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坏小子”的新计划

[摘要]他出乎意料地发布了多个业内认为Oracle不可能拥有的技术和产品组合,包括大数据设备Big Data和Exalytics商务智能机,并宣布,Oracle的战略版图已经“阶段性完整”。

(中国软件网讯) 

硅谷“坏小子”

       此前,10月5日,旧金山莫斯康妮会议中心。年近七十、身材高大的拉里·埃里森出现在2011年度的Or-acle全球大会上,欢迎他的照例是狂热的掌声和口哨。

      作为Oracle(甲骨文)的创始人和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比人们想象的更擅长等待。

       从2005年开始,他花费500多亿美元,将超过100个软件产品和超过240个不同的行业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这家成立了35年的企业用了6年时间,将自己的软件与收购来的产品整合在一起。但埃里森认为这值得等待,“因为我们不仅获得了所有的技术,还改变了Oracle的历史和IT行业的道路。”他说。

          他出乎意料地发布了多个业内认为Oracle不可能拥有的技术和产品组合,包括大数据设备Big Data和Exalytics商务智能机,并宣布,Oracle的战略版图已经“阶段性完整”。过去6年,Oracle的产品线越来越长。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通过数据压缩与平行架构的组合,从存储到数据库到中间件到应用软件,拉里·埃里森正在实现他的梦想。“在过去,当人们使用IT技术的时候,都认为做好一部分就够了,但现在,把这些所谓好的产品集合起来却成了真正的问题。”埃里森说。

      作为一个狂热的技术爱好者,他不仅对各类技术名词津津乐道,也是除了已故的苹果CEO乔布斯以外另一位对做产品演示不厌其烦的CEO。

     台下是来自全球110个国家的5000多位合作伙伴、客户和技术专家。他们不全是Oracle的信徒,但拉里·埃里森试图让他们相信,将庞大的生意和不可预知的未来托付出去并且获得回报,犹如拉上拉链那样简单。

     在长达65分钟的演讲中,埃里森亲自展示了所有新产品和设计理念,包括Oracle刚刚发布“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这个应用层面的软件。他用一种本能的生动方式说话,毫不掩饰自己希望打败竞争对手的决心,并称Oracle在ERP(管理软件)领域的老对手德国软件厂商SAP的同类产品R/3“看起来不过就是六十年代的怀旧经典”。

      他看上去轻松而快乐,就像一个年轻的技术经理。只是当他做演示时低头戴上老花眼镜的那一瞬间,他看起来才像一个真正的67岁的“老人”。事实上,他是相当不错的网球和棒球手,对所有能体现速度、力量与极致性能的运动则更为热衷。在数百亿身家之外,他还同时拥有美洲杯帆船赛冠军的头衔,并将参加美洲杯所用的帆船停放在Oracle硅谷总部大楼前的人工湖中。

他喜欢一切奢侈的东西。他穿1000美金的西服,拥有多架喷气式飞机,撞坏过6台法拉利,住在一栋价值数亿美元的日式建筑中,窗外是在旧金山用钱能买到的最好的风景。除了Oracle创始人这个众所周知的工作外,他干过的最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还包括参加“美洲杯帆船赛”以及在《钢铁侠2》中“本色”客串一位亿万富翁兼花花公子软件巨头。

     埃里森的好斗和他的坏脾气一样出名,尤其在抨击竞争对手的时候毫不留情。像他那样频繁地说“微软是恶棍”的CEO就不多见,但他对此不以为然。

     埃里森的假想敌很多,从微软到IBM,还有SAP、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还有惠普,都曾受到他的“轰击”。他公开宣称IBM的高端服务器P系列没有Oracle的好,被认为是他对IBM“最温和的评价之一”。

      与硅谷其他著名的技术天才不同,埃里森在32岁那年才拿着1200美元开始创业,而他的灵感完全来自于1976年IBM研究人员Ted Codd博士的一篇论文。论文介绍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当时并没有显现出商业价值。但埃里森却抓住了机会。当IBM在9年后推出第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产品DB2的时候,埃里森已成了千万富翁。

       这段30多年的“恩怨情仇”直到现在仍在热闹上演。对于Oracle在数据库和中间件市场的每一件产品,IBM都有回应,包括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以至于埃里森一直把IBM当做头号对手。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掌管软件和硬件两大部门的“二号人物”Steve Mills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承认,“在产品而非IBM最擅长的服务层面,Oracle也确实是IBM目前阶段最大的竞争对手,只不过Oracle在我们看来,似乎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的身上,而不是客户的身上。”

       不过,埃里森始终不认为有比Ora-cle的产品更好的产品。他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向人们重复“Oracle在市场的领先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固”。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