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众声》第86期:IBM芯片业务缘何被弃 EMC急发计划打开新大门

[摘要]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三大话题:1、IBM的芯片业务到底怎么了?2、继苹果之后,IBM和微软宣布战略合作;3、EMC公司披露“新业务发展”计划。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三大话题:1、IBM的芯片业务到底怎么了?2、继苹果之后,IBM和微软宣布战略合作;3、EMC公司披露“新业务发展”计划。

嘉宾观点提炼:

【00:00】IBM的芯片业务到底怎么了?

实际上,IBM出售的是其芯片中的制造业务,IBM的芯片部门是非常垂直的一个领域,现在只保留了芯片设计部门,相关的物理实现部门全部分割给了全球第二大的芯片代工厂GlobalFoundries。从整体的交易来讲,还是被看好的,这对未来双方的合作也打下好的基础,IBM的芯片部门也相当于成为了盛行的fabless模式。IBM芯片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此次交易IBM可能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第一个就是实现了无工厂化的轻资本运营模式fabless,摊薄了成本。二是,其一并分割的两个工厂弥补了GlobalFoundries 22纳米生产工艺的空白,通过其赠送行为换取未来可能10年的供货保障。 第三个层面就是让IBM能有更多的精力,财力,物理人力去集中精力放在它更高价值的系统级芯片的设计。所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这次的分割,至少是对IBM硬件产业业务复苏是一个利好。

【25:10】继苹果之后,IBM和微软宣布战略合作

IBM跟微软的云合作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之前他们跟SAP达成的相关服务,此次活动更有互动性,双方合作中基本上是对等的,同时利好了用户。从消极角度看俩家好像是在“抱团取暖”,但微软的财报显示其云服务能力提升非常快,所以其话语权也高,吸引能力也高。他们的合作更愿意被看作是传统企业级厂商之间的一种合作,共同去对抗一些新兴的东西,这次更需要以更大的触角来去更好地平滑地帮助IBM既有的客户实现云的转型。双方走在一起的很根本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利益。

【37:30】EMC公司披露“新业务发展”计划

EMC此次计划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对VCE公司的收纳,这次收纳成为了EMC联邦中又一个重要的支柱。大家对EMC最大的质疑是其未来如何去竞争,所以这次EMC把做融合系统的VCE收了,大家能看到EMC真正开始出售融合系统。未来会不会有新的一些股权的变化还不好说,里边作为融合的基础设施来讲,最主要的这些服务器和网络还都是思科的,存储是EMC的,软件堆站是VMware的。所以说这么样一个合作体系未来还会保留一段时间,但是最终是不是EMC就会进一步把思科踢出去我们都不好说,但是EMC至少告诉大家我现在这个体系更完整了,也能抵抗投资部门的分拆意见。思科下一步肯定也会有动作。

以下为访谈实录:

杨昀煦:各位网友大家好,又到我们《云云众声》了,这段时间可能生活在北京的朋友们都知道咱们可能出门迷路的机会还挺大的,住的楼层高点感觉在仙境里一样。

赵效民:这周雾霾比较明显,有一天一早上起来感觉到了寂静岭似的,一片迷雾。

杨昀煦:对,所以我们《云云众声》大家也可以我们的背景非常的清新,我们也是给大家来吹一些IT界的小风,让大家知道IT界的风云变化是什么样的。这周我们也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公司,IBM,还有EMC,IBM是最忙的一个,它之前也是像我们经常讨论XP服务器出售,分成两部分了,各种的,这段时间它又有一件事是它的芯片业务,效民总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所以我也就不多说了,让效民总给我们说说,您觉得它的芯片业务出售以后,对于它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影响呢?

赵效民:其实主持人的这个话代表很多人的误解,芯片业务出售了,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说芯片业务全部出售了,是芯片中的制造业务,芯片部门的制造业务,我们也知道芯片其实它从整体,从你一开始有设计的理念到最终形成最终的芯片,它其实分两个重要的阶段,一个就是产品的逻辑设计,逻辑的电路架构,这都是可以在电脑上完成的,有专门这种电路设计软件帮助你来去做这种设想的实现。

第二步其实是你逻辑的物理化,就是你的逻辑上这种图纸上的电路,你怎么能让它去体现在一个真正的这种集成电路芯片上,我们知道目前来说都是在以硅为材料的晶圆上去做切割,这种激光布线,去做这种刻凿的工艺。

以现在来讲其实我们都知道,都说300毫米的晶圆,22纳米的工艺,22纳米其实就代表了它的晶体管的大小,这里边的晶体管22纳米的这么一个大小,这其实是不断带动了这种处理器,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芯片你可以设计得很牛,很棒,很复杂,但是它真正在芯片制造这方面其实相对来说是两码事,虽然说他们在设计实践中有很强的紧密关系,但是它从业务流程是可以有一个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

IBM这次它的芯片部门也同样是非常垂直的一个领域,垂直的一个布局,就是说从芯片设计到最终的制造封装,测试,IBM原来是芯片部门一手操办了,现在它其实是只保留了芯片设计这个部门,相关的这种物理实现的这些部门全部分割交给了全球第二大的芯片代工厂GlobalFoundries,GlobalFoundries其实我们知道它是2009年从AMD分离出来的,以AMD当时自有的半导体工厂为主要资产,结合了阿联酋的一些财团的资金成立了。在去年的营收大概不到50亿美金,全球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一是著名的台积电,TSMC,它2013年的营收将近200亿美金,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所以说IBM这次倒贴了15亿美金,很多人都觉得很纳闷,这是叫卖吗,送了,感觉自己家闺女嫁不出去了,然后“咵”,说你赶紧吧,把我女儿拿走吧,还给陪了一堆彩礼似的。但是从整体的交易来讲,我个人还是看好的,把IBM旗下两个地方的工厂转移给了GlobalFoundries,我觉得对于未来双方的合作也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在未来十年这种GlobalFoundries会在22纳米,14纳米和10纳米,未来的这种芯片制造工艺中优先保证IBM自有处理器和相关芯片的供应。

杨昀煦:所以您说它只是把制造那部分送给GlobalFoundries,您说花钱了,送给GlobalFoundries,您的意思是它把设计的权利留在自己手里是不是还想盈利?

赵效民:对,从此,我们看到IBM的芯片部门相当于一个fabless这么一个无工厂的半导体公司的模式,fabless这种模式其实在全球是非常盛行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公司其实都是fabless,没有自己物理工厂的这种半导体公司,最著名的就是高通,还有博通,还有联发科,还有NVIDIA,AMD,AMD自从2009年把自己的半导体业务分割出来以后,其实它也就算是GlobalFoundries的一个很主要的重要的客户了,所以说这是我们知道它的历史传承。

IBM芯片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如果你既然有这种积累了,其实一般来说不会有人轻易放弃的,因为从根基能体现出你上层系统差异化根本的保证,现在很多服务器我们都知道是X86,可能95%以上,甚至达到98%的服务器都是用的英特尔的CPU,由英特尔提供的芯片组,基本上它已经把这个服务器80%的特性给固定下来,留给你服务器厂商自己发挥的余地我觉得有20%,30%,你无非在电源,IO,管理上有一些自主的创新,但是大家其实大同小异,同样型号的一个CPU,你的性能说看起来也不能差多少,可能旁边就是这些周边的辅助一些设计,还有它一些组件可能才体现出一些差异化,但是这种差异化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是一个特别最主要的差异。其实一说服务器大家都说你那是几插槽的,什么CPU,你那个是E5V3,我这个是E5V2,不一样,所以说以我们现在来看的态势,像IBM它大型主机的CPU,Power的CPU是它多少年的历史,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它不可能放弃。

所以说,现在这样一来以后它有点像当前的ARM公司,它本身不产CPU,它就是做这种ARM核心架构的授权,AMD可以买它的授权,高通也可以买,NVIDIA也可以买,大家都知道这属于开放授权的一个态势。IBM自从Open Power出来之后其实也是开放的,基本上想走ARM的这种套路,这次把工厂卖了,反正我自己也不生产芯片了,我自己也是找别人来生产,大家可以去更好的合作,当然它跟ARM不一样的,ARM没有自己品牌的CPU,IBM肯定是还要有的,IBM自己的处理器还会不断地发展,我觉得真的是能保证它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差异化竞争的很重要的基石。你再往上可以设计Power System这种独有的服务器,大家说现在Open Power已经开放出来了,System Z呢?这种大型主机CPU的创新那就是IBM自己掌握了,在上边我可以做一些独有的创新,这些创新很明显能跟其他的一些厂商区隔出来,现在说IBM服务器马上就知道它肯定不是X86服务器,这一下差异性就出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IBM保留自己的芯片设计部门是理所当然的,是毋庸置疑的一个选择。

杨昀煦:当它这个芯片交给GlobalFoundries来做的时候,它制作方面交给GlobalFoundries以后会不会影响到它的销售方面呢?

赵效民:这其实也是我很关心的一个地方,在我文章当中已经表达出来了,从整体的这次运作来讲,IBM为此还付出了30多亿,税前是47亿的非连续业务损失的这么一个利润扣除,它如果要不扣除,因为它卖的第二天就发布第三积的财报,净利润才1800万美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9.6%。但是如果不刨除非持续运营业务的这种成本扣除,它其实应该还有将近35亿美金的利润,这次其实已经,它所谓非持久运营业务包括这种因为分割,业务分割终止了,你的业务终止了,所以它叫非持续业务,终止的成本已经算在内了,你的厂房也要钱,虽然说我还给你15亿美金,这15亿美金其实是未来三年内每年给你5亿现金,还有30多亿是它的一些厂房,它的员工,全都打包在里面都送给GlobalFoundries,这里边给IBM记的亏损是30多亿美金,所以说它付出了基本上相当于,如果算上15亿美金它相当于付出了近50亿美金这么一个代价,把自己的这种未来芯片供应的命门,这种希望寄托于GlobalFoundries这样的公司。

但是,GlobalFoundries公司它自身的实力其实是挺令人担心的,在2011年它自己发布的路线图,它的预计就是2014年它要提供20纳米的生产工艺,现在还有两个月2014年就过去了,它现在给它主要客户AMD提供的生产工艺还是32纳米,也因此AMD现在主流的CPU我们看它没有20纳米制程的型号,跟英特尔早就玩了一年多22纳米的产品,已经差距越来越大了。

但是,IBM有22纳米,IBM今年4月份发布的Power8采用的就是IBM自己的22纳米工艺,所以22纳米的生产厂房这次一并移交给了GlobalFoundries,后者其实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它现在一直没有解决自己22纳米生产工艺的大规模商用量化的这么一个生产能力,这次IBM给它提供了这样的保证。

但是,往后呢14纳米和10纳米,这个是我特别担心的一个地方,所以你这个问题我觉得IBM也必须要好好想想,阿拉伯人是不是那么靠谱,因为GlobalFoundries后边的财阀是阿联酋人,阿联酋,阿拉伯人真的是最富有的就是有钱,智慧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当然它可以去雇佣大量美国的科学家来去做,因为这次IBM移交过来的包括5000多名员工,里边据说有800多名顶尖的技术专家都移交给了GlobalFoundries,阿拉伯财主也说了,2014-2015年它还要追加投资100亿美金,在纽约增加3000个就业机会,是不是能拿钱砸出来一个稳定给IBM供货的未来,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们只能说祝IBM好运了。

但是从总体的交易我觉得IBM可能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个就是实现了无工厂化的轻资本运营模式fabless,我们知道投资一个半导体工厂,比如说一个300毫米晶圆的至少20亿美金,这一个工厂就20亿美金,你每年的运维成本肯定也不会低的,你要开发一个新的工艺,至少数亿美金进去了,甚至可能十几亿,二十几亿美金都可以。你以前本身的代工厂就很小,在2013年IBM全年的代工额也就4.6亿美金,像刚才说的GlobalFoundries将近50亿美金,代工的体量很小,你自己的CPU,随着自己硬件产品销路下滑,你的成本就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个芯片本身硅片就像沙子,沙子多便宜啊,按理说沙子是便宜了,你要有本事你把撒哈拉沙漠全变成晶片,那你能生产多少晶片,所以说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你的芯片卖得足够多它是可以免费的,可以把你的成本都摊薄到一定程度。

但是如果你卖得越少,你为了这些生产工艺也好,为了工厂的升级也好,维护也好,这种投资的资金全都会反映到芯片的成本上,你没有加上设计成本这些。所以你想想如果说你的服务器销量比英特尔的X86出货量要小10倍或者怎么样,那你的成本其实相当于已经有一个10倍的压力进来了。所以说这次通过fabless首先去消减了未来的支付成本,虽然我这一次看似我亏了将近50亿美金,但是我以后就止损了,在制造方面我不用再投钱了,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我刚才已经说了,它的两个工厂其实弥补了GlobalFoundries22纳米生产工艺的一个空白,通过它的这种很大方的赠送行为换取未来10年可能这种有效的供货保障,我们刚才也谈到了我们对GlobalFoundries的担心,有效的是指一个产能,一个工艺,这其实相辅相成的,你是不是能达到,比如说未来三年你就能进入很平顺的良率很高的14纳米的芯片生产。然后再过三四年是不是10纳米你又能上了,这个可能对于IBM未来芯片设计高性能的实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也是IBM实现自己硬件产品复苏重要的一个核心条件,否则你硬件卖得再多,你芯片供应不上那不是白扯吗,你芯片首先能供应商再谈你上层的系统设计和你整体的市场营销,那个再说了。

第三个层面就是让IBM能有更多的精力,财力,物理人力去集中精力放在它更高价值的系统级芯片的设计,以前的投资我可能有一大笔投资要放在厂房的维护,升级,现在这些投资我同样可以放在芯片的设计,它未来五年30亿美金的投资计划并没有改变,它最终的研究方向就面向移动,大数据,社交,云应用定制优化的一些处理器,包括最重要的认知计算,认知计算我们也知道都是沃森的,沃森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认知计算也是未来IBM非常看重的一点,但是认知计算的一个基础平台就是你的处理器,你的处理器是不是能4很快地更好地以更高性能完成这种认知计算,那我觉得是体现了认知计算最终效率很关键的一个保证。

这三点我觉得是IBM收获了,你要说具体它有多大价值很难去衡量,你很难去量化IBM获得这三点能有多大的价值,但如果从一个乐观的它的价值远远要大于它这次损失将近50亿美金,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看法,所以我基本还是抱一个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待这次基本的分割,我是看好了,但是我唯一的一个关键的担心点就是GlobalFoundries阿拉伯大叔们是不是能很靠谱,这是我唯一很关键的担心,芯片的业务分割本身我是认同的,不涉及我对IBM整体未来的硬件这种产品的发展态势的判断,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很好的CPU供应的保证,CPU生产制造的基地的保证,我觉得至少是对IBM硬件产业,硬件这种业务复苏,肯定是一个利好。

杨昀煦:您也说了半天关于IBM这些利好的地方,IBM的队友阿拉伯大叔他能做到这些咱们还是要以后看,如果现在来看它是不是其实捡了一个挺大的便宜吗,工厂也得了,人力也得了,还拿了那么多钱,是不是对他来说是一个挺好的事?

赵效民:是挺好的事,总给我一种感觉,GlobalFoundries这次有点乘人之危,IBM急需去做一些转型,让自己走向更高价值领域的这样一个领域去发展,其实之前据说IBM跟GlobalFoundries进行过谈判,好像一开始IBM还是想要钱的,毕竟还是像一个正常的买卖,我的东西给你,你给我一笔钱,后来GlobalFoundries不干。

其实你可以看到全球真正能让IBM放心交出去的也只有GlobalFoundries,TSMC第一大的台积电,那是台湾的,台湾的怎么说呢,不在美国本土,GlobalFoundries其实就在美国本土的一个企业,总部都在美国,所以说你说你交给TSMC吗,人家其实可能也不稀罕,而且你让他在那生产这么高精尖的产品,你是不是会落入到觉得放在别人的手里不是很安全。

杨昀煦:还是放眼皮子底下。

赵效民:你再说这种其他的代工商可能盘子比GlobalFoundries更小了,像第一名是200亿美金,第二名就50亿美金了,所以说我觉得这个盘子GlobalFoundries的确是一个最适合的伙伴,但是这次我估计GlobalFoundries狮子大开口,我要这要那,这些东西这些人佣金太贵了,IBM就说未来三年我每年给你5亿美金帮你养这些人,咱们只是开玩笑,我们只是场景猜测一下当时的谈判。

但是,反过来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些另外的条款,如果GlobalFoundries没有满足IBM未来CPU芯片供货的要求,是不是也有一些惩罚条款,或者是有相应的一些备书在里面,这可能是一些隐秘条款,我们可能都不太清楚。

所以说,像我文章里面写的,GlobalFoundries能打破我们对阿拉伯的一个传统的看法。

【25:10】

杨昀煦:网友如果想要重复去了解这个事件,还可以看我们效民总写的文章,洋洋洒洒一大篇,我们刚刚也说完了IBM把它的芯片制造业务给咔掉了的感觉,好像有一种修枝减叶想要发展更好的东西的感觉,所以它现在就可以进入我们第二个话题,它跟微软合作,在云计算方面。您说它跟微软的这个合作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者说它合作以后能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赵效民:IBM跟微软的云合作,其实在我看来重要意义不亚于之前他们跟SAP达成的相关服务,当时也评论过SAP选择了IBM作为它第一的合作伙伴,来去部署IBM相关企业级的应用软件,在这种云的环境里。这次我们可以看到合作更有互动性,我们知道IBM跟SAP的合作有点像单方向的,好比说你是IBM,SAP我选择你,我把我的解决方案移植到你的云平台上去,但是这次你也是IBM,我是微软。

杨昀煦:互相适配。

赵效民:对,IBM的WebSphere还有DB2会出现在未来微软的Microsoft Azure的云平台上。微软的Windows Server,还有SQL Server会出现在IBM的云平台。在Bluemix,就是IBM的PaaS平台Bluemix里面将会加入对微软自有的.NET运行时的支持。

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第一是在微软的层面它加入了IBM在企业级领域里边非常流行的中间件,还有消息软件,还有它的数据库MQ、WebSphere还有DB2。第二,IBM的SoftLayer,将会加入微软的Windows server,还有SQL Server数据库的支持。彼此我们也看到,其实双方在这方面基本上是对等的,Windows Server它获得的东西可能更多一些,因为它获得的中间件一个消息系统,还有DB2,SoftLayer它支持了更多的虚拟机的类别,不是说虚拟机的类别,操作环境,还有虚拟机,还有SQL Server数据库,能让用户的选择层面会更多一些。

所以说在应用开发层面IBM在自己的PaaS平台也加入了.NET运行时,因为我们得到Bluemix其实是基于GlobalFoundries开源的PaaS平台来做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跟微软是有竞争关系的,微软的Azure其实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PaaS平台,基于它的.NET来去做它面向云的环境应用开发,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NET跟JAVA真的是一对世纪的冤家对头,从企业级打到云端,势不两立,一直在做这些方面的斗争。其实GlobalFoundries就相当于企业级里边的JAVA,这次我们看到它在整个的应用平台角度双方达成了一个融合的效果,所以说从这次合作来讲我觉得是,某些人积极的人看来是双赢的结果,双方彼此加强了对方各自的产品组合,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从悲观来讲,尤其是一些新兴的用户还有互联网的这些,又是一个抱团取暖的这么一个案例,这两家都不是很强势的,很有统治力的云的服务提供商。

但是我们又要强调微软的财报显示它的云服务,Azure,365,提升非常快,据说Azure的营收有3位数的提升,128%的增长,而且它紧随亚马逊,我觉得它的增长势头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级的用户往云转移的时候,我觉得很有可能微软的话语权会更大一些,或者它的认可度会更高一些,因为毕竟微软它就是传统企业级的一个玩家,AWS还是从电商起来的,这个电商起来的话,它肯定会对这些互联网的公司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初创的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对于传统的企业级用户也许在这方面微软可能会更有发言权。

所以说出现128%的增长我觉得是你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我不太认为说这两个是loser的抱团取暖,我觉得可能是一种传统企业级厂商,我更愿意看作是传统企业级厂商之间的一种合作,他们可能是共同去对抗一些新兴的东西,其实我们看到彼此提供的一些产品也都是企业级传统的产品,WebSphere,DB2,SQL Server,都是传统的一些东西,并没有说完全全新的这种产品,但是我觉得你动不动就说全新的产品对于这些老的企业级厂商并不适用,他们可能需要一种更适合他们的渐进的变化的手法和趋势,这是双方整体合作的基本情况。

杨昀煦:所以说它现在开始发展企业级云业务以后,是不是说明IBM的重心转移到这方面了,或者您分析一下它现在的发展战略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效民:其实IBM自身云的增长也是很可观的,有两位数的增长,在它第三季财报中我们能看出来它在云方面的投资开始有一些比较好的,更好的回报了,因为以前其实云的业务都是一直在增长。

所以说可能这次更需要以更大的触角来去更好地平滑地帮助IBM既有的客户实现云的转型,其实有些用户可能原来是IBM的用户,可能是IBM产品的一些忠实的粉丝,但是可能在云的时代觉得IBM有些落后了,他们可能会采用非IBM品牌的云,比如说微软就是一例。

当然IBM和微软现在共同的竞争对手,或者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对手是AWS,从这一点来说你不能说微软跟IBM之间不是竞争关系,但是可能你敌人的敌人就是你的朋友,他们最大的敌人都是AWS,在彼此看来都是敌人的敌人。

所以说我觉得这是双方走在一起的很根本的原因,而且我也坚信一点,就跟很多人和人之间,在人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情景,我们俩先合伙把你干掉,像三国,干掉一个咱俩再分天下,或者说咱俩再一决雌雄,我觉得这些东西我们都要看得现实一些,这种商业上的合作你不能说单纯以敌友来去分析,关键还在于利益,这个利益还是非常重要的。

人和人之间你不能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必须看永恒的利益,这个分法在人和人之间我是不赞同的,但是在企业之间它的确是一个,不能说是基本的守则,但是它应该是一个很常见的原则。

杨昀煦:因为之前它出售了芯片的制造业务,我对硬件还是比较感兴趣,它们俩在软件上合作以后,IBM和微软在硬件上会不会也有一些相应的合作?

赵效民:应该不会,硬件目前来看除非微软想用,说微软的Windows Azure说你这个东西不错,我还是想用你的Power,用Z,IBM肯定欢迎。但是IBM现在还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请求,基本上还是属于IBM自己的SoftLayer和CMS给自己硬件一个天地,因为我们现在要强调,你一谈到IBM的服务器它已经没有X86了,它就是Power,Power8两个系列,S系列和E系列,是不是能出现在其他品牌的云里边,我对此近期肯定不看好的,这并不是说,绝不是说IBM不愿意,而是现在很多人没有这个需求。只有Power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可,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丰富越大的时候,可能才有这种大规模的像这类著名的品牌,甚至包括AWS可能开始对Power感兴趣。

杨昀煦:不管它们俩是合作还是对立着,都是基于利益的方面,看利益走向是什么样,然后两个人再决定合作还是我们对立的。

赵效民:没错。

【37:30】

杨昀煦:战略就非常重要了,咱们就进入下一个话题,转得好生硬。

赵效民:下一个话题也跟利益非常相关的。

杨昀煦:非常相关,是关于EMC的,它是特别着急就有这个新计划推出了,是一系列的新计划,您对这个计划是怎么理解的?它是财报发布之后着急忙慌发布的这个计划。

赵效民: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计划其实是它对VCE公司这次收纳,这次收纳成为了EMC联邦中又一个重要的支柱,我们知道EM联邦里边,当然EMC是老大,有VMware,有Pivotal,有ISA,现在进来一个VCE,VCE其实原来是VMware,思科,还有EMC的合资公司,专门是做Vblock的集成系统这样一家硬件厂商,严格来讲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硬件厂商,一般来讲,因为它交付外乎其实就是一整套的硬件体系,但是这硬件体系已经具备了完整云的和虚拟化的软件的堆站,现在我们都愿意称它是一个融合系统,这次EMC收购了这个,因为VMware本身就是EMC的子公司,这次思科据说在VC里面有35%的股份,这次只保留了10%,剩下25%由思科回购了,收购了,成为了这样一个新的业务。

所以说这次我们听说大的背景,很多分析师还有股票持有人希望EMC做分拆的,把VMware分拆出去,然后让EMC联邦各自为战,甚至他们有时候说以后还要Pivotal出去,所以说这次EMC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告诉大家我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可能还会有自己未来新的业务模式出来,因为我们可以看到EMC本身它一直是做存储起家的,VMware专门做软件,做虚拟化,做云,Pivotal做PaaS,还有大数据分析平台。RAC做安全,相对来说离得远一些,在EMC大家对它的那个最大质疑,说你在未来环境里面你怎么去竞争呢,现在大家谈这种超融合系统,融合系统,虽然说你支持了VMware的EVO体系,但是你未来这种到底怎么做,是什么情况。

所以这次EMC把VCE收了,VCE是做融合系统的,大家一看EMC真正就开始出售融合系统,以前说通过VCE来去做可能还藏着揶着,左顾右盼的,现在就已经明目张胆,我就要做这块市场。未来会不会有新的一些股权的变化还不好说,现在思科还保留10%,而且里边作为融合的基础设施来讲,最主要的这些服务器和网络还都是思科的,存储是EMC的,软件堆站是VMware的。所以说这么样一个合作体系未来还会保留一段时间,但是最终是不是EMC就会进一步把思科踢出去我们都不好说,但是我觉得EMC至少告诉大家我现在这个体系更完整了,你还让我分拆吗,我现在已经体系很完整了,我现在有自己的软件,有自己的PaaS,有大数据,还有这种融合的基础设施,我还有自己单独很强的产品线,存储产品线,这个我觉得是EMC未来一种新的业务起点,所以说它这次花了很大力气来去做说明还有高调去愿不,我觉得就是给华尔街看的,就是给那些分析师看的。

杨昀煦:如果它要是做得像您说的把生态系统完善以后,也是积极跟别人合作,为什么不干脆就把VMware卖出去,反正你也是做这些的,我也是做这个的,它是怕竞争太强烈是吗?

赵效民:其实在EMC内部分歧已经有了,VMware也开始去染指存储领域的业务,我们也知道EMC本身也是一个很传统很著名很有统治力的存储厂商,但是它也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这种软件定义存储的冲击,软件定义存储一个根本的,我觉得它的杀伤点在于说它可以用很便宜的存储架构,硬件的一个架构,通过一个软件功能的提升来实现传统这种中高端,甚至高端的存储能力,咱先不说性能,说能力,这个是对传统以存储系统本身而生存的厂商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还记得我们有一段时间,有一次《云云众声》提过EMC本身内部的高级软件业务副总裁就已经被替换掉CEO的助理了,所以说EMC内部那些各个部门的大佬们其实对这个事还是有抵触的心理,这个我觉得可能跟一个公司的一系列的因素是相关的,比如说你公司内部的考核机制,你内部的运行的这种流程管理,制度,还有你跟分析师之间的关系,你对股票承诺,对股东们的承诺,可能都是有关系。

所以说它有时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各行各业的理解和配合,如果不配合在公司内部的部门头头可能要为自己的不能说短期利益,要为他部门的生存而去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这个时候可能会扼杀发源于本身的一些创新和新的一种业务可能。但是,这些东西你不做别人会做的,有些东西你不自己来去大张旗鼓地革新,人家可能会把你给革了。所以说VMware也是这样,VMware自身也要发展,服务器虚拟化基本上快到头了,我不是说它技术本身,而是它营收的这种天花板已经到这了,后边开始往云发展又开始往EOC,往这方面发展,往基础设施的层面要扩展到网络扩展到存储。

像他们今年最新的VMware的财报也是很喜人的,它增加了100多个NSX的软件定义网络的客户,新增加了两个千万美金级大的客户,所以说它自身也要为它的股票价值提升来去做,所以说这样的情况对EMC它其实也是一个挺纠结的,可以感觉是挺纠结的,你想成长,而且EMC它自身的股票价值很多还来源于它拥有80%VMware的股票。

其实股东希望把VMware放出来,有的人说是放出来是因为VMware会拖累EMC,但我觉得VMware好像应该能有一个更好的增长点,我个人看法,我觉得EMC以它现有的套路,以它自己单纯的产品线来讲发展的这种可预期的前景可能不如VMware,VMware如果走得足够坚决,稳准狠的话,它的发展空间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从这点来说EMC还是非常想希望把它这几个兄弟牢牢控制在一起,能给股东们一个姿态,我正在转变,我正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完善自己的产品组合,我会进一步提升我的股票价值让你们满意。

杨昀煦:因为他们就在VCE的合资里面,谁能保证说EMC有这个野心的同时,想一把抓的同时思科不这么想呢?

赵效民:因为思科它还在跟NetApp合作,跟NetApp有一个FlexPod,FlexPod现在其实是市场上基础设施的一个领军人物,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合作,FlexPod其实跟VCE 的Vblock本质上是一样的,其实大家都用的是思科的刀片,或者是思科的服务器加上思科的网络交换机,存储就不一样了,存储这边是NetApp那边是EMC,在软件堆件FlexPod既能支持VMware,又会采用微软的Hyper-V,Vblock顾名思义它只能用VMware的东西,所以说思科除了VCE还有FlexPod,但是EMC和VMware除了VCE就没有其他的这样更紧密的很知名的融合系统的平台了。

所以说,我觉得思科下一步肯定也会有动作,因为它觉得在VCE本来它想掺和的话,跟VMware已经打得很激烈了,尤其像网络,虽然说VCE里面用的网络包括软件方面用的还是思科的,双方的这种关系可能就越来越微妙了,所以说这次为什么思科敢放手25%的股份,肯定它是有自己新的打算。

杨昀煦:所以您觉得现在EMC这么大的动作它是有把握给投资方显示自己能力的情况,还是它逼到那份上了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呢?

赵效民:我觉得它更愿意让股东相信它有这个能力,它一直会是有这么一个打算,所以说当然它希望说,因为它要拥有VMware,VMware大家都认为它是未来的微软,在企业级里面,你想想如果你底下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孩子,你说你愿意给它割舍出去吗,这个肯定。

但是是不是说它事与愿违,会不会没有达到它的目的,我觉得都说不好,股东的想法有时候你很难揣测,好比说IBM挺好的一个公司,2011年宣布一个五年计划,说到2015年股票的价值每股收益要达到20美元,当时的每股收益十一点多美元,这么着等于绑在一个很死板的方向上,我们都得为这个数字去服务。所以说IBM这个转型很不顺利,现在可能有所起色,但是我真的觉得它太坎坷了,IBM这个公司。

EMC其实现在大同小异,虽然说它们自己没有给自己定一个什么计划,但是华尔街这些分析师还有股东们对它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希望有更高的回报,有更快的回报,是这么一个情况。

杨昀煦:所以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苦其心志,不断斗争,我们今天到这。如果您还有一些没有看透的东西,还可以到我们至顶网来搜文章,文章报道非常全面,短短时间可能说不太清楚,不要像在雾霾里一样,身在迷雾中一样弄不清楚,今天就到这儿。

赵效民:好,也祝各位网友周末愉快。

杨昀煦:周末愉快。要有雾霾就在家呆着,没有雾霾趁机赶紧出去玩,谢谢各位,再见。

赵效民:再见。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