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信息技术培训关键在于产业化

[摘要]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问题,关键是产业化,而如何产业化,关键是找到新的市场模式。  自从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之后,全国各地都在为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而出谋划策。从2008年年末开始,江西、湖北、四川等农民工密集地区都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面向农民工的网络招聘和免费学电脑现象。

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问题,关键是产业化,而如何产业化,关键是找到新的市场模式。

自从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之后,全国各地都在为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而出谋划策。从2008年年末开始,江西、湖北、四川等农民工密集地区都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面向农民工的网络招聘和免费学电脑现象。

虽然从短期来看,这对帮助农民工再就业所能起到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毕竟迈出了象征性的一大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工群体就业、培训的意义不言而喻:从短期来说,关系到这次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国家的农村产业升级,以及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

细看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公共教育以外的面向青少年和中高端职业群体的教育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信息技术在这其中的应用也非常普及;但与此同时,真正需要信息技术来产业化的领域,也就是面对农民工、城市基层劳动者、下岗职工的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却相对冷淡得多。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指出,我国农民工信息化问题涉及的人口可达到5亿,但目前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仅仅占到农民工总数的10%左右。可以想象这是多大庞大的一个信息技术消费群体,其中等待挖掘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为什么现实的需求与市场的发育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诚然,包括农民工人群在内的基层劳动者缺乏支付力是最关键性的因素,他们买不起电脑,也花不起学费。缺乏消费能力,就很难吸引网络招聘、培训机构的注意,整个农民工信息技术职业培训市场就很难产业化。

因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谁应该为农民工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买单?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类似一些以农民工为服务对象的网站。比如,“西陆劳务电子商务平台”就是这样一家基于电视媒体、电话和互联网手段搭建的中介平台,主要提供提供就业信息与劳务转移服务。到2008年10月底,该平台累计收到了30万个农民工的求职需求,为农民工们提供就业指导,成功为3.5万个找工作困难的农民工找到了适合的工作。

但这只是一个个案。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学电脑现象,依然是由政府或者政府下面的官办机构(教育部、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等部委)牵头组织为主,用人企业或其他力量很少参与进来。

政府当然应该在这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只靠政府力量是不行的,农民工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要真正形成大规模,还需要市场的推动,形成产业化,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原动力。

虽然过去对“教育产业化”充溢批评之声,但事实上相比其他教育领域,农民工的信息技术培训才是真正需要产业化的。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处长李佐军所指出的那样,“指望政府将教育完全统管起来既不现实,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与市场相比,政府具有效率低下、信息收集能力弱、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等弊端,因此由政府统管教育将会造成一系列新问题。”

因此,解决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问题,关键是产业化,而如何产业化,关键是找到新的市场模式,权衡各方面利益,激发出农民工、政府、培训机构、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