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战:亚马逊IBM谁是赢家?

[摘要]“蓝色巨人”IBM几十年来一直是计算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但是半路杀出的亚马逊却对IBM构成了意想不到的威胁,甚至打败IBM、赢得了美国中情局(CIA)的6亿美元云计算服务合同。路透社日前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亚马逊与IBM等IT巨头之间的“云端之战”,而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亚马逊的华丽进化和迅猛发展。

“蓝色巨人”IBM几十年来一直是计算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但是半路杀出的亚马逊却对IBM构成了意想不到的威胁,甚至打败IBM、赢得了美国中情局(CIA)的6亿美元云计算服务合同。路透社日前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亚马逊与IBM等IT巨头之间的“云端之战”,而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亚马逊的华丽进化和迅猛发展。

AWS推动亚马逊股价

虽然IBM已经成功上诉并让中情局推迟了合同的签订,但是亚马逊已经从一家在线零售商变身为能为大公司和政府机构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的公司,而这一转变推动了亚马逊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虽然亚马逊并未透露其云计算服务AWS的财务数字,但是华尔街认为这项业务的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都超过了亚马逊的零售业务。

JMP证券的分析师罗恩•乔西(Ron Josey)认为,AWS是亚马逊股价走强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软件及IT行业的投资者正试图弄清AWS的业务规模以及评估它对该行业的影响。

IT巨头应对AWS冲击

IBM在企业IT领域的地位根深蒂固,并且可以凭借业内领先的研发经费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捍卫其地位。但是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亚马逊已经让甲骨文等其他公司不可小觑。

亚马逊在2006年率先进军公共云计算领域,向企业出租计算、存储、数据中心等服务,此类服务通常比企业自建基础设施更廉价也更灵活。

亚马逊已经积累了一批知名大客户,包括三星、辉瑞、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太空署,等等。

AWS的迅猛增长让亚马逊成了“行业公敌”——今年6月,连续两个季度销售额下跌的甲骨文宣布与宿敌微软和Salesforce.com开展合作,以此作为对AWS的反击。

投资机构Cowen & Co的分析师科尔比•辛尼萨尔(Colby Synesael)认为,亚马逊正在对IT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而IBM等巨头已经开始对此做出反应。辛尼萨尔的研究对象包括Rackspace——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年收入有望增至100亿美元

亚马逊从在线图书销售起家,但是在过去几年内已经将业务拓展至平板电脑和视频等领域。分析评论人士们认为亚马逊在支出方面几乎不考虑底线问题。

但是,亚马逊的股价在7月16日创下了309.39美元的历史新高,并且在今年已经上涨了22%以上。相比之下,甲骨文的股价在今年下降了4%,而连续5个季度销售额下降的IBM股价在今年上涨1%。

AWS本月对其热门服务之一EC2采取大幅降价,竞争对手Rackspace的股价立刻下跌,而该公司今年以来股价跌幅已达45%以上。

有分析师认为,AWS业务目前的年收入至少为20亿美元,并且有望在未来数年内达到100亿美元,其部分增长将来自政府部门云计算开支的增加。

IBM百般阻挠难挡投资者看好AWS

IBM与亚马逊争夺中情局合同一事,让华尔街对AWS信心大增。

根据美国审计总署(GAO)出具的一份报告,五家公司参与了中情局合同的竞标,它们是AWS、IBM、微软、AT&T以及另一家名称不详的公司。

AWS赢得合同之后,IBM提出了强烈抗议,促使美国审计总署出具上述报告并要求中情局就合同中部分内容重新进行谈判、再给IBM一次机会。

但是美国审计总署也指出,AWS的方案更有优势。

“从每一条技术标准来看,亚马逊都比IBM得分更高。”研究机构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师卡洛斯•科吉纳尔(Carlos Kirjner)如是说道。

根据美国审计总署的报告,中情局“严重”担心IBM提供“自控规模”(也就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自动增加或减少运算力)功能的实力。

“自控规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功能,能把它做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多,但是亚马逊做得很棒。”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云计算分析师凯尔•希尔根多夫(Kyle Hilgendorf)说道,“我认为,没人觉得IBM拥有更好的云计算服务。”

IBM的发言人克林特•罗斯维尔(Clint Roswell)声称,政府对中情局方案的评估“有失准确”。他同时强调了IBM在企业级云计算领域的实力,并表示IBM有信心满足中情局对云计算服务的要求。

亚马逊和中情局的发言人都拒绝就中情局云计算合同发表评论。

IBM今年6月以20亿美元收购了AWS的竞争对手SoftLayer Technologies,而IT咨询机构Ptak Associates的比尔•莫兰(Bill Moran)认为这有助于为IBM争取中情局合同增加优势。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