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线下POS停业引发三问

[摘要]8月27日,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宣布:“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

8月27日,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宣布:“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

“支付宝这样做是在指向银联,对线上、线下支付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垄断’做出全面反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支付宝停止线下业务,与支付宝认为线下支付环境的非市场化有关。

但亦有支付行业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支付宝的线下POS业务根本没有做起来,交易量很少。”因此支付宝趁机关掉业务,终结一个错误的业务策略。

此前,银联在近期董事会会议上提出了一份内容涉及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的议案。

不过,支付宝只是通过官方微博“含糊其辞”的方式发出声音。对于本报的询问,支付宝方面并未透露线下POS业务的成本与盈利细节,也未就所谓“众所周知”的原因做进一步解释。对于所谓“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否与银联有关,银联方面对本报表示,不方便做出任何答复。

问题一:“死”给银联看?

在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看来,支付宝在做的是一项所谓的“反垄断”努力。

本报获取的银联在近期董事会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显示,银联工作目标是“201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统一上送银联转接”;“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见本报8月26日《百亿级“蛋糕”面前 银联与第三方支付的直连争夺》)

这份议案被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视为银联将推行线上支付的非市场化运作,而银联商务接近半数的市场份额以及既定难易的“7:2:1”POS收单分成比例也被该人士视为线下支付环境的非市场化。

赛迪顾问《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显示,2012年银联商务以45.9%的市场份额领军第三方支付行业。

不过,对外界存有的对“银联商务”市场份额的质疑,有业内观点称,对于线下银联卡支付系统来说,银联商务、所有有收单业务的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工作,遵守的都是一套公开、统一的行业规则和价格水平,银联商务并没有在规则上被网开一面,或是在价格水平上获得任何优惠。

“市场是开放的,银联商务也是自己去竞争客户的,线下POS环境的发卡、转接清算、收单的分成比例是发改委牵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定的价格。”上述支付业内人士认为“垄断”是市场的过度解读,而支付宝的动作不乏其战略调整本身的原因。

投资分析师吕商昨日对媒体表示,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是“壮士断腕”,誓不向银联低头,捍卫了支付宝的尊严。

“这哪里是‘断腕’,无非是截掉一个‘节外生枝’。”上述支付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支付宝而言,真正赚钱的业务还是线上收单和转接清算的大盘子。

问题二:线下POS业务怎么了?

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称,两大原因促使支付宝选择动线下POS的这步棋。

“第一,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做线下收单,都是付出大于回报的。”他补充道,“说白了,就是基本没得赚。”

他表示,在POS环境里既定的7:2:1分成模式里,银联获取了“1”的部分,但付出的成本并不大;收单机构获取“2”的部分,但要投入所有的机具、多方洽谈、帮助电商硬件升级等,“付出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

“第二,支付宝意在创新出他自己的一套体系。”该人士表示,支付宝在线上收单环境下“老大地位稳固”,对商户和发卡行都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而在线下环境,不得不服从银联制定的规则,没有创新空间。

而这第二点,也印证了支付宝在其微博声明中提及的“在支付创新的探索上,永远不会止步”。

“线下POS战略不算成功。”支付宝内部接近该项目的人士向本报记者称,支付宝POS终端是与国内POS终端生产商联迪合作生产,目前的量级在数千至上万,并未达到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

据本报记者统计,目前,京东、当当、苏宁易购、易迅网、凡客、1号店等B2C电商,在国内主要城市均已普及POS机货到付款服务。除了支付宝,快钱也在去年进入COD领域,在宅急送的全国范围内铺设上1万台快钱P O S终端。据快钱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宅急送、微特派等快递公司,以及30多家为当当提供货到付款服务的快递公司在使用快钱COD解决方案。

“短线来看,支付宝物流POS战略,希望解决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同步,也将更多B2C电商与物流企业纳入生态链。”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认为,虽然最初的设想很美妙,但支付宝POS战略首先遇到定位问题:对于顾客而言,这不是必需的购买体验,其完全可以选择网上支付、货到付款等方式;对于物流企业及网上商户而言,这也不是唯一的选择,还有许多其他的收单合作方。

“停止POS机线下业务也是出于支付宝本身的战略需求。”王祺进一步分析称,在阿里金融的整体战略中,虽然希望渗透到线下,打造金融支付的O2O闭环,但相对于庞大的线上支付业务,POS线下业务量小、投入大,颇有点“鸡肋”的意味。一旦外部政策环境等向不利方向改变,“鸡肋”是最容易被舍弃的。

“支付宝的POS战略更像一次试错之举。”一家涉及线下收单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认为,线下收单其实是一项“脏活累活”,必须有部署在各个层次的地面团队,支付宝暂时还没有管理线下团队的基因和能力;但它正好发现自身的长处,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创新。

问题三:POS支付方案如何善后?

支付宝在2012年3月19日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原定计划在三年里投入5亿元,对POS机投放量也将达到6万台,基本覆盖一二三四线城市。对于目前支付宝的成本投入和机具投放进程,支付宝方面并未给出官方答案。但从支付宝公司副总裁樊治铭去年初透露的工作计划估算,目前支付宝或已在这一项目上投资过亿,全国布下终端数万台。

对于这些业务,未来如何善后?支付宝方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POS机具的投放主要集中在四大块业务对象上:采取货到付款模式的电商、和电商有合作关系的物流公司、线上订单线下支付的航旅类(酒店、机票)客户以及一些交易金额较大无法在线上完成全额支付的汽车、房产公司。

“我们会找1~2家银行,把收单业务转给这些银行经营。”支付宝方面表示,不会让已经与之合作的商户业务中断。

“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并不意味着线下的支付宝POS终端失效。”昨日,一名支付宝高管向本报透露,这部分业务将寻找合作方接手,而合作伙伴可能是一家银行;但目前正在洽谈中,更多细节不便透露。

由此来看,支付宝已经砸下的上亿投资,一部分要靠其业务经营一年半来的收益弥补,另一部分要靠其业务转让来抵补。但有业内猜测认为,支付宝在这一块业务上的盈利情况并不妙,而业务的前三年,则是投资较大时期。

“我们主要做线下的电商收款和小微商户。”当时,樊治铭向本报记者表示,支付宝POS支付方案的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与电商企业合作,打通与电商合作的不同的物流公司;另外一种是与不同的物流公司合作,借此打通与电商企业的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