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企业创新平衡术

[摘要]英特尔的创新平衡术,对中国企业逐步化创新抱负为现实有启示意义。康凯文表示,英特尔会首先在实验室对每一项新技术进行反复测试和评估,因此,得以将风险的破坏性降到最低。

英特尔的创新平衡术,对中国企业逐步化创新抱负为现实有启示意义。

刘翔在男子跨栏110米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凭借的既非绝对速度,也不是爆发力。绝对速度和爆发力之间的平衡,才是他的优势所在。

企业创新与跨栏比赛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神似之处:企业的技术创新好比爆发力,产品开发则好比绝对速度,虽然本质上都是比拼速度的比赛,但两方面的平衡才是企业持续和稳定创新道路的基石。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创新大国的过程中,企业如何实现这种平衡?英特尔公司(Intel)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10月10日举行的“2007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上,英特尔公司企业技术事业部资深院士兼通信技术实验室总监康凯文(Kevin Kahn)分享了英特尔创新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创新方法论。据康博士介绍,英特尔将创新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创新规划、技术转化和产品开发,其中,前两个部分十分重要,技术转化更是这一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技术转化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困难环节。很多像英特尔一样的企业,部门分工明确,核心研究机构常专注于前沿研究工作,产品部门负责具体产品开发,如此一来,在研究成果向技术产品转化的过程中,效率成为首要问题,进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在此阶段夭折。这在产品开发周期图上被形象地称为“死亡谷”。

若要避免陷入“死亡谷”,就必须解决好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部门的协调问题。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汉表示:“研究人员非常重视创新;产品部门的人注重的则是产品开发的流程和实效。为了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流程的融合很有必要。”

英特尔采取了一个名为“携手探路”(Joint Path-Finding)的管理机制。在“携手探路”机制下,研究团队可与产品团队进行资源联合配置,共同组建成果转化团队,确定项目需要达成的指标。此外,该机制还可为已确定的产品方向评估筛选各种技术与实现方案,并与相关产品路线图的某个阶段紧密联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效率。目前英特尔产品中的主动管理技术(AMT)即为“携手探路”管理机制的成果之一。

可以说,正是“携手探路”的体系,将技术研究部门与产品开发部门之间的思维方式隔膜和交流障碍化解于无形,平衡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转化的效率。

而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在其创新过程中,除了平衡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潜在风险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大问题。随着英特尔进军超便携PC市场,其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巨大市场挑战和潜在风险不言而喻。那么,英特尔如何规避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呢?

康凯文表示,英特尔会首先在实验室对每一项新技术进行反复测试和评估,因此,得以将风险的破坏性降到最低。

借助此举,英特尔公司有效地平衡了创新成本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关系。或许,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维系了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像某些企业那样盲目投资,赌博式地押宝于某些创新项目。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富民强需要企业的创新。然而正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预研部部长舒骏所说,和英特尔公司相比,于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目前还处在学习阶段。与此同时,多数中国企业都将重点更多地放在生产现有产品的更廉价版本上,而非开发新产品。

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企业的创新必须以正确的创新方法论为指导。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时候转变创新思路了。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