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进行汽车变速箱的研发、生产。一期建设目标是年生25万台双离合器变速箱,并逐步达到50万台变速箱的年生产能力。

作为项目总监的郭广峰介绍说,当时,东风格特拉克公司处于研发和量产并行的阶段,各种样件试生产种类繁杂,采购、质量、物流、财务信息不畅通,计划数量不稳定,计划很难追踪,且无法对项目进行细致的核算。

另外,由于没有详细讨论物料编码及版本的管理,造成库存管理工作量大,仅依靠一些供应商提供的标识现场确认,识别难度大,对生产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惑。

企业亟需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又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对于这样一个刚性要求,没有制造业信息化实战经验的都不敢接,很多企业却步了。在了解到用户需求后,郭广峰立刻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供应链协同,而互联网为供应链协同提供更多的平台和工具。而他自己和东软慧聚具有集团供应链管理、集团IT规划、 ERP、MES、项目管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软慧聚郭广峰项目组为格特拉克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综合管理平台,以ERP为核心,通过SRM系统建立了企业与供应商的计划协同;通过精益生产系统建设,实现了JIT、JIS等先进生产模式。

落下一子,一盘棋就活了。格特拉克业务流程被彻底打通了,通过ERP和OA系统将整个业务链条贯穿为一个整体,实现流程的审批与业务沟通自动化。东风格特拉克财务部长刘静就认为:“东风格特拉克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搭建起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以生产制造和物流供应为业务基础的整体信息化平台。”

郭广峰说,企业固有的流程难以打破,尤其是国营企业,几十年来形成的模式很难改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业务流程再造(BPR),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通过对组织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

因此,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第二个重要进展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供应链信息化改造,形成互联网+的企业供应链体系架构,实现了企业上下游互联互通的格局。

迈向敏捷制造,实现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第三个重要进展就是企业正在向敏捷制造的目标迈进,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为此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供了“工业互联网”,而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其实,智能制造的基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企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具体分析,智能制造是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目标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郭广峰认为,从目前已开展智能制造的企业来看,研发设计、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普遍开展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网络化经营销售和在线化的远程运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电子商务普及率和在线监测普及率普遍较高,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较为活跃。

相比研发设计和经营销售环节,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多数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偏低,受限于工业传感器和工业软件等技术短板,制造环节数字化、软件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进较为缓慢。

东软慧聚在智能制造领域颇有建树,许多项目都是郭广峰领导参与或者主持的,掌握生产经营运作流程、车间作业、物流管理及销售管理知识。对这些企业成绩,郭总都如数家珍。

具有95年历史的老国有橡胶企业青岛双星率先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工业4.0”智能化工厂,但在生产过程中,流程与业务管理却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生产计划编排和按单成本核算等环节还比较落后,产品多,计划难,跟踪难;投入产出数量统计难度大,产出核算智能拷手工等等。

东软慧聚为双星董家口基地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首次让双星实现三个智能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核算智能化:集成APS&MES系统,实现成本精细化与生产智能化;集成WMS系统,实现仓储智能化。

郭广峰认为,中国正在升级装备制造,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软件化和智能化转型,在柔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生产模式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迅速缩短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在某些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而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生产方式改变、兼并收购和“云技术”等实现弯道超车,形成中国智能制造的制高点。

郭广峰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中国制造业的今天。做好信息化,中国一定会从制造大国成功迈向制造强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智能制造。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