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IBM创新中国

[摘要]百年以来,IBM一直有自己坚持的信念——“THINK”就是其座右铭。“转型”二字始终贯穿其中。因为转型,IBM从绝境中起死回生;因为转型,IBM成就了百年辉煌。

百年以来,IBM一直有自己坚持的信念——“THINK”就是其座右铭。“转型”二字始终贯穿其中。因为转型,IBM从绝境中起死回生;因为转型,IBM成就了百年辉煌。

IBM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亲身参与了中国信息产业和商业环境的发展和建设。我们为自己对中国的贡献而感到骄傲。——钱大群

也许有人不知道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但一定知道IBM。也许有人不知道IBM是以制造和销售机械仪器的家族型小企业起家,起初的产品是机械制表机、打卡机,甚至还销售过食物搅拌机,但一定知道Thinkpad品牌以及智慧的地球理念。与同时期大型公司纷纷落寞所不同的是,惟有蓝色巨人IBM基业长青,在2011年走过第100个年头。

在这100年里,IBM与中国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1台商用处理机。1979年,IBM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真正来到中国。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1台IBM中型计算机。这之后,IBM与中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就在IBM百年华诞之际,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于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自豪地说:“IBM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亲身参与了中国信息产业和商业环境的发展和建设。我们为自己对中国的贡献感到骄傲。”

“时刻准备改变自己”

“时刻准备改变自己。”践行这句誓言的IBM成就了百年辉煌。仅近20年来,IBM就经历了4次成功转型,使IBM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IBM正在进入转型变革的智慧阶段,立志成为引领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智慧企业。

钱大群向记者诉说起IBM在中国发展的例子,“IBM在中国经历了2次大转型。第1次是业务转型,与IBM全球同步,完成了从一家计算机硬件公司到一家集软件、服务及硬件为一体,高附加值业务驱动的公司。第2次是角色转型,与中国的发展同步,把IBM中国从单纯的销售,转型为硬件生产基地,然后,随着研发创新、服务中心和采购中心的进入,今天的IBM中国已经成为IBM全球的一个集业务、创新、服务、采购、制造于一体的中心,在IBM全球各大区中是位居前5的重要力量。”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IBM一次次转型的成功。据钱大群介绍,1993年,IBM的营业收入连续3年下滑,从1990年的690亿美元下滑至1993年的630亿美元,其中1992年亏损80亿美元,股价从1990年的120美元左右跌至最低41美元。现金流从1990年的50亿美元变成1993年的负30亿美元,信用评级在一年里连跌5级,距离垃圾股咫尺之遥。而今天,IBM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11.52美元,连续8年实现2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163亿美元,IBM股票交易创历史新高。在创新方面,IBM在2010年获得了破纪录的5896项专利,数量超过惠普、微软、甲骨文、EMC和谷歌的总和。”

钱大群表示,IBM在中国转型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稍稍比趋势提前一点。因为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变化也非常快,因此转型要有提前量,否则会赶不上变化。“比如,1995年,IBM在中国设立研究中心,这是IT行业里第1个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的企业,因为IBM注意到中国有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科研人才。后来,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成为一种趋势,但是IBM走在了最前面。今天,IBM在中国的软件开发团队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IBM的研究院是创新落实智慧地球的关键力量。2010年,IBM还把全世界第1个物联网创新中心建在了中国,将在中国‘十二五’和物联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IBM贯穿转型惟一不变的就是始终坚持公司的核心信念。”钱大群坦言,对IBM来说,一是要开拓信息科技,解决商业和社会的重大挑战性问题。二是要不断追求公司的现代化和全球化。三是要贡献社会,让世界更加美好。这3点在下一个百年仍要坚持下去。这就是IBM永远不变的企业DNA。

善工善制善世

钱大群是在2007年回到IBM中国的,他见证了中国从加入WTO到金融危机前的那段巅峰发展阶段。他回忆说:“那时候,中国企业家也谈转型,但主要是为了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变了,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进入到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转型不仅是件利好的事情,而且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存在和发展下去。”

钱大群认为,IBM转型的关键是决心和智慧,坚持变与不变的艺术,在中国被总结为“善工、善制、善世”。简单地说,善工指的是坚持科技创新,率先迈出第一步。企业始终保持创新变革及持续转型的本质,这是善制。善世则蕴含对未来的思考,细微到如何让每笔数据分析和传递都能实现生活改善,产生应有的价值。

紧接着,钱大群向记者具体阐述了善工、善制、善世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善工,就是帮助中国实现追赶信息科技,奠定赶超的基础。毕竟中国信息产业起步较晚,必须通过赶超战略迅速发展进步,才能占有后发优势。IBM在中国的30多年,一直努力帮助中国应用和掌握最新的信息科技,培养大批高水准和具有国际观的人才。比如,1994年,IBM在深圳设立生产线,1995年,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这些都是开业界风气之先。我们荣幸地看到,在短短的30年里,中国信息产业从零开始,如今已成为在全球举足轻重且具相当强的创新实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善制,就是在中国环境下探索和实践如何做一家真正的优秀公司,以及如何通过沟通和转型服务帮助中国企业转型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治理现代企业的新典范。IBM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和协作共赢的专家。

善世,就是IBM要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践行企业责任,回馈中国社会。IBM的社会责任观是把社会责任与公司每时每刻所做的事情整合在一起,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业务和商业操守,切切实实为中国经济、产业和营商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同样值得其他中国企业借鉴。

协同创新是转型关键

从1911年创立以来,无论是主机时代、PC时代、电子商务时代,还是今天智慧的地球时代,蓝色巨人IBM始终扮演着产业推手的角色,引领科技发展。今天,在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钱大群表示,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迫切关口,IBM能够帮助中国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实,IBM百年的沧桑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探索转型升级的“教科书”,可为中国各行业企业的转型提供借鉴。

“如今,从区域推进到行业合作,协作创新的开放态度已经成为IBM的基因,而这正在催熟中国的产业链。”据钱大群介绍,IBM大中华区再次将协作创新作为2011年发展战略方向之一,与推动中国企业持续转型和支持民生并列推出。在协作创新上,具体行动是携手中国社会各界,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两化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钱大群表示,IBM经过长时间的跟踪总结,发现信息科技和信息产业各主要分支从多年来相对独立的进步,已发展到今天的融合汇聚,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性的潮流。而在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正值科技新一轮创新大潮涌动时期,多个领域都面临突破性的进展。例如,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移动终端技术的汇聚使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而软硬件协同工作负载优化系统的进步使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进展迅猛,而后者又可以成为物联网“大脑”的基础设施。同时,在软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又能使“大脑”具备前所未有的智慧。

钱大群以人工智能的例子对记者说:“IBM新研制的沃森计算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理解人类语言,进行精确的分析、推理、归纳,并回答人类提出的问题。所有这些进展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上交叉整合,汇聚成为信息科技的一场新革命。同样,在新能源、环保、电动汽车、先进制造等其他领域也面临划时代的创新,而这些领域的创新之间又能够彼此交叉整合、相互促进,激发更大的创新。”

面对信息产业的下一个百年,钱大群强调:“世界经济是一个复杂体,其创新过程必须以开放协作为特征,创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开放协作、多方整合、成果共享的新模式,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在此过程中,IBM会贡献自己各方面的专长,为推动世界进步而努力。”

钱大群认为,IBM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中国是IBM最重要的发展基石之一。支持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符合IBM的公司利益,更是IBM所有中国员工的使命和热情所在。IBM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中国的各方伙伴共同协作创新,力争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业中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