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默离任后微软五大战略重心:将投身移动

[摘要]微软日前宣布,已经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十二年之久的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将在12个月之内退休,微软董事会方面则已经启动了新任CEO的遴选程序,并宣布成立了包括微软董事会独立成员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和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内的专门委员会来物色鲍尔默的继任者。


       微软日前宣布,已经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十二年之久的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将在12个月之内退休,微软董事会方面则已经启动了新任CEO的遴选程序,并宣布成立了包括微软董事会独立成员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和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内的专门委员会来物色鲍尔默的继任者。

在此,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看看鲍尔默的离任对于微软以及公司的未来产品将造成哪些影响。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鲍尔默的大嗓门已成为了微软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标志,而这一标志恐怕还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取代。目前,我们尚不能确定谁会成为鲍尔默的继任者,但鲍尔默已经在自己的声明中清楚的表示:“微软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在在这一岗位上任职更长时间,且继续带领微软前行的首席执行官。”

长期以来,鲍尔默一直被外界所质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将所有赌注压在Windows 8操作系统身上,他希望通过此举帮助在公司继续熟悉的市场上保持统治地位。与此同时,他却迟迟没有在新的利润领域采取积极行动。

投身移动

其中,Windows Phon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iPhone发布之前,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智能手机的巨大潜力,但在此之前微软事实上已经推出了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一系统的使用虽然并不方便,但至少也拥有着类似于智能手机一般的巨大潜力。

但令人错愕的是,微软随后将自己的发展重心放在了其它地方,这也让苹果和谷歌凭借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后发制人。在那个时候,微软试图通过Kin手机系列进行还击,但现在还有人记得这一产品吗?

最终,Windows Mobile 还是被Windows Phone所取代了,但系统的首个版本Windows Phone 7的表现远远称不上出色。之后,微软又陆续发布了几个更新版本,其中包括Windows Phone 7.5、Windows Phone 7.8以及目前的 Windows Phone 8。

近几个月来,Windows Phone发展速度颇为不错,但这距离其首个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版本的发布已有三年之久。而且,如果微软希望能够真正对iOS和Android构成威胁的话,前者就需要在关键市场的新兴市场展开更大投入。需要指出的是,Windows Phone起初的支持者只有诺基亚,随后三星和HTC等少数手机生产商才开始生产了部分采用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机型。然而,随着鲍尔默即将退休,其继任者恐怕需要对微软的硬件和Windows Phone业务花费更多心血才能使公司的重心重新转移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

对此,许多行业分析师纷纷给出了“传统PC已死”的概念。因此,如果微软希望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某些市场中获得领先地位,而不是再继续跟随竞争对手步伐的话,该公司就需要将更多资源投向硬件和Windows Phone业务。

或许,微软也可以借鉴自己针对Surface平板电脑所采取的做法(尽管最后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那就是自主生产手机。不过,这一做法可能会让微软与诺基亚产生摩擦,并使其他一些正在考虑采用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手机生产商打退堂鼓。

也许有人会说,微软在之前的Kin系列手机上已经尝试过了这一做法,但毕竟现在的微软已经拥有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与此同时,微软自主生产手机也可以激发手机生产商基于Windows Phone手机的设计灵感。

避免边缘化

考虑到鲍尔默此前已经公开承认Surface RT平板电脑产能过剩的情况,继续效仿Surface平板电脑上的做法自主生产手机听起来或许是一个可怕的想法,但微软在平板电脑和手机领域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关联性。所以在外界看来,微软不是该市场的统治者,也没有能力生产出一款出色、能够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因此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忠实用户。

或许,这恰恰是鲍尔默在任期内受到批评的最大根源所在。微软在他的领导下发布的几乎每一款产品都成功进行了更新换代,但该公司在创新上却显得十分乏力。在可穿戴计算机设备领域,微软在保持相关性和消费者曝光率方面的做法也同样有待提高。比如,当你想到可穿戴技术的时候,有哪些公司会跃入你脑海?恐怕很少有人会首先想到微软。

此外,在类似车内集成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微软也需要在“后鲍尔默时代”做的更多。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