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也是CEO的责任吗?

[摘要]SOA所指称的是一种IT架构,可实现企业电子化与自动化,使IT追得上企业决策面的变化。或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在「执行力」一书其实是先谈「策略规划」(第七、八章)后再谈「营运管理」(第九章)。这里我们提及执行长与企业三个营运流程相关职权角色,以及商业自动化的关系。

  SOA所指称的是一种IT架构,可实现企业电子化与自动化,使IT追得上企业决策面的变化。但企业中谁应该最关心SOA呢?这答案依企业见仁见智。不过,一般而言,熟悉、规划与实践SOA的重责大任基本上直接落在信息长或技术长的身上。

  为了好好的保住饭碗,近几年来各企业的信息长或技术长们都致力于了解与学习SOA,深怕那一天企业的执行长会跑过来对他们说:「XX某企业的信息长只需要一个月就修改商业自动化的程序,来配合企业新的经营策略与模式,那我们呢?」

  在我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前,请容我先小小岔题一下,但也是相关的主题。几年前,有一本叫《执行力(EXECTUTION)》的企管类书籍(作者:Larry Bossidy &Ram Charan)。这本书曾高居Amazon.com 2002年商业畅总排行的第一名在台湾出版时,也造成整个业界的轰动。只要是管理者手上就会有一本,一直到现在,没事在公司走一圈,都至少眼睛的余光就可以扫到5、6本(所以这本书出版到现在,我大概读了三遍,但每次都是读别人的,自己从来没有花钱买过)。这是一本好书,特别是它谈到「落实执行力,已达到竞争力」的论点可以做为许多管理者的借鉴。

  自动化和执行力有什么关系?本文就是要来处理,如何从执行力角度来谈,商业自动化技术远胜CEO们平常不太关心的IT议题。在此之前,我要特别先针对这个本书的架构脉络,来分享我的一些看法。执行长的三个身份C人事长、营运长、策略长。

  在整本书的脉络上,作者在全书一开始的地方提到,一个执行长应该身兼人事长、营运长、及策略长这三个角色(我想这种规划,并不是指企业中不再需要人事长、营运长、及策略长等这三个人,而是说执行长应该要掌握并了解这三个角色,理论上还是会有人司其职地来协助执行长,不过,执行长除了靠他们以外,还要了解掌握,并且成为他们的规划者与协调者,他应该是主导整个co-work 的连结)。

  接下来,作者才在其它章节中,逐一地依人事长、营运长、及策略长的顺序来描述执行长在这三个身份中应该怎样扮演,最后,在成功落实这三个身份的执行后,即成就了书中所主要呈现的主题「执行力」(进而达到竞争力)。

  首先,执行长应该要扮演人事长的角色来很切实地掌握人力资源的状态,唯有清楚地掌握人力的现况,执行长才有可能确切掌握公司的可行与不可行,一方面避免错误的决策(人力资源过剩或过操,都算是错误的决策),另一方面也邀免人才流失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企管的五管中,「人管」一向都是最难搞定的部份)。

  之后,在人员稳定C对的人在对的位子上(「从A到A+」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观念)时,接下来执行长才能进一步去要求并坚持营运质量,这里的营运质量,并不只单纯地指着客户满意度上在服务方面的营运质量,在广义上,它也涵括企业内部的质量,例如:成本的节省、人力的降低、流程的减少、绩效的提升等(所以作者有提到六个标准差等管理工具)。

  为什么坚持营运质量呢?一方面80% 的利润是由 20% 的即有客户中创造出来的,客户满意即意谓下一商机的伏笔;另一方面,好的营运质量会大量的减少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可以大幅提升企业本身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不过,当然,这一些运作必须建立在人才(员)稳定的基础上。

  而伴随着企业对「营运质量」的坚持,人才/员的素质也相对被验证。营运质量无法坚持,有可能是因为人员素质,或是对人的在不对的地置上造成的,因此另一方面在营运质量一旦无法坚持,人员也可能需做适度调整,所以回过来说,「掌握人力素质」还是执行长的第一要务。

  最后,当企业本身的运作呈现稳定时,企业才有资格来谈未来的策略规划。如果只会谈策略规划,而无法在营运质量上有一定程度的坚持,策略规划再美好也没有用,因为大家在还没达到那个理想前,可能都会先饿死了。

  或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在「执行力」一书其实是先谈「策略规划」(第七、八章)后再谈「营运管理」(第九章)。就整个商业行为而言,书本安排顺序并没有错,特别是对于刚开始要成立的公司。

  至于我在这边为什么要把顺序转过来呢?

  一方面,「策略规划」除了要建构在「对的人」的基础上以外,「策略规划」也应该是建构在企业原本的核心竞争力上,「坚持营运质量」的过程中让执行长可以很清楚地掌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这种过程中也让执行长可以清楚确认谁是「对的人」,如此在新的策略规划才会真的建构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面。

  另一方面,大部份企业也都是处于「营运中」的状态(除了正要创立新开始的企业外),而新的策略规划或多或少会打破原本的运营平衡,因此营运质量的坚持应该优先于策划规划。否则,当平衡被打破的同时,公司可能赔上原本的核心优势。

  例如,面对这几年来最近台商的大陆热,就策略面考虑,我认为大陆应该要去,只不过有些台商在台湾都没有稳定的基础,或者可以说,他们在台湾还没有办法做到「坚持营运的质量」,台湾都管不好的情况下,会管得好大陆那边吗?有办法「坚持营运质量」吗?如果为了进军大陆甚至打破了台湾这边好不容易维持的平衡,这样一点都不划算。

  这里我们提及执行长与企业三个营运流程相关职权角色,以及商业自动化的关系。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