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云平台发布: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

[摘要]1秒,2秒,3秒……据听云平台(www.cntingyun.com)观测:在移动应用出现性能问题导致延时响应10秒后,有近5%的真实用户放弃使用该应用,并永久离开。而应用性能问题出现的频率与错误种类却绝对超乎你的想象,听云平台对5079个不同机型、1172种操作系统以及18家运营商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应用性能问题组合超1亿零700万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导致用户流失的性能问题是什么。
       1秒,2秒,3秒……据听云平台(www.cntingyun.com)观测:在移动应用出现性能问题导致延时响应10秒后,有近5%的真实用户放弃使用该应用,并永久离开。而应用性能问题出现的频率与错误种类却绝对超乎你的想象,听云平台对5079个不同机型、1172种操作系统以及18家运营商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应用性能问题组合超1亿零700万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导致用户流失的性能问题是什么。听云平台监测发现有十种应用性能问题最具危害,将之定义为应用性能黑洞Top10。

一.移动应用性能问题种类汇总分析

你知道么?据听云平台观测分析,在数千种流行机型、繁多的操作系统以及多达18家运营商的无序组合环境下,竟有超1亿零700万种应用性能问题,这些错误各不相同,但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那就是让你的用户放弃应用,且永远流失。

二.移动应用性能黑洞Top10

过亿数量的应用性能问题使开发者无从下手,听云平台根据真实监测数据统计发现,在这些应用性能问题组合中,有十种应用性能问题危害最大,是导致用户流失的罪魁祸首,分别为:连接超时、闪退、卡顿、崩溃、黑白屏、网络劫持、交互性能差、CPU使用率问题、内存泄露、不良接口。

听云平台发布: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

听云平台:移动应用性能黑洞Top10

三.Android与iOS性能问题导致用户流失(每日)

根据听云平台监测数据表明:每日由于十大应用性能问题所造成的用户流失达活跃用户的5%,其中Android系统每日用户流失占比61%,iOS占比39%。

四.移动应用联网性能问题Top10

据听云平台监测数据显示,连接超时、建立连接失败、解析失败、运营商劫持、连接方式、运营商互联网、第三方链接、CDN服务故障、网络信号不稳定、网络连接被重置是移动应用联网性能问题Top10。

听云平台:十大移动应用联网性能问题

五.全国移动联网方式比例

据听云平台观测显示,全国移动联网中有73%的用户使用WiFi联网、3G用户其次,占比17%、2G用户为8%,目前仅有2%的用户使用4G联网方式。

听云平台发布: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

听云平台:移动联网方式

六.全国各地移动联网性能排行

据听云平台根据全国范围监测数据表明:港台地区移动联网响应时间最短,不足1秒,而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移动联网速度较慢。

听云平台发布: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

听云平台:全国各地联网性能排行

七.应用性能黑洞导致用户流失走向

据听云平台监测数据表明,每日因为性能问题导致活跃用户流失率达5%,其中有32%的用户选择竞品,9%的用户直接卸载应用,59%的用户会选择冷处理,而开发者却一无所知。

听云平台发布: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

听云平台:应用性能黑洞导致用户流失走向

八.移动联网响应时间与用户流失比例

1s:5%的用户选择离开

3s:17%的用户选择离开

5s:27%的用户选择离开

听云平台发布: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

听云平台:用户随响应时间增加而流失增加

Tips:移动应用联网响应时间是决定用户去留的重要指标,听云平台建议开发者通过使用专业的应用性能监测平台,把响应时间控制在1s为最佳。

九. 开发者对应用性能监测平台认知调查

目前中国仅有6%的移动开发者在使用专业的应用性能监测工具来实时发现自己应用的性能问题,其中iOS开发者更为重视应用性能监测”,截止目前,还有69%的移动开发者让自己的应用在上线后“裸奔”。

十.关于听云

听云是国内最大的应用性能监测平台,听云拥有20万个遍布全国的真实用户节点,平台每日帮助监控超100亿次真实用户请求,每天发现用户性能问题超过15万个。每天可为开发者留住用户175万个,挽回损失1400万元。包括BAT在内,Alex排名前100企业有79家使用听云

十一.关于基调网络

基调网络Networkbench是专注互联网的APM(应用性能管理)产品提供者,其新一代APM产品、服务简化关键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APP系统的管理,实现性能监测、故障定位、问题诊断,帮助将关键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推向极致,帮助实现快速可持续开发,确保关键应用系统的最佳表现。

基调网络曾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最佳SaaS软件服务创新奖”、“优秀云计算第三方监测服务提供商”等荣誉。其首创”首屏时间“性能指标被工信部采用为衡量应用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