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成立

[摘要]由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提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60家单位发起,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联盟)于4月16日正式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CEC)董事长芮晓武、中国工程院沈昌祥、倪光

由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提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60家单位发起,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联盟”)于4月16日正式成立。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CEC)董事长芮晓武、中国工程院沈昌祥、倪光南、蔡吉人、何新贵、庞国芳、费爱国等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民政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领导,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等国家信息安全专业机构领导,可信计算产业联盟会员代表,以及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等兄弟联盟代表、主流媒体等共约15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杨学山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杨学山指出:可信计算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的成立是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可信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事件。杨学山对联盟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联盟要发挥会员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优势,切实把业界的科研、企业、应用单位等各方力量整合到平台上,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应用推广、加快产业发展。二是联盟要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系统提供支撑,实现主动防御,有效提高自主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希望联盟在做好管理协调、组织技术研发和推动产业发展等工作的基础上,秉持开放性,提升战略地位,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可信计算产业做出贡献。

沈昌祥院士回顾了我国可信计算的发展过程,他指出,联盟的成立是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之急需,我国在可信计算方面已具备世界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成立联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和时机。沈院士寄语联盟,要通过创新推动联盟发展,在联盟内建立行政指挥系统、技术指挥系统和保障支持系统协同运转的运营机制,成为国内产业联盟创新典范,成为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主力军。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可信计算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密码为基础、芯片为信任根、主板为平台、软件为核心、网络为纽带、应用成体系的可信计算技术框架,理论和技术水平都居国际前列。但总体而言,可信计算技术还只在少数领域得到应用,主要原因是可信计算技术涉及到芯片、主板、整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开发可信系统架构需要信息系统中各个软硬件部件的适配和协同。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沈昌祥院士提出了成立可信计算联盟的设想。经过9个月的筹备期,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等政策文件,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联盟成立。

联盟成员单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60家发起单位涉及到国内可信计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产学研用”各界。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既有生产企业,还有科研院所、部门与行业用户,甚至包括政府采购领域媒体、投资平台等。经过选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工程师程春平任联盟理事长,31家会员单位任联盟理事单位。

联盟旨在依托联盟成员构建高效、互补、良性循环发展的可信计算产业链,打造可信计算技术发展应用的良好生态环境,推动可信计算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提升我国IT产品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水平。除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整合产业链、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等通常的联盟功能外,可信计算联盟还具有一系列显著特色,特别是其“超豪华”专家阵容,显示出了联盟的与众不同:联盟成立大会后立刻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联盟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由16位院士组成;主任委员为沈昌祥院士,副主任委员为倪光南、陈左宁、吴曼青院士。

产业联盟成立后,将在国家主管部门领导下,针对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加快协同攻关,面向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抓紧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切实为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