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

[摘要]安徽省合肥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起到了作用,但电子政务建设仍然面对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推进。

      (中国软件网讯)日前,合肥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主任申林就合肥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发表了相关报告。

      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以电子政务专网为基础网络平台,以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和“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处理和发布平台,以各委、办、局业务应用系统为主体的电子政务体系,在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目前,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关键期,需要站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为建设滨湖大城市和和谐小康社会,实现合肥市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持的高度来谋划今后几年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纵观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今后几年,我市的电子政务应确立对内提高机关效能,对外加强为公众服务的目标。通过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以政府网站为主导,以互联网为基础,多种技术手短相结合,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互联互通,在公共服务、决策支持、行政监管等方面功能完善的电子政务体系。要推进电子政务由面向机关内部服务向社会公益服务延伸,由单向在线服务向双向互动交流延伸,由中心城市向广大农村延伸。

根据以上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目标,近期我市电子政务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信息系统的维护保障

目前,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直接管理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机房、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门户网站及网站群、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交换系统等系统,设备450余台(套)。电子政务专网覆盖103个市直单位,73个企事业单位和部队,三县四区及其53个乡镇、街道,三大开发区、滨湖新区和政务文化新区,专网接入点近200个。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数达4770多个。托管在统一政务机房的设备涉及33个市直单位,150余台(套)设备,15个网站。另外,截止2007年4月,市直单位也建设了80余个业务系统(根据合肥市信息化建设交流材料资料),其中较大的有如社保、科技强警、应急指挥等,政务工作对这些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系统的建设时间先后不一,部分已经超过维保期,保障稳定运行难度逐步加大。因此,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成为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一是要加大维保的投入。据报道,信息化发达国家的维护经费支出占到信息化总经费的支出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达百分之六七十。国内发达地区由于信息化建设起步早,维护费用也占较大比例。随着设备老化或损坏,软件升级,对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加大维保投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必要的。二是可以考虑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立项时对维保费用进行评估,把维保费用纳入成本效益管理。三是积极探索维保服务外包,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干,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和各单位的信息中心(或信息办)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对维护工作的管理,行使管理者职责。

二、加快市政务数据中心建设

我市的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数据交换平台也已初步建成,数据中心也现雏形。下一步应充分发挥市电子政务专网和交换平台的优势,加大数据中心建设步伐。一是根据国家和省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建立我市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二是重点建设跨地区、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把现有的部门业务系统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拓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的应用范围,今年可考虑把涉企的部门信息纳入共享和交换范围,同时可考虑把此平台做为“省会经济圈”、合淮同城化、合蚌芜创新试验区范围内城市的共享平台;与省有关部门合作进行省市公建,实现全省共享,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的作用。三是适时启动人口、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数据库为主的主题数据库和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四是加快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和政务公开信息资源的梳理,建设党政机关基础数据资料库、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

三、建设全市共享的地理信息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设“数字合肥”的基础平台之一,可以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应用广泛,直观性强,便于管理,效益明显。对提升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档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市有的部门已经建立了GIS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应用,但由于技术来源不同,彼此之间标准不统一,造成部门之间数据割据,而且应用规模较小,效益较差。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全市共享的统一的GIS平台,为各部门的业务系统的应用提供支撑。相比较而言,国土资源部门在GIS上的投入较大,建设时间长,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避免重复建设,缩短建设周期,可以考虑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共建共享。利用其现有的GIS平台,经过去密化处理和完善后供全市使用。

四、突出加强公共服务

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是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要按照便捷服务、主动服务、全程服务、优质服务的要求,突出抓好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的完善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及网站群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利用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推进党政部门基本实现文档管理电子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公文处理无纸化,重点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中国·合肥”门户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县区政府网站要围绕“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谁来服务”优化页面主题设置和服务内容组织,强化网站的服务功能。一是继续进行政务服务资源的梳理,尽快把政务服务资源目录建立起来。二是大力推进网上办事系统建设,出台鼓励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实现网上办事的政策措施,让公众享受尽可能多的便捷的网上服务。如实行以奖代建的方式,那个单位网上办事事项实现的多,实现的好,就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三是梳理行政许可项目,开发网上审批系统,逐步实现行政审批业务的在线办理。资金使用应向公共服务项目倾斜。

五、重视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

一方面,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其它建设项目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应该遵从项目建设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因为相对来说电子政务是新生事物,加之信息技术发展快,知识成本高,新需求时刻不断地出现,所以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也有其特殊性。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其电子政务项目失败或效果不佳的例子层出不穷。为了保障投资的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必须加强包括项目的咨询、立项、建设、监理、审计和绩效评估等环节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在项目立项建设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不能走过场,要从技术、成本、效益,甚至文化障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判。建立项目的审计和绩效评估制度,由专业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评估,审计评估结果决定资金的拨付。项目实施中要加强跟踪管理,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出现较大偏差无法挽回造成损失。应制定电子政务项目咨询、审计和评估等业务规范,用科学、专业、统一的原则指导电子政务建设。

六、加强电子政务评议考核

从2005年起,我市开展对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考核,2007年改为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执行力考核,2008年作为全市政风行风评议的一部分,改为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和公共服务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考评。几年来,这些考核对我市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应继续进行,并争取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提高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开展市直单位和县区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维,促进市直单位和县区政府网站上台阶、上水平,均衡发展,为“中国·合肥”门户网站提供支撑。把信息资源整合因素列入考核范围,鼓励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在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前提下把本单位的数据拿出来共享,内部网络联网。

七、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的关键。没有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是极其危险的。安全保障应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要安全,而且信息安全工作要进入常态。建立建全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市、县(区)及市直单位应建立信息安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建立建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的检查、督促、指导。

高度重视“中国·合肥”门户网站的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发布前的审核,杜绝安全事故。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演练,确保预案可靠有效。在电子政务专网上部署安全审计系统,增强网络的安全可控性。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改造VPN接入方式,使网络传输和信息处理之符合国家要求。完善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安全措施,扩展电子证书功能,结合公文处理模块的改造实现公文的安全传输、存储。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信息化办与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融合建设大信息化办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承担的建设和管理职能的需要,积极向省、市争取把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要制定信息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培训、到发达地区挂职、给业务学习以奖励等办法,促进知识更新,形成一支敬业精神强,服务态度好,业务水平高的信息服务队伍,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战略,利用合肥科教人才优势,借用外脑,建立专家咨询顾问机构和制度,或聘请专业人才在政府部门内兼职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解决编制不足,但迫切需要的人才问题。

以上是对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几点粗浅的看法。总之,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积极探索,扎扎实实,实现我市电子政务又好又快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