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打造持续健康发展的TD产业链

[摘要]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在这一天正式挂牌运营,对于中国移动来讲,是一个可以载入公司发展史册的重要日子。

(中国软件网讯)2011年10月28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在这一天正式挂牌运营,对于中国移动来讲,是一个可以载入公司发展史册的重要日子。

这不仅掀开了中国移动推进终端业务发展的新篇章,也成为中国移动助力打造持续健康发展的TD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中国移动表示,终端公司的成立,从战略角度来看,是公司布局终端领域的重大举措,终端业务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从运营管理角度来看,是从以往按省运作的区域化模式,向垂直管理的专业化模式转变;从核心能力锻造方面,提升在终端方面的产品锻造和渠道销售能力,借助今天的优势打造明天的优势。

三化两并存

2011年3月,中国移动已以人民币2.370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2003年成立以销售中国移动终端为主营业务的中移鼎讯通信公司(以下简称中移鼎讯)100%的股权。2011年8月18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已经正式申领到营业执照,中国移动终端专业化运营随即起航。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是以中移鼎讯为基础组建而成,该公司的总经理由中国移动终端部总经理吴唯宁担任。据悉,2012年中国移动将撤销终端部,专注于专业化运营的终端公司。与其终端部不同的是,终端公司将承担产品定制、集采、销售、售后、测试在内的系统化工程。

在这系统化的体系中,各家终端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化销售渠道都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对此,中国移动提出了两个并存,即电子渠道与实体渠道并存,自有渠道和社会渠道并存。“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多种便捷的购买渠道,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考虑到各种销售渠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不断引导客户选择低成本的渠道购买终端,把更多的实惠让利给最终客户。”

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是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定位,也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石。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为6.335亿户,庞大的用户群体自然需要丰富、规模化的终端。谈及专业化和市场化,中国移动表示,终端公司将充分发挥中国移动的整体规模优势,从产品、销售、售后三个方面创新运营模式,通过专业化的运营,锻造产品优势,简化操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补贴效益,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

在产品经营方面,终端公司将通过专业的产品规划管理,深度分析用户需求,深度和产业链开展合作,进行一致性的开发过程管理,利用严格的质量验收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开展规模采购和选择性代理;在市场销售方面,建立扁平化的直销体系和互联网电子营销体系,实现终端、客户、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在售后服务方面,统一服务形象、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和系统接入,合理规划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进一步降低实体网点运营成本,创新拓展互联网售后服务,提高运营效益。

中国移动设立终端公司的五大优势

由于经验不足以及渠道整合不够等原因,原有的中移鼎讯公司在经营中遭遇了很大的压力。而中国移动新成立的终端公司则实现了从产品定制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管理,怎样做到让终端厂商、渠道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积极参与就成为终端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此,中国移动终端公司表示,中国移动成为终端公司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引导终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满足客户对终端产品的需求,同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让客户买到的舒心、用的放心。未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将继续努力推动终端产品更加成熟、终端价格更加实惠、终端质量更加可靠、终端服务更加健全,并通过终端采购、代理与终端厂家、各级渠道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移动终端战略的达成。

不过,独立运营的终端公司并非新生事物,中国联通的终端公司联通华盛和中国电信的天翼终端公司分别成立于2005年和2008年,且均以终端产品的定制、采购和销售为己任,此刻,中国移动将为其终端公司营造怎样的优势呢?

对此,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人士表示:“首先,中国移动拥有6亿多用户,为终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其次,中国移动在全国各地遍布营业厅,与渠道伙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为终端销售提供了通道;再次,中国移动十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口碑,更是终端公司与客户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

“还有,中国移动在自有业务、操作系统研究、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将从底层软硬件到上层应用、用户体验层面提升产品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移动作为TD唯一运营商,与TD产业链上下游有天然的紧密合作关系,因而更有利于各方团结一致,认真研究和满足本地化需求,向用户提供更加贴心的终端产品。”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近日透露,截至目前TD终端进网标志已经突破一亿枚。  “假如TD进网标志有80%贴在了TD终端上并最终上市,那就意味着有差不多8000多万部TD终端已推向市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今年入库的TD手机已经达到了142款,TD终端无论款数、款型和产品结构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