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应用增长最快 将成全球最大市场

[摘要]中国的移动应用下载量和新应用需求更是迅猛增长,中国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应用市场,全球应用开发者都不可忽视中国市场。

(中国软件网讯)日前,移动应用分析网站Flurry发表分析文章称,iOS和Android移动应用的下载量不断增加,而中国的移动应用下载量和新应用需求更是迅猛增长,中国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应用市场,全球应用开发者都不可忽视中国市场。

以下为原文:

移动应用下载量飞速增加

2007年,苹果用iPhone的问世预示了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移动计算时代给消费者带来强大、网络化的计算设备,他们通过这些设备下载了几十亿的应用。据统计,仅仅在2011年,iOS和Android应用下载次数就有250亿,而Flurry预测,2012年这一数据将会翻倍。

使用iOS和Android设备和其他新技术一样,最早开始于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北美和西欧地区。然而,随着型号较旧的iOS产品价格下降,以及Android设备的生产商提供了更多大家买得起的低价设备,包括新兴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下图显示了移动应用下载如何扩张到美国之外。

2011年1月和10月全球移动应用下载量分布

上图将Flurry Analytics 2011年1月和10月记录的移动应用下载数量进行了对比。Furry记录了12万多种移动应用,每月下载量超过200亿。绿色区域显示了主要移动应用市场美国的应用下载量。尽管10月美国的应用下载数量是1月的两倍,但它在总数中所占份额却由55%下降到了47%。这表明,世界上其他地区移动应用发展速度超过美国。除美国外下载量前十的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10月的总下载量是1月的2.7倍,所占比例由28%上升到了31%。同时,其他地区下载量所占比例由17%上升到了22%。在这些国家中,有一个国家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全球最多的手机用户

人们通常会把中国和高产量的廉价制造业联系以来,但中国也正成为世界最有前途的消费市场之一。今年早些时候,彭博社报道称,中国2010年的国外直接投资增加到了106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沃尔玛公司联合投资了5亿多美元用于网络零售,还有很多类似公司的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称,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高于日本、德国和法国。同时,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10年11月发布报告,预测10年内,中国中等收入和富裕消费者的数量将上升两倍,达到4.15亿。根据中国工业部上周发布的数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手机用户,多达9亿5千万。

为了表明中国在移动应用使用上的地位,Flurry根据记录的下载数量增长最快的移动应用市场,编制了下图的列表。

图标题:2011年1至10月移动应用下载增速最快的十个国家

2011年1至10月移动应用下载增速最快的十个国家

上图选取了2011年1月到10月移动应用下载增长速度最快的十个国家,表中的国家1月都拥有1000万以上的月下载量。显然,中国的下载增长速度极快。前100的国家平均增长速度是200%,而由于中国众多人大量使用应用,它的增长率是这一数字的4倍以上。

中国一跃成为第二大移动应用市场

中国的应用下载量高速增长,它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下图显示了中国和其他几个2010年排名前列的国家在每月总应用下载量中所占的比例。为了更好地了解2到5名的国家的变化情况,表中没有包含美国。

各国市场份额

各国市场份额

红线代表的是中国,它年初的应用下载量占了Flurry记录的总数的1.8%,排名第十。四月,这一数字达到了2.7%,上升到了第五。而7月,它超过了英国,占据了5.4%的比例,成为了下载第二大国。到十月底,这一数字又上升到了7.3%。而美国所占比例今年有所下降,10月份降到了47%。如果中国和美国都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中国2013年就能超过美国,那时两个国家都占了大概23%。

Furry的移动应用流量统计网站AppCircle可以用来分析公司愿意在每个市场花费的价格,这部分统计了消费者从哪个国家下载广告上看到的应用,下载地区能够反映地区消费者需求。总体而言,中国新应用下载量从1月到10月由1.2%上升到了12%。Flurry AppCircle网站结果上升了2.5倍,跟用户下载量比例的总增长量很相似。下图显示了2011年10月每个国家通过AppCircle的下载量。

不论在已有应用下载量或新应用需求方面,中国的增长率都很相似。作为世界上现代化最快、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移动应用使用情况前所未有。那些习惯于面向北美和欧洲的应用开发者应该意识到,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新的市场正脱颖而出,中国是移动应用的新势力。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