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进程评估

[摘要]三网融合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政策布局,在政策推行一年多来,非常需要对融合进程加以评估。

(中国软件网讯)三网融合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政策布局,在政策推行一年多来,非常需要对融合进程加以评估。

  网络与技术融合进程评估

目前三网融合在技术创新与网络融合方面处于快速推进中,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电信运营商除了大力推进光网络敷设之外,还积极探索“智能管道”、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并在个别领域进行试点运用;

有线运营商积极尝试各种双向网技术,积极与IP技术融合(如广州珠江数码、甘肃广电),并借鉴电信BOSS等领域的经验强化自身在支撑体系方面的能力(如北京歌华有线);

广电和电信两个行业在规模、体制方面的差异,导致两个行业技术统一性存在巨大差异(如有线EoC技术的标准分散问题)。而在新兴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目前还尚未看到标准统一性可能。

另外,广播电视台在数字化过程中也面临从以演播室摄录设备为中心的架构向IT网络架构(媒资管理系统)乃至云计算架构的复杂转变,并要求“实现节目版权全流程管理”;但相关进程和探索非常匮乏。

终端融合进程评估

终端融合是从网络融合迈向业务融合的关键阶段,目前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的兴起是视频领域终端融合的重要象征,并将推进业务融合,但严格的监管需求及统一标准缺乏不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体系和有序的竞争秩序,并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方面的深入探索。特别是终端标准化推进工作,目前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

互联网电视与智能电视终端领域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包括终端厂商、牌照商(如CNTV)、软件商(如欢网)乃至内容商(如优朋普乐)在内的各个环节,都力图成为运营主体,但各方无法形成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终端厂商与牌照商更多只是在准入资质方面进行合作——而且主要表现为一次性的牌照费形式,而在更长远的内容/用户运营方面则实际上各自为政乃至处于竞争关系。另一方面,智能电视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不仅体现为视频内容服务的完善,更体现为基于电视的IT应用服务的繁荣。而后者不仅涉及行业标准的推进、硬件厂商与软件服务商/开发商的协作体系,更重要的是实现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的深入结合,并满足以家庭为中心的各种形态文化需求。而目前的互联网/智能电视生态圈不管是对技术标准一致性的推进,还是对在线经济影响力(用户运营)及商业模式的探索,都未能看到深入融合的可能。

  业务融合进程评估

业务融合是三网融合在商务领域的体现,是三网融合进程的直接绩效展现,目前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互联网公司快速构建丰富版权以拓展用户,并不断提升其用户体验和向非PC终端渗透;同时,互联网公司在细分领域也进行有效的创新尝试与融合推进。

电信运营商一方面基于规模经济推进宽带和IPTV应用,同时力图抓住智能管道、云计算、物联网等基于深化开放转型步伐和加快新技术应用,以丰富业务及提高用户体验。

广电行业由于分散运营、网络基础薄弱终端能力欠缺,导致业务单一,整体融合进程缓慢,影响了业务推广成效,但从长远看视频内容/应用创新提供能力及整体运营服务能力是广电行业根本瓶颈所在。

为了扩大用户影响力,主流互联网视频公司都不遗余力地推进跨屏应用,以PPTV、优酷、乐视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力图以客户端乃至直连的方式向电视领域拓展。例如,2011年6月中,乐视网与“迪美视”合作推出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后被叫停)。据说优酷、奇艺等多家视频网站都曾经进行互联网电视的测试。

另外,在内容领域,符合规模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的国家级全媒体资源管理体系和版权管理体系难以确立,同时有效的内容创新机制也尚在摸索之中。与三网融合发展较好的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受体制和意识形态制约供给能力非常薄弱。而在另一方面,快速的技术进步和终端服务能力使得媒介产业迅猛发展,需求空间被急遽放大。这导致了显著的供给不平衡状态,并出现了各种问题,乃至影响到行业结构。例如:在网络视频公司对相对稀缺版权的激烈争夺下,影视版权价格被迅速拉升。

  监管融合进程评估

总体来看,三网融合和政策监管推进方面处于滞后的、过渡性状态,僵持状态多于融合情况;其中广电行业本身受到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约束,难以迅速改变各自为政和资源分裂局面短,对三网融合整体格局部署形成较大挑战。

受到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约束,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新能力大大落后于三网融合与全媒体发展需求。这在根本上束缚了三网融合市场空间与市场活力。

从监管架构看,广电和电信两个行业短时间内难以实质性突破分业监管体系,部门利益和行业利益难以协调,这导致IPTV两级播控监管难以落地(中央统一监管难以成型),试点工作在落地层面上对于三网融合没有实际贡献。

在市场创新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更多的是对现有市场的争夺,在“零和博弈”状态下,不能以用户需求及用户体验为目标在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合作创新的原则下共同深化融合进程。

在广电行业内部,受到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约束,包括国网挂牌、有线省网整合、制播分离、台网联动等在内的重要议题都存在很大体制瓶颈,大大落后于市场竞合需求;

出于对高度的“可管可控”目标的追求,监管机构对于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采取分终端的监管方式,特别是牌照形式对于互联网电视运营采取严格封闭式的监管,将互联网的内容与应用创新隔绝在外,大大打击了行业上下游参与者的热情,并降低了用户吸引力,无法达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及推进信息化发展的目的;

在试点地区业务推进方面,由于目前三网融合还处于分业监管架构,双向进入必须由试点地区工信部地方监管机构和广电地方监管机构分别向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颁发相关业务牌照。但由于双方存在直接利益冲突并且广电机构尚未实现企业化机制改革的情况下,既无法实现IPTV播控平台对接,也难以提供为双方都能接受的、可操作的和有序竞争的双向试点方案规划。

特别是在广电机构在同时具备产业属性和事业属性的前提下,在企业治理方面不能以比较纯粹的企业法人主体进行网络资产整合和组织变革;在行业架构方面,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台、数字卫星和地面电视及CMMB等不同形式的数字电视业务,其政策定位与商业定位及组织运营主体等方面都存在各种矛盾冲突。

综上,我国三网融合领域网络与技术融合进程发展最快,基本与国际同步;终端融合也受市场驱动原因取得相当的进展;而业务融合受到分业监管和资源分配等约束条件更多是原地踏步或少数的个案探索;而由于文化体制等原因监管融合进程最为滞后,并对产业发展进程形成了显著的阶段性制约。

趋势预测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中广研究认为中广三网融合将按照下述三阶段演变。

2013年以前是融合量变期。这个阶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与终端层面的融合,同时在量变后期资本力量开始有所彰显,各种监管矛盾开始体现。

2013-2015年是融合快速变化期。网络技术与终端的融合成果在这个阶段将在业务层面得到较为显著的体现,同时吸引各种类型的资本力量的深度参与。资本力量推动下,快速的业务融合将对监管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其间各种新形式的监管部署和尝试也获得实践机会。

2015以后将是融合巨变期。监管层面经过前两个这个阶段的实践尝试及利益协调,可望在重大领域形成融合监管格局,从而推动整个三网融合领域的激励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

图为:中广研究三网融合重构进程预测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