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解读SAP为华为亲密站台的商业逻辑

发布时间:2015-09-24 15:44:54 来源:中国软件网 作者:许卫国
[摘要]第五届华为云计算大会(HCC)9月18日在上海举行,向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行业精英、意见领袖、合作伙伴展示了云计算领域的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大会延续了“精简IT、敏捷商道”的主题,并围绕“云转型、新标杆”的新理念,与参会者分享最新的产业趋势,探讨云时代的转型机遇和挑战。
       第五届华为云计算大会(HCC)9月18日在上海举行,向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行业精英、意见领袖、合作伙伴展示了云计算领域的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大会延续了“精简IT、敏捷商道”的主题,并围绕“云转型、新标杆”的新理念,与参会者分享最新的产业趋势,探讨云时代的转型机遇和挑战。

在最近华为的几次大的活动上,尤其是云计算相关的活动,SAP都会到现场站台。这一次云计算大会,华为再次和SAP发布了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战略合作框架,双方联手拓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软件网作为专访媒体参加了这次发布会,并现场采访了双方的发言人。本文试图解读这两家巨头公司联姻的背景、价值以及可能的走向。

ICT产业的快速变革推动了巨头间的合作

三年前(2012年),在北京举行的SAP中国商业同略会上,华为与SAP已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全球技术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包括研发合作、技术整合与技术支持、建立互操作性测试中心、构建有竞争力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以及全球共同的销售和营销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随后,SAP和华为都出现在彼此的活动,第三方的展会和新闻稿中。三年后,双方的合作更加深入。双方已经推出基于SAP HANA、B1相关的合作。那么是什么力量驱动了双方的合作?

这个需要从ICT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分析。2012年,中国软件网总裁曹开彬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12年是云计算的落地年,虚火了好几年的云计算该有很多落地的案例了。再放大一点看,从2010年到2015年,我们的“ICT”开始向“DCT”过渡,有几个巨大的变化产推动了这些巨头间的合作:第一,新技术不断涌现,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第二,新模式不断涌现,租用模式,免费模式,定制模式等;第三,用户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数据价值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重视,体验,开放,链接和共享成了用户最关注的因素;第四,企业级软件市场正在剧烈转型,传统软件公司面临挑战,以移动应用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的市场开始呈现。基于以上4点,我们不难理解,在这个市场发生巨变的阶段,巨头之间也需要优势互补,共同面对新的市场。

强强联合是否能应对当前传统软件市场转型危机

先不讨论华为和SAP的合作是否会影响产业的格局或发展。但以华为的做事风格来讲,这必定是华为整个云战略的一部分。这个合作带给了产业什么样的思考?华为正在布局其云生态。这次参加华为的云计算大会,无论从底层硬件,平台厂商,应用厂商,运营商,行业解决方案等均有大公司来站台。华为有自己底层的云平台,推出了自己的云应用商店(不包括面向消费者的app商店),几乎要覆盖整个云计算的全产业链。这正好如同当初IBM,Oracle在传统软件市场,覆盖了从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到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布局。那么华为这次和SAP发布面对中小企业的云平台是否能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帮助彼此去应对当前传统软件市场的转型危机呢?我们先看看他们的合作内容。

第一,这次华为和SAP的合作,在各自的领域算是强强联合。这个合作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基于华为在ICT领域的基础设计建设的优势,结合SAP在ERP领域的优势,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开放云聚合平台。

第二,这个合作也得到了运营商的支持。运营商在通信服务的优势决定了其天然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能力和服务提供者。上海联通7月份发布了互联网+的白皮书,明确了其互联网+推动者的赋能定位。

第三,基于平台化、云化的模式,开放的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提供更多创新服务。例如与银行合作提供金融创新的服务。

坦白讲,这次合作对双方而言具备两大价值。第一,强强联合占据市场高点。第二,资源整合,开拓增量市场。尤其是第二点,华为和SAP的产品均可借助对方在相关领域的资源拓展销售。但这次合作是否能改变当前中小企业信息的化市场的格局,是否能应对传统软件市场的转型,笔者认为两大巨头目前对中国软件市场的转型并没有深入分析,若只是资源层面的合作,很难。

下一步走向如何,双方是否能实现共赢

坦白讲,如果双方的合作足够深入,笔者还是很看好。原因很简单:双方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领头羊,具备足够的优势;除了优势互补以外,还有更多的销售资源可以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当前的ICT市场,需要有重量级的平台和应用,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生态。在这个方面,华为和SAP各有优势。但这个平台是否能得到用户认可并产生足够的销售,主要看这个平台推出的产品是否能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包括商业模式等。笔者建议,双方应针对转型过程中的市场特点,推出更有针对性产品,而不是完全靠品牌的透支和上一个时代的产品去应对市场,如果那样,合作很难持续下去。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