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数字鸿沟 信息化扶持应更有针对性

[摘要]在电信网络向农村扩建的同时,各地电信运营商是主要承建单位,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性较好的信息业务、终端设备和综合性信息平台等,尽了责任和义务。

——专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姚春华

上海证券报:建国60多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达到了怎样的服务水平?

姚春华:我国自2004年实施“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工程”(简称“村村通”工程)至今,成绩斐然。仅在“十一五”期间,电信运营商的合计投资总额就达到500亿元,建设了数以万公里计的光纤网、数以万计的无线基站和数以千计的卫星通信地球站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和94%的自然村(20村以上的村寨)通电话,再以村村通工程采用的有线、无线、卫星通信接入技术及网络覆盖区域看,我国的电话普遍接入已基本实现,为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

国际电信联盟对中国实现的村村通工程称赞为“成绩斐然、举世罕见”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上海证券报:农村信息化发展是个综合性、针对性很强的工程,是分散建设还是整合建设?

姚春华:在我国有6.7亿人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普及互联网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制订当地的、城乡统筹的信息化总体方案,才能行之有效的“执政为民、造福百姓”。地方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企业支持、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网络。

上海证券报:多年来,农村信息化建设被看作电信运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是不讲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的,您同意这个观点么?

姚春华:电信运营企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属第三产业。在互联网普及各环节,电信网络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即电信运营商是信息路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单位。修路企业要花钱,对路上跑的车合理收费,企业才能生存发展。

在电信网络向农村扩建的同时,各地电信运营商是主要承建单位,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性较好的信息业务、终端设备和综合性信息平台等,尽了责任和义务。

上海证券报:我国经济发展呈东高西低之势,农村信息化水平也会这样,消除数字鸿沟有没有可选之良策?

姚春华:据了解,国家级扶贫县、扶贫村多分布在中部山区和西部地区,为缩小数字鸿沟,应将这类县、乡、村作为重点。采取“信息扶贫”方式,即“送信息设备(信息终端、接入设备等)到行政村,提供登录互联网的条件”,让老、少、边、贫山村的农民,不用出门就把他们种植的土特产品卖出去,让村民尝试和体验互联网的魅力,是脱贫和改变生活的捷径。

从具体操作上,信息扶贫国务院扶贫机构可以做,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公司和关注互联网普及的任何单位及个人都可以捐助,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