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构建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

[摘要]  (中国软件网讯)金融机构对信息化要求甚高,我国的银行信息系统已较为陈旧,需要更新。山东省在更新银行信息系统工作上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软件网讯)金融机构对信息化要求甚高,我国的银行信息系统已较为陈旧,需要更新。山东省在更新银行信息系统工作上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9 年9月,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在山东省农信联社上线运行,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业务数据集中存储管理和渠道、业务、管理等各类系统的全面整合。山东农信联社也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业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时至今日,金融机构的竞争实质是IT技术的竞争,唯有技术的进步,才能追赶经营管理的差距,才能构筑“建设国内一流银行”的坚实阵地。

银行系统升级改造,尤其是系统重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涉及人员岗位、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等方方面面的改变。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农信社中,真正敢于投入几十亿元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和建设的机构并不多见,而山东农信联社便是首先吃螃蟹的人。

明确“科技引领发展”战略

借鉴国内外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上下首先从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即科技引领发展,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业务战略转型、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科技是值得投入并将最终获得超额回报的领域。正因如此,山东农信社把信息化列为六大工程之一,先后投入20多亿元,成功构建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善、业务齐备的银行信息系统,在支持和促进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科技水平在全国农信社系统保持领先地位。山东省联社从2007年9月开始建设以“数据大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经过400多名项目建设人员的努力,历时24个月,到2009年9月13日,新一代银行信息系统在全省5300多个网点顺利上线运行,实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业务数据集中存储管理和渠道、业务、管理等各类系统的全面整合,山东农信社也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专家委员会鉴定,省农信社在开放式平台上建设的新一代系统在银行核心业务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畅通支付结算渠道

2004年以前,由于网络系统不畅通、功能不完善,支付结算一度成为制约农信社发展的“瓶颈” ,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山东省农信社不断加快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步伐,成功构建了以大小额支付、农信银、银联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功能。全天候的支付结算体系,实现了与其他银行完全一样的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并且,自主研发了农民工银行卡、惠农一本通、农民自助终端等一批服务“三农”的特色业务。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山东省农信联社十分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先后开发推广了经营决策、办公自动化、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在线考试等15个管理系统。2005年推广使用的经营决策系统是全省金融系统中涵盖业务数据和项目最多、最宽泛的,在全国农信社中亦属首创,实现了各项经营管理指标的精确查询和分析,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上一营业日各项业务数据,为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打造“两地三中心”模式

目前山东省农信联社的科技体制是“一部两中心”,即一个信息科技部,负责全面的科技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管理、需求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两个中心,一个是青岛的黄岛科技中心,目前是生产中心,也是主要的研发中心;济南则是正在建设的生产中心,待未来建成之后,生产中心将由黄岛转移至济南,实现业务的异地灾备,最终形成“济南、黄岛两地,生产、研发、灾备三中心”的模式。

同时,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和储备,也是实现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省联社现有科技人员101名,他们承担着全省农信社的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实行项目经理制管理模式,并有明确的技术序列晋升渠道,让每个人的职业规划清晰,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未来着重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新一代系统的优势,构建新运行模式下的经营管理体系,山东省农信联社提出了“构建三大支撑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面构建“现代化支付、产品创新、电子银行”三大支撑体系,在服务水平、创新能力、新兴业务等方面进一步实现提升和跨越,更好地支持全省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包括提升营业网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增加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系统、同城交换的营业网点,使现代化支付系统逐步向农村延伸,逐步提高支付服务覆盖面和结算效率。在电子银行方面,加快网上银行建设和推广步伐,引导客户使用网银,使他们享受更贴身的服务,同时实现电话银行系统的全面升级,实现了手机系统顺利上线,最终整合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渠道,打造统一的服务品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科技引领发展”的战略指引下,通过执著的追求和不懈努力,也将实现“建设国内一流银行”的美好梦想。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