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极科技深度“掘金”政务人力资源市场

[摘要] 导语: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政府部门公务员人数已达1000万,加上公务员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体制内人员数量已超过4000万。
 导语: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政府部门公务员人数已达1000万,加上公务员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体制内人员数量已超过400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机构和人员及精细化的业务流程,我们的政府该如何提高效率服务于人民,这是政府历来极其重视、但亟待解决的议题。随着我国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这方面的社会作用和效率日益显现,但也暴露出其不足的一面。以政务人力资源领域为例,目前现状是部门间信息壁垒严重,“信息孤岛”正在或者已经形成,如何攻破这座“孤岛”,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探寻的原因。

  根据国务院李总理在十三五规划中的部署,“互联网+政务”将是未来五年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期,作为在电子政务人力资源行业沉淀了近十年的专业企业,成都紫极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极科技”,股票代码:836678),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在“十三五计划”颁布之日期即组织各方资源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多年以来的政务人力资源政策研究成果和行业经验,成立了国内首家以政、企、校、研为一体的“电子政务人力资源服务研究中心”并出具了第一份“互联网+人社”建设方案(政务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人社部),目前研究中心坐落于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核心区域天府广场旁。

  紫极科技研究中心的 “政”,指的是政务人力资源中的主体—政府,紫极科技与相关政府研究机构组成课题组,从政府主体的角度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的执行理论及落地模式,在此期间,紫极科技与四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签署“四川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对接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横向课题研究并上报相关机构;并于2016年1月,紫极科技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合作协议,获得研究的系列支撑授权与落地孵化实验;

  紫极科技研究中心的 “企”,指的是“紫极科技”,中心完美融合了紫极科技近十年来在政务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领域精耕细作、长期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专家合作、花费大量时间深刻调研国家历届出台的人事政策法规,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紫极科技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思想与互联网、云平台等最新技术。同时紫极科技积极探索“科研+互联网+人事人才“的发展模式,以精品政务人力资源平台软件为技术依托,致力于研究和解决“互联网+政务人力资源”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并打破已形成的“信息孤岛”。

  紫极科技研究中心的 “校”,指的是紫极科技与科研院校的长期研究合作及实习基地。2016年3月,紫极科技与北京创客天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云南大理完成首个双创园的实验工作;近期,紫极科技正在筹划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公司同时与电子科技大学等相关知名机构积极洽谈,商谈下一步的合作事宜。

  紫极科技研究中心的 “研”,指的是紫极科技融合政、企、校各方资源,进行“互联网+政务人力资源”的全面一体化的系统研究,为国家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建言献策。并在第一份“互联网+人社”信息化建设方案上逐步深入完善。

  截止目前,紫极科技的“互联网+政务人力资源系统管理软件”已在多地使用,如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广西、湖南、重庆等地部分区域,并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并计划在全国布局。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紫极科技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齐全的人事人才系列软件产品、中间构件、系统集成,可快速实现用户需求。经过多年发展,企业积聚了一批爱岗敬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深知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领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保障了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同时,企业结合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CMMIL3的认证,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产品研发体系和用户安全体系。

  在“电子政务人力资源服务研究中心”深入研究之际,“紫极科技”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政务人力资源”的新三板挂牌企业,以技术沉淀及政策研究为依托,以改革为蓝本、以促进国家政务人力资源信息化高度发展为己任,在多年的深度耕耘及大量投入后,值此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风口,将用3-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国内顶尖的政务人力资源综合企业,成为中国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领军企业,为祖国的信息化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同时,紫极科技也在积极研究海外,主要是东南亚及非洲地区的政府信息化模式。为此,紫极科技专门考察了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并走访了多个国家的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及农业部,详细了解了开拓国际市场需要解决的诸如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合作模式、语言沟通等问题。公司远期计划中,拟将东南亚市场和非洲作为公司实施海外政府信息化战略的突破口,走出国门,快速占领海外相对落后的市场。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