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iUAP杯”第二届高校移动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摘要]7月17日,用友“iUAP杯”第二届高校移动创新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学生开发的作品更丰富,自我学习能力也很强。通过iUAP移动创新大赛,把校方、企业方、用友联系到一起,真正做到校企研三位一体。

摘 要:7月17日,用友“iUAP杯”第二届高校移动创新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学生开发的作品更丰富,自我学习能力也很强。通过iUAP移动创新大赛,把校方、企业方、用友联系到一起,真正做到校企研三位一体。

7月17日,用友“iUAP杯”第二届高校移动创新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本次大赛自4月份启动后,用友集团iUAP中心陆续收到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武汉大学、北大青鸟等高校及技术培训学校学生提交的作品几十个。经过用友iUAP的移动专家、高校老师代表等评委层层筛选后,有15个作品进入最终决赛。

用友iUAP杯高校移动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入选决赛选手与评委老师合影

“作为第二届移动大赛,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学生开发的作品更丰富,自我学习能力也很强。“大赛主办方用友集团iUAP中心业务部总经理罗小江表示。

获奖作品如下:

用友iUAP杯高校移动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获奖同学同时也获得企业互联网开发者社区(udn.yyuap.com)所颁发的校园大使荣誉证书,希望通过校园大使搭建起行业与校园之间的桥梁,传播前沿IT技术,开拓创新思维,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用友iUAP杯高校移动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的孙艺老师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带学生参赛。获得三等奖的苗士鹏就是他的学生。作为两届的指导老师及评委,他感触很深。孙艺老师告诉笔者,现在学生都很愿意参加这种比赛,一来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实践的检验;二来可以更加了解企业方的需求以及开发规则。

“学生在学校中所摄取的信息,无论在接收方式还是内容上,大多已经形成固定模式。而他们在参加移动创新大赛过程中,激发出了更多灵感,包括创意上的,还有开发方式上。尤其通过这两次指导学生用iUAP Mobile移动平台来开发,我特别感触。学生学习这个平台特别快,我只做了一些基础的指导,大部分是他们自学。其实参加“iUAP杯” 移动创新大赛,做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APP,还是一个孵化自己的过程。“孙老师补充道,若不是他们学校同时又另外一个 比赛在进行,很多学生没能最终完成作品,不然会有更多有创意的APP在iUAP Mobile上诞生。

上面提到两届参赛的苗士鹏,去年他还是大一,他和同伴做的一款音乐游戏类APP获得了二等奖。经过上次参赛过程中对移动开发的理解加深,这次做了一款“人脉管理“APP。比上次的游戏更加具备实用性。

“人脉管理”能提供给用户极好的本地人脉管理方式,可以自定义联系频率,并有生日提醒功能。还可实现与联系人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或邮件的功能。它所做的功能比较简单明了,操作上也十分便捷。

用友iUAP杯高校移动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活动现场

获得一等奖的是来自理工大学V5创新团队的”天天拼图“。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拼图游戏,而是增加了很多自定义的功能。比如自定义拼图的内容,自定义游戏模式。为了增加玩家的粘性,这款APP也设置了几种排名,都是可视化的。比如总榜、好有榜、同城榜,以促进玩家之间的比拼。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易传播的特点,就是分享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弹幕评论。应该说它在功能上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

用友iUAP杯高校移动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在“iUAP杯”移动创新大赛过程中参与最多环节的就是用友集团iUAP中心生态链伙伴发展总监刘传峰。他跟学校一直有紧密的沟通,深切了解到,高校学生有两个十分关注的点。一个是就业,一个是再深造。所以在操办移动大赛过程中,刘传峰希望不仅能通过iUAP Mobile移动平台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移动开发的技能。而且能够间接帮他们实现那两个需求。

因此,第二届移动创新大赛邀请了一些企业进来,比如大赛承办方北京易道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来可以让企业看到现在的学生到了怎样的水平,二来学生也可以很直接的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对于教育深造问题,有很多学生会考虑出国留学,这次请到的是北京神州教育公司便可以为有出国意愿的学生提供帮助;另外,教育现状已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网上教育让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北京陆优科技有限公司就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刘传峰透露,未来用友iUAP Mobile移动平台会提供在线教育课程,使开发者们的学习更便捷。

活动结束后,其中的一个参赛学校,北大青鸟一位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通过iUAP移动创新大赛,把校方、企业方、用友联系到一起,这才是真正做到校企研三位一体。

其实这也是用友iUAP举办移动大赛的目的之一,培养新时代的,具备创新思维的移动开发人才!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