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类信用卡”旋风:无卡消费冲击传统模式

[摘要]本报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如果真有这样的产品,我会尝试一下,毕竟,我已经是支付宝6年的用户了,很信赖它。”淘宝V5用户王鹏说。用户的信赖或许正是阿里巴巴有信心推出“信用支付”产品的底气。《华夏时报》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该产品最快将在4月中旬才能正式上线,发售对象为广大买家,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可

本报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如果真有这样的产品,我会尝试一下,毕竟,我已经是支付宝6年的用户了,很信赖它。”淘宝V5用户王鹏说。

用户的信赖或许正是阿里巴巴有信心推出“信用支付”产品的底气。《华夏时报》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该产品最快将在4月中旬才能正式上线,发售对象为广大买家,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可在淘宝购物时进行支付。

尽管阿里巴巴更愿意称其为“信用支付”,但业界却将其视为“信用卡”的另一类形式,认为其产品将打破传统的金融体系,进入信用消费的新时代。

“信用支付”4月上市

作为网购的龙头老大,马云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其新近推出“信用支付”金融服务产品的消息更在金融界引起震动。从其介绍看,该产品功能将覆盖所有8000万的支付宝用户,支付宝则将根据用户交易数据授信,信用额度可用于淘宝购物支付。

公开的信息显示,目前阿里金融已开始对相关数据进行初始化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用户注册时间的长短、网上消费不良记录、实名认证、买家信用等级等核心指标,并根据用户资质分成不同的层级,来决定最后的授信额度,最低为200元,最高可达5000元。

“如果单纯从透支额度来看,这的确和信用卡功能雷同,或者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信用卡。”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但从阿里的角度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叫做“虚拟信用卡”,而更愿意称之为“信用支付”。

在接受诸多媒体采访时,阿里金融公关负责人王彤也一再强调:“这和信用卡没关系,只是我们针对淘宝买家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而这样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这张“信用卡”用且只能用在支付宝。

记者随机拨打了支付宝的客服电话,询问作为买家目前该如何申请该款产品。对此,客服人员的回答是“产品上线最快也要到2013年4月中旬”。在此之前,他们先要进行内部培训,然后才能对该款产品如何申请、申请额度等问题进行解答,但毫无疑问的是,“会根据不同的买家级别有不同的额度,且要分地区。”

记者注意到,按照阿里方面的说法,“信用支付”的业务将首先在湖南、浙江两地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将会向其他省市推广。

阿里方面称:选择沿海省份和中部省份做试点,主要是希望进行对比,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向全国开放。

尽管买家尝鲜需要再等上一个月,但对卖家却早了很多,有消息称,3月1日淘宝网的“信用支付”卖家签约功能就已经提前上线,目前有130万家店铺默认开通。未来,所有开通“信用支付”功能的卖家,商品页都会出现相应的LOGO,消费者只要在开通此功能的商户处就可申请“信用支付”。

冲击传统金融体系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的人就不难发现,在阿里推出的这款“信用支付”产品中,除了无卡消费外,无线客户端支付也是其亮点之一。

这正是目前银行卡的发展趋势。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高达1511.4亿元,同比增长89.2%,而2013年,这一领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早在此前,招行行长马蔚华就曾提出:将在未来几年内“消灭信用卡”,将信用卡和手机合一,其瞄准的也是移动支付的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阿里巴巴凭借强有力的网络平台,凝聚了庞大的客户资源,一旦进行深度的客户开发,前景相当值得期待。

不过,在张萌眼里,支付宝推出的这款“信用支付”产品更多的是在支付领域推出了一款创新型的产品,突破了纯粹支付的范畴,扩张到信用及信贷消费的领域。“对于业界最大的冲击就在于从概念和模式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3月6日,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阿里对于逾期和坏账的风险都将由阿里巴巴在重庆成立的商诚担保公司承担,一旦客户在超过38天免息期后不还款,那么须与信用卡类似全额罚息,利率为基准利率的一半。而已经签约的商户每笔信用支付交易收取的服务费,也与信用卡大体一致:淘宝为1%、天猫为1%,目前优惠期为0.8%。胡晓表示,对于这款创新的产品,他们的预期是今年的规模在4亿到5亿之间。

实际上,此次的“信用支付”并非是阿里金融首次在支付领域的创新。

2012年10月,阿里巴巴旗下的外贸服务公司一达通就推出了“阿里巴巴虚拟信用卡”业务,向海外买家提供授信额度。这也与此前马云的说法相一致:“阿里巴巴会重建一个金融信用体系,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面,我们不需要抵押,我们需要信用;我们不需要关系,我们需要信用。”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