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1] 为了加快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1] 为了加快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调查概况

1.调查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实地参观法、访谈法,强调调查数据的客观性。

调查问卷是自行设计的,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型问题,所有问题均提供一个或多个可选项,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实地参观则列出了关于被调查学校的硬件、软件资源,以及软硬件资源使用及维护等情况的表格。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教师对进一步学习培训的需要等。

3.调查对象及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

这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城镇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84份,实际收回601份,问卷回收率为87.9%,其中有效问卷568份,有效率为94.5%。

二、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1.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环境

通过调查发现,山西省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拥有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主要是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占到了有效问卷数的55.3%,其次是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拥有单向或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的仅占有效问卷的12.6%,拥有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投影仪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这些设备都没有的学校也仅占4.5%。而且,调查显示,教师拥有电脑或者学校提供给其使用电脑的人数达到了有效问卷的52.1%。

从上述这些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农村中小学校已经基本具备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设备,但是由于拥有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或闭路电视系统的学校比较少,整体上获取网络资源的硬件条件较差,这将会影响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

2.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及教师个人对信息技术的态度

调查显示:山西省64.1%的农村中小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或是将其作为评优的条件,或是将其作为晋升职称的条件,或是有其他的指标要求。这说明,山西省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已经逐步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举行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竞赛的学校仅占有效问卷的28.9%。综上说明: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意识,但重视程度还不太高。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91.5%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有88.7%的教师愿意为学习信息技术付出额外的工作量。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教育技术能力对自身的重要性。

3.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状况

在对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进行调查时,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10个问题进行调查(见表1),问题6是开放型问题,没有对其作详细的数据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或转移时,使用最多的是可移动磁盘,占到了有效问卷的65.7%,其次是使用“网上邻居”共享资源(41.9%),都不会使用的占17.2%;使用的网络交流平台主要是E-mail(52.8%)和聊天工具(58%);会利用关键词来检索信息的人占调查人数的51.8%,能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独立判断的占47.2%;对于互联网安全信息的常识知道一点的占 78.9%,而知道较多的仅占11.7%;教师会使用的软件主要是Office软件,约一半的教师能制作简单的课件,有63.7%的教师能对获取到的文本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大部分教师会较熟练地使用VCD/DVD播放机(84.4%)、投影仪(71.4%)这些设备。

上述数据说明,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掌握了在校园内共享信息资源的方法,但是能在网络上检索到自己所需信息的教师和能对信息进行正确评价的教师都仅占有效问卷的一半左右,这严重影响到了信息的获取,而且教师们对于互联网信息安全常识知道的不多;在软件使用方面,大部分教师基本上掌握Office软件中文字处理的技能,会使用Excel和PowerPoint来进行基本统计和制作简单的课件,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软件如Authorware(8.8%)、Photoshop (14.1%)等,仅有少部分人会使用,甚至还有13%的教师以上软件都不会,这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们对获取到的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的再加工;在硬件设备使用方面,会使用VCD/DVD和投影仪的教师较多,而打印机和扫描仪不会操作的较多,可能和有无机会使用有关。总的来说,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这将影响到优质资源的产生,而前面对其信息化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整体上获取网络资源的硬件条件较差,大部分资源靠教师自己制作,这两者结合起来显示,目前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4.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进一步学习培训的需要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参加过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有42.6%的教师参加过两到三次的相关培训,培训主要以县/市级(66.4%)和校级(25.1%)为主,仅有18.3%的教师一次都没参加过,而且绝大部分教师(88.7%)愿意为学习信息技术付出额外的工作量。

在进一步学习培训的需要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最需要学习的是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是学习一些教学设计的方法,再次是掌握一些课件制作的技巧。

三、影响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

通过我们的实地观察以及与教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推动和左右学校和教师的行为主要还是考试指挥棒,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考试成绩。由于目前进行新课程改革,更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为了在“应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主要精力都用于钻研教材内容方面,还未能理解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撑作用,所以无论在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改善方面,还是充分使用现有条件下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此外,虽然81.7%的教师都参加过一些相关的不同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培训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训较多的内容,而且培训内容不一定是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培训本身质量不高,再加上回到单位后在教学中应用的很少,使得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整体上山西省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

而且,在多年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已摸索出一条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可能会学得更轻松,更有效率,但是由于教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又很不充足,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搜索资源、制作课件等,这对于中小学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来说,只能选择偶尔使用多媒体教学。

总的来说,影响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等。

四、建议

在访谈中了解到,绝大部分教师把领导对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列为首要的影响因素,认为如果领导观念转变了,在教学中倡导使用信息技术,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以及教师们的培训次数都会有很大改观,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将会得到大大的改善。因此,为了加快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转变中小学校领导的观念,另外,还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增加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等。

当然,投资究竟加多少合适也是个疑问。从绩效观点出发,教育应该在有限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下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应该突破当前追求高技术条件下理想整合的思路,增加投资不是只要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而是要保证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的每所学校都有最基本的信息资源。

此外,还应经常举行一些相关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前面调查显示的教师们的培训需要外,还应进行针对性强的培训,培训内容根据被培训教师所在学校的信息化状况来选取,这样使得被培训教师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在回到工作单位后能够及时地使用,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同时,还应该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如免费培训或降低培训费用等来鼓励学校领导多派教师参加培训。

总之,要使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拥有的信息化设备、资源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用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