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Uber入华:亟需“中国式商业智慧”

[摘要]“打车难”的问题,推动了各类加价打车软件的兴起  眼下大热的美国打车应用Uber正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打车难”的问题,推动了各类加价打车软件的兴起

“打车难”的问题,推动了各类加价打车软件的兴起  眼下大热的美国打车应用Uber正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据美国科技博客TheVerge报道,Uber本周启动招聘,计划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首尔、班加罗尔和奥克兰等亚太城市开设分部。这些岗位的主要职责是拓展Uber在本地市场的业务,负责物流、客户支持、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社区管理、社交媒体和公共关系等事务。

我并不看好Uber的入华前景。抛开与国内数量众多的打车应用的竞争不论,Uber的模式已经决定了它并不适合在中国推广。

Uber最早面向的是个人闲置的高端私家车,主要是各种豪华车型(也就是“limo”,车身通常为庄重的黑色,所以Uber将其称为“Black Car”服务,不是中国人印象中的“黑出租”),以及SUV。直到去年9月,Uber才开始支持出租车。

Uber起初把突破点放在闲置私家车上,一方面瞄准了一个潜力巨大的空白市场,另一方面也规避了与出租车公司抢食,引来政府监管的尴尬。根据《纽约时报》去年7月的一篇报道,Uber在美国市场的增长速度保持在每月20%至30%之间,受到广泛欢迎。

面对死水一潭的公共交通系统,Uber的诞生可谓一场“破坏式创新”。它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在B轮融资中,它获得了来自Menlo Ventures、高盛和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的3700万美元投资,业务也已推广至21个城市。

但在中国市场,Uber无论在私家车还是出租车领域,恐怕都要栽一个大跟头。

先看私家车领域。在我国,私人未经许可不得经营机动车载客业务,出租车经营许可由政府垄断,授权各大出租车公司运营。如果有人装了Uber应用就开始上路拉活儿,对不起,这种行为就是真正的“Black Car”了,也就是黑车。

再看出租车领域。国内的打车软件还没形成气候,只是刚刚有了点儿起色,就已经遭遇围剿。首先是深圳要求出租车司机删除打车软件,随后打车软件的四大“根据地”北京、上海、武汉和杭州纷纷响应,萌芽期的打车软件市场一时间风雨欲来。

反对者的理由有哪些?

1、 打车软件鼓励加价打车,违反了禁止私自加价的规定,最终会导致不加价就打不到车;

2、 打车软件让出租车司机更加方便地“挑活儿”,加剧高峰期打车难;

3、 打车软件导致司机频繁接打电话,在车内加装电子设备,影响行车安全;

4、 ……

当然,你可以逐条加以反驳。但打车软件在面对这些理由,只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感:自己只是一个创业团队,博弈的对手却是强大的出租车公司,以及政府管控那只“看不见的手”。

事实上,Uber在美国也遭遇了类似问题。在波士顿和纽约,Uber曾遭到市政当局的调查,停止服务达数月之久。

换个角度思考:出租车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任何细小改变都会牵动民生。出租车公司需要维护自身利益,政府则需要综合衡量打车软件的社会影响。官方的谨小慎微,必然会导致格外严格的监管。

如果Uber在国内设立分公司,那么他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车主社区”,而是如何疏通与政府的关系,如何消除监管机构的疑虑,以及如何与出租车公司建立分成模式。这已经不再是技术层面的议题,而是对Uber商业智慧和综合实力的考量。

不幸的是,目前来看,出租车行业并不愿意与打车软件开发商平等合作,而是准备自己单干,挤掉这些弱小对手。面对“体制内”的笨重出拳,国内众多打车软件却无力反击,人生地不熟的Uber有何妙手,值得一观。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