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SaaS服务困境,看看iNAS联合微软和中建材怎么干

[摘要]iNAS紫盛科技是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企业级NAS厂商,为了应对传统硬件NAS的问题,iNAS将NAS的应用场景与Microsoft Azure公有云平台相整合,为企业客户交付安全、易用的存储和共享平台,关键词是成长。

0

二十年前,依托紫光档案品牌,北京紫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晟科技),致力于推动档案信息化,将纸质档案转化成更易于存储的电子档案。二十年后的今天,紫晟科技联合微软Azure和Office365平台,共同推出iNAS云端档案管理解决方案,将企业各类信息转移到云端,更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未来,紫晟科技将不断加强与微软和中建材的合作,共同将iNAS的云服务推广到更多企业,其关键词是成长。(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www.inas.online/sc/Index.php

微软基于Azure和Office 365平台,将平台化、智能化的能力赋能给iNAS,为其提供场景化NAS云服务的入口,其关键词是赋能。

中建材是iNAS在国内的总代理,将iNAS与微软的能力聚合在自己的平台上,并利用自身的渠道伙伴,为客户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其关键词是聚合。

 

左起: 微软(中国)通用渠道业务事业部总经理 李纲

中建材总经理助理、软件与应用事业部总经理 王乔晨

iNAS创始人兼CEO 吴国声

微软全渠道事业部独立软件开发商总经理 钱之政

1

千万别小看一家公司云服务转型的决心。

前几年iNAS还没有前面的“i”,但还是凭借出色的档案管理能力,在各大档案局中,混的风生水起。但短短两三年时间,iNAS就从自己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基于硬件存储的电子文件管理,转变成基于Azure和Office 365,为客户提供云端电子文件管理解决方案。简而言之,iNAS通过集成Office365、OA系统、移动数据、纸质档案、手工录入等方式,从前端数据着手,将企业庞大的数据以安全和异地冗余的方式保存在Azure的云平台存储,从而方便企业管理与利用。

 

显而易见,iNAS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由于基于硬件NAS的档案管理不能满足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企业需求。在硬件层面,传统的NAS硬件设备不仅仅扩展性较差,而且应对处理高并发;在软件层面,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让其无法适从。

刚好,云计算按需使用、弹性扩展、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了解决传统NAS痛点的最优解决方案。

2

这个过程,并不是把产品标准化放在云上那么简单。企业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维持云服务转型后,企业的持续造血能力。从这两年国内SaaS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靠资本活着的SaaS服务,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iNAS在完成产品的云转型之后,同样需要考虑考虑企业的持续造血能力。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云计算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在iNAS CEO吴国声看来,iNAS必须向前迈出这一步。

不仅如此,与消费级市场不同的是,理论上说企业级市场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开箱即用的IT服务,这就决定了企业应用提供商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线下服务能力。所以,企业应用提供商没办法像2C应用那样,依靠线上红利迅速打开流量入口从而变现。在很大程度上,iNAS想要快速打开获客渠道并且维持用户粘性,还是需要依赖渠道商的支持。

可是,渠道商同样需要从传统IT的转售,向云服务转售转型,也同样需要面对短时间内现金流下降的压力。很多时候,渠道商更愿意“偏安一隅”,把SaaS服务扔在一边。于是,SaaS服务的困局就产生了,供应商、渠道商还有客户三者之间的链条,出现了断裂。

3

iNAS需要破解这个困局,因为吴国声始终坚信,自己公司走得路没有错。

高明的是,iNAS选择了和Azure和Office365合作。

假设iNAS这款产品本身能够很好满足客户对NAS的需求(实际上也可以),那么与微软合作,iNAS就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取得获客渠道。大家都知道,Office365是一款非常优秀文档办公软件,而在云端做文档协同、文档管理对于客户来说又是一个刚需。基于Office365提供服务,iNAS可以说拥有很好的引流方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月前iNAS获得了“2017微软移动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年度亚军”,吴国声这样说“我们与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价值充分体现在iNAS能够轻松地为销售团队提升ACR(Azure实际消耗收入),而且补充了SharePoint在应用上的短板。”不仅如此,iNAS还支持国内的CA认证,真正回归企业数据的合法性。从而彻底消除企业对客户隐私、网络安全、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顾虑。

吴国声与微软全球副总裁 Gavriella Schuster在华盛顿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中

而从微软的角度来看,Office365需要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iNAS刚好可以满足客户对于NAS的需求。所以,这样的合作是双赢的。

4

当然,获客只是破局的第一步。

云计算带来的能力,绝不是在线租用这么简单,就像汽车不仅仅是比马车跑得快一样。有了汽车可以做车联网、可以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但是马车总不能搞个“马联网”出来吧!

实际上,云计算比之本地计算,其根本优势是计算能力的巨大提升,从中衍生出来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可以更好的为产品,为企业服务提供商赋能。

有了这样的能力,企业服务提供商才能更好的保持客户的粘性。在企业级市场,客户粘性往往更加重要。

Azure就是希望帮助合作伙伴做到这些。用微软方面的话来说,微软是一家与合作伙伴真正站在一起的一家企业。

那么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微软的“Build-with”和“Sell-with”政策了。就iNAS而言,微软在与iNAS一起成长,一起获益。

例如,iNAS需要帮助客户做智能化的文档分类与管理,Azure平台可以提供底层的人工技能技术;iNAS需要更安全,Azure同样会提供底层的云安全技术;iNAS需要区块链技术帮助客户确保文档的唯一性和安全性,Azure同样可以做到。

有了这些能力,微软基于自己的平台,帮助iNAS服务客户,是一个双方共同盈利的过程。

所以,iNAS才有了前面的字母“I”,意思是“Intelligent(智能化的)”

5

还没完,故事的最后一位主角中建材还没有登场。

在文章开头已经说过,中建材是iNAS在国内的总代,也就是渠道商这个角色。

既然企业级市场理论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开箱即用的SaaS,那么iNAS同样需要中建材这样一个角色,来帮助客户“开箱”,也就是直达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这几年渠道商绕不开的痛就是云服务转型。其实对于渠道商而言,不论是卖云服务也好,还是卖传统的license也好,卖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明白客户需要什么。

如果转型过程中,渠道商还是用卖license的思想去卖云服务,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中建材并不会这么做,他们要做的搭建一个企业服务聚合平台,把产品聚合起来。

举个例子,客户需要NAS,那么iNAS来了;客户需要基于云的NAS,所以微软和iNAS深度整合以后放了上来;客户需要云NAS更安全,所以云安全解决方案也整合了进来;甚至iNAS还要和SAP的云ERP产品打通,而中建材本身也是SAP的合作伙伴……

把解决方案聚合起来提供给客户,并且帮助客户去做实施、运维等线下服务,这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聚合。

这样做渠道商就会发现,从卖本地化的license转向卖云服务,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利润、现金流下降,但是放长远看,总盘子在变大,只不过这个利润会被拉长,变得更加线性。因为只要渠道商能真正找到云服务的价值在哪里,找到自身的价值在哪里,为客户提供最贴合业务的产品,那么客户粘度会非常高,不论是企业服务供应商还是渠道商,都能从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长期获利,而不像过去的一锤子买卖。

至于如何抉择,这就要看渠道商是在乎“眼前的苟且”还是在乎“诗和田野了”。只不过,当你的目标选择在远方,脚下的路势必不太好走。

6

这个故事说的还算比较圆满,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更看重生态这个概念。

iNAS联合微软与中建材破局的过程中,微软作为生态主、iNAS作为ISV、中建材作为代理商,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要让客户能够在Azure或者Office365上自由选择iNAS的产品。

同时,这三家企业也给了更多的企业很好的启示,找准自己在企业服务中的位置,找准客户的需求,破局、盈利或许并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